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白玉蟾的诗 > 泰定庵·太极函三性原文及翻译赏析

泰定庵·太极函三性

朝代:宋代诗人:白玉蟾时间:2023-04-07
太极函三性,千灯共一光。
猿啼庐阜月,雁叫洞庭霜。
夜半冰生水,风前麝出囊。
吾师知个事,念念守中黄。

诗人白玉蟾资料

泰定庵·太极函三性作者白玉蟾

白玉蟾(1194-?),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 查看详情>>

白玉蟾古诗词作品: 《翛然轩·不著人间一点尘》 《秋吟·竹手擎云重》 《夜坐忆刘玉渊》 《舒啸·豁然登高台》 《茶歌·柳眼偷看梅花飞》 《赞历代天师·第二十代讳谌字坚德》 《有怀聂尉·身岂能为患》 《睡起·清似垂竿钓楚江》 《雷怡真小隐送春》 《感咏十解寄呈杨安抚

泰定庵·太极函三性原文及翻译赏析

泰定庵·太极函三性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中秋上庄驿·四时今夜月独好》 - - 郑道传 - - 四时今夜月独好,万里邮亭人未眠。忽被微云蔽清景,佳期寂寞便经年。
  • 古诗《北二犯江儿水》 - - 汤显祖 - - 平分天道。虽则是平分天道。高头偏俺照。俺司天台标着那南朝。标着他那答儿好。众:那答里好。净笑介:你说西子怎娇娆。向西湖上笑倚着兰桡。众:西湖有俺这南海子北海子大么净:周围三百里。。波上花摇。云外香飘。无明夜。锦笙歌。围醉绕。众:万岁爷。借他来耍耍净:已潜遣画工。...
  • 古诗《黄鹤楼石柱联》 - - 符秉忠 - -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
  • 古诗《昼月·玉碗不磨著泥土》 - - 韩愈 - - 玉碗不磨著泥土,青天孔出白石补。兔入臼藏蛙缩肚,桂树枯株女闭户。阴为阳羞固自古,嗟汝下民或敢侮,戏嘲盗视汝目瞽。
  • 古诗《闲云馆·远径天疑隔》 - - 袁宗道 - - 远径天疑隔,凭虚境自玄。西山出树杪,南浦落尊前。高枕羲皇上,逃名绮皓先。凭阑一以眺,云起澹晴川。
  • 古诗《县斋书事·一去人间二十年》 - - 杨时 - - 一去人间二十年,空馀飞雪上华颠。清时最有求田乐,未愧陈登榻上眠。
  • 古诗《挽张百熙联·文教赖开先》 - - 陶履谦 - - 文教赖开先,薄海士民齐引领;达人悲已往,普天学界尽衔哀。
  • 古诗《丙戌元日·缓辔长裾饱软尘》 - - 游朴 - - 缓辔长裾饱软尘,长安六见柳丝新。每拈花胜惊衰鬓,却对椒觞忆远人。碧海好寻归去棹,金门无问后来薪。故园桃李应相待,会到家时及晚春。
  • 古诗《望江南·月词》 - - 熊琏 - - 关塞月,老将梦魂栖。绝域经年添白发,清辉彻夜冷征衣。帐外马频嘶。
  • 古诗《仰山·金色界中兜率景》 - - 完颜璟 - - 金色界中兜率景,碧莲花里梵王宫。鹤惊清露三更月,虎啸疏林万壑风。
  • 古诗《送紫薇花玉田方伯》 - - 林熙春 - - 太平天启正当阳,应有鸾书到二黄。莫道山林无以赠,紫薇花送紫薇郎。
  • 古诗《夜宿无相寺·春宵卧无相》 - - 王守仁 - - 春宵卧无相,月照五溪花。掬水洗双眼,披云看九华。岩头金佛国,树杪谪仙家。彷佛闻笙鹤,青天落绛霞。
  • 古诗《游虞山诸寺·四望辛峰隔女墙》 - - 陈昌任 - - 四望辛峰隔女墙,尚湖足底澹波光。春来花发破山寺,人去苔荒拂水庄。石屋流泉闻细响,剑门飞雨带残阳。禅林行处都招客,梵呗风吹下道场。
  • 古诗《和刘道原咏史》 - - 苏轼 - - 仲尼忧世接舆狂,臧谷虽殊竟两亡。吴客漫陈豪士赋,桓侯初笑越人方。名高不朽终安用,日饮无何计亦良。独掩陈编吊兴废,窗前山雨夜浪浪。
  • 古诗《题丹井·浴丹仙已远》 - - 叶颙 - - 浴丹仙已远,甃冷藓痕鲜。断绠无人汲,空遗浸月泉。
  • 古诗《金粟寺·山带晴烟绕法蓝》 - - 彭孙贻 - - 山带晴烟绕法蓝,南宗閒就上人参。放生野鹜能听偈,习定心猿不离龛。方丈筑基规吠舍,藏经购纸补阿含。西来五叶纷如雨,指点禅机了十三。
  • 古诗《自述属和·壮心耻作嬖人奢》 - - 秦树声 - - 壮心耻作嬖人奢,投老佣书两鬓华。许我千秋惭刻鹄,负公一事是涂鸦。荒凉寓县元和志,汗漫星河博望槎。景范以还无述缀,未知敝帚在谁家。
  • 古诗《北阁佛灯·城北烟林阁几层》 - - 郑兰枝 - - 城北烟林阁几层,琉璃座上看燃灯。一痕隐射青天静,半点长随白日凝。影杂晨星悬古刹,光分夜月挂岗陵。梵宫自是长明镜,照彻韩潮万象澄。
  • 古诗《和次仲砚诗》 - - 李廌 - - 闻道端溪好,疑应为土风。 彼人非博识,此语未为公。 野客虽云美,才华恐未同。 濡毫滋墨外,文涣亦徒空。
  • 古诗《芭蕉雨·滴破愁中梦》 - - 朱无瑕 - - 滴破愁中梦,听残叶上声。 新诗题未得,偏送别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