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无名氏的诗 > 太祖大定之曲·天生聪明原文及翻译赏析

太祖大定之曲·天生聪明

朝代:唐代诗人:无名氏时间:2023-04-06
天生聪明,俾乂蒸人。
惟此二国,为我驱民。
挞彼威武,万邦咸宾。
明昭大报,推而配神。

诗人无名氏资料

太祖大定之曲作者无名氏

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 查看详情>>

无名氏古诗词作品: 《吴王射狙》 《初过汉江》 《忆秦娥·瑶台月》 《满江红·雪共梅花》 《子夜四时歌·夏歌》 《引声歌·天地之道》 《蓦山溪·青春三月》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 《企喻歌·男儿可怜虫》 《南岳夫人授太上宫中歌

太祖大定之曲·天生聪明原文及翻译赏析

太祖大定之曲·天生聪明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昨出谒广平侍中。立谈即退。至李商议宅投诗而归困卧。明日吟成》 - - 李穑 - - 世道人才岂偶然,一时遭遇应千年。国家多故当今日,将相真才降自天。镇撼量洪前所罕,折冲功重后来传。病馀我亦身无事,颂美新诗又一篇。
  • 古诗《感春·何处乾坤问短亭》 - - 龚鼎孳 - - 何处乾坤问短亭,卧龙风味让鸿冥。垒高蓟北烽争赤,春到江南草正青。燕语晓梁惊玉枕,蛛丝晴日上花铃。分笺掠鬓消孤愤,愁见红泥压锦萍。
  • 古诗《广羊绝顶同伯岩作》 - - 申涵光 - - 久别山园路,空惭避世心。乱离尘日短,高卧野堂深。酌酒依红树,看棋坐碧岑。桃源开复闭,此地可重寻。
  • 古诗《赠张玉田·将军金甲明如日》 - - 袁桷 - - 将军金甲明如日,勒马桥边清警跸。淮壖彻卫羽书沈,置酒行宫功第一。弹冠熊轼填高门,英英玉照称闻孙。百年文物意未尽,玉田公子尤超群。紫箫吹残江水立,野雉惊尘暗原隰。夜攀雪柳踏河冰,竟上燕台论得失。丈夫未遇空远游,秋风淅沥销征裘。翩然骑鹤归海上,一笑相问誇绸缪。两曜奔飞互...
  • 古诗《题鸣臣林明府园亭》 - - 佘翔 - - 宅边五柳似柴桑,篱下黄花晚更香。自有白衣来送酒,南山秋色醉斜阳。
  • 古诗《秋思·旅情惟自解》 - - 马任远 - - 旅情惟自解,官况可谁知。寂寞砧敲夜,凄凉叶落时。露寒蛩韵促,风冷雁行迟。目断云山外,乡关有梦思。
  • 古诗《月夜再别诸君》 - - 宗臣 - - 露下金茎鳷鹊愁,银河倒遂彩云流。携君一片长安月,去醉千江白鹭秋。
  • 古诗《王导宅·当时一马渡江来》 - - 马之纯 - - 当时一马渡江来,幕府山头刈草莱。四海纷披都似此,一时缔创亦艰哉。朝纲治具提还挈,国本人心壅更培。辅佐中兴功第一,应须千尺上云台。
  • 古诗《古意中·只应连夜复连朝》 - - 黄之隽 - - 只应连夜复连朝,深闭朱门伴细腰。粉蝶双双穿槛舞,黄莺一一向花娇。情催巧笑开星靥,肠断春风为玉箫。尽日窗前更无事,新团香兽不禁烧。
  • 古诗《故参政李公挽诗》 - - 王十朋 - - 公在南荒日,迹危名愈尊。芝兰坐奇祸,瓜葛酝谗言。斥去权臣力,生还圣主恩。卫公精爽在,何用些招魂。
  • 古诗《三场和章星斋姻丈》 - - 曹家达 - - 懒向桃源学问津,壮怀未已见斯人。飞鹏怒翮九万里,茎草禅心丈六身。剑米迫炊方是健,书粮多馈不言贫。孟郊老去文章在,会看宫袍蜀锦新。
  • 古诗《壁上诗·妾住小水边》 - - 小水人 - - 妾住小水边,君住青山下。青年不可再,白日坐成夜。
  • 古诗《黄州呈赵使君》 - - 孙应时 - - 鲁狂不媚世,世亦与我违。平生怀识察,如公良独稀。尘沙二十年,孤舟万里归。见公不忍去,安得长相依。
  • 古诗《句·赤鱼白蟹何足数》 - - 胡澹翁 - - 赤鱼白蟹何足数,风味未可松江鲈。
  • 古诗《春风·也知有意吹嘘切》 - - 罗隐 - - 也知有意吹嘘切,争奈人间善恶分。但是秕糠微细物,等闲抬举到青云。
  • 古诗《滕县闻留雍之命遂自夏镇觅舟回南漫赋》 - - 李孙宸 - - 一身北走又南游,解却征鞍上小舟。踪迹乍同江上梗,心情仍愧泽边鸥。回看道路浮云隔,此去山川王气收。国子先生官自冷,逢迎那得到沧洲。
  • 古诗《建阳连周宾幼入佛学近祝发江东真运副请住信鹅湖不出》 - - 韩淲 - - 不住鹅湖寺,惟甘小隐堂。老来才祝发,静处久烧香。妙喜机缘峻,竹源滋味长。建阳桥下水,梦见亦清凉。
  • 古诗《以诗寄贺·江北江南罢战尘》 - - 史尧弼 - - 江北江南罢战尘,两阶干舞作升平。河东五色真毛羽,九奏箫韶看一鸣。
  • 古诗《又赋·一病四十日》 - - 文天祥 - - 一病四十日,西风草木凉。 倚床腰见骨,览镜眼留眶。 倦策吟诗杖,频烧读易香。 夜深排果饵,乞巧大医王。
  • 古诗《房陵·夏田少雨富来年》 - - 陈造 - - 夏田少雨富来年,多雨何妨穑事秋。 已戒日供皮子面,更教晚稻饱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