首页 > 明代诗人 > 王立道的诗 > 送周进士使淮便省·晓日都门送客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周进士使淮便省·晓日都门送客行

朝代:明代诗人:王立道时间:2020-12-09
晓日都门送客行,燕山秦树总关情。
三春故国悬归梦,六月长淮下使旌。
燕子飞飞山雨急,稻花细细五风清。
白云南望堪回首,非羡相如入蜀荣。

诗人王立道资料

送周进士使淮便省·晓日都门送客行作者王立道

王立道,字懋中,无锡人。生于明武宗正德五年,卒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年三十八岁。嘉靖十四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立道诗冲容淡宕不为奇险之语。著有《具茨集》五卷,补遗一卷,文集八卷,补遗一卷,遗稿一卷,均《..... 查看详情>>

王立道古诗词作品: 《送李威甫掌长兴教》 《酬欧学章见赠移居》 《题顾与新清溪庄和唐应德韵》 《咏史·馆陶主人翁》 《春尽怀故园·青春初动忆乡园》 《春尽书怀·官閒日日赋閒居》 《送鸿山殿读归省》 《蝴蝶·本来百虫身》 《詹司训守贞义训卷》 《浣溪沙·顾隆吉索寿周君六十

送周进士使淮便省·晓日都门送客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周进士使淮便省·晓日都门送客行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竹枝歌·木兰船高水满湖》 - - 游潜 - - 木兰船高水满湖,南风冉冉锦平铺。卖酒谁家杨柳岸,小姬十五惯当墟。
  • 古诗《高大亨薇省黄昏》 - - 弘历 - - 写生虚白忆台前,烂漫花开五月天。微笑错忘省郎坐,却教误作谪仙眠。
  • 古诗《别张簿兄弟·弱柳含风拂路隅》 - - 杜范 - - 弱柳含风拂路隅,一尊话别意踌蹰。相看未了百年事,有约无忘千里书。到手功名还漫浪,褆身德业念居诸。愿君一语勤相赠,拜赐从今傥不虚。
  • 古诗《与秦少章题汉江远帆》 - - 晁冲之 - - 江山起暮色,草木敛馀昏。谁感离骚赋,丹青吊屈原。
  • 古诗《采桑子·秋千院落蔷薇架》 - - 赵尊岳 - - 秋千院落蔷薇架,花絮忽忽。帘幕重重。总在鹃啼蝶梦中。等闲佳景蹉跎了,容易相逢。瘦损西风。一日三秋两地同。
  • 古诗《平湖乐·飞梅和雪洒林梢》 - - 张可久 - - 飞梅和雪洒林梢。花落春颠倒。驴背敲诗暮寒峭。路迢迢。相逢不满疏翁笑。寒郊瘦岛。尘衣风帽。诗在灞陵桥。
  • 古诗《岳阳楼·突兀高城俯碧流》 - - 文嘉 - - 突兀高城俯碧流,城头缥缈接飞楼。坐看汶泗双波合,隐见龟凫叠嶂浮。贺监清真应不泯,谪仙诗律若为酬。凭阑无限怀贤意,目送孤鸿度远洲。
  • 古诗《题芦花散人小像》 - - 邾经 - - 朔云化石忽五彩,石也能言泣真宰。玉堂调笑辞金鱼,月冷西湖醉魂在。风流忆尔承平时,接䍦倒著驴倒骑。仙游何处惊堕影,秋空冥冥如见之。黄鹤飞鸣杳无迹,西风满地芦花白。玉龙吹断不可招,空掩画图三叹息。...
  • 古诗《团扇歌·私夜必见污》 - - 赵文 - - 私夜必见污,葛屦必遭践。生世不为男,托身况微贱。悲痛只在心,憔悴更障面。出入怀袖中,羡郎白团扇。
  • 古诗《谢王立之送蜡梅》 - - 晁补之 - - 未教落素混冰池,且看轻黄缀雪枝。越使可因千里致,春风元自未曾知。
  • 古诗《约圆机不至将出游鸡头山作二绝句》 - - 晁说之 - - 君何忘我不交关,为我胜君便不閒。豹雾人须归豹谷,鸡栖车且游鸡山。
  • 古诗《秋夜感怀·新凉如水竹帘清》 - - 朱晓琴 - - 新凉如水竹帘清,手握闲书待月明。莫道秋来多怅惘,寒砧牧笛不胜听。
  • 古诗《春草池绿波亭》 - - 法坚 - - 亭前修竹净猗猗,烟暖沙头杜若肥。一夜雨馀春水涨,白鸥日日到柴扉。
  • 古诗《长湖以南李花弥满山谷诚台望之皞如也》 - - 薛季宣 - - 层冰峨峨春不融,璧月皎皎夜常满。明河入望浩无津,欲往从之人甚远。
  • 古诗《过介崖·引泉种菜度年荒》 - - 黄仁基 - - 引泉种菜度年荒,上树黄鸡爪咀强。倦拥村书无限好,稍谈家国不能长。晚来巾袜有霜意,何处钟鱼报夕阳。商略新篇未知去,还分松火破苍茫。
  • 古诗《广州盐税·一族名家叔度孙》 - - 陈藻 - - 一族名家叔度孙,同时入岭五华轩。使台帅閫终须到,官职高低且暂论。
  • 古诗《一落萦·冷艳幽香奇绝》 - - 韦骧 - - 冷艳幽香奇绝。粉金裁雪。无端又欲恨春风,恨不解千千结。 曲槛小池清切。倚烟笼月。佳人纤手傍柔条,似不忍轻攀折。
  • 古诗《点绛唇·秀色氤氲》 - - 侯善渊 - - 秀色氤氲,郁郁缭空廓。光飞烁。梦适吞珠,一点胎星落。 谪降人间,愧恨当初错。情消索。诱引门生,共赴青都约。
  • 古诗《滇海曲·海滨宠柿趁春畬》 - - 杨慎 - - 海滨宠柿趁春畬,江曲鱼村弄晚霞。 孔雀行穿鹦鹉树,锦莺飞啄杜鹃花。
  • 古诗《投赠福建路罗中丞》 - - 陈陶 - - 越艳新谣不厌听,楼船高卧静南溟。未闻建水窥龙剑,应喜家山接女星。三捷楷模光典策,一生封爵笑丹青。皇恩几日西归去,玉树扶疏正满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