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洪亮吉的诗 > 桃源记·不闻人声原文及翻译赏析

桃源记·不闻人声

朝代:清代诗人:洪亮吉时间:2023-04-08
不闻人声,但闻琴声。
不闻弦声,但闻指声。
桃源中人,羲皇上人。
何论魏人,何论晋人。

诗人洪亮吉资料

桃源记·不闻人声作者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 查看详情>>

洪亮吉古诗词作品: 《送丁二履端南归》 《汾阳王·为大将》 《戏简陈侍讲万全》 《十一日待蒋大齐耀昆仲不至因买舟往御教场圣果寺》 《园居·十里巢营树》 《听雨篷·屋仿江南船》 《洪源谒祖墓·白首吾宗叔》 《即事·一屋都无壁》 《万卷归装图为孙大赋》 《读史·圣證篇成汉学亡

桃源记·不闻人声原文及翻译赏析

桃源记·不闻人声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上元宵作·重数乾隆丁巳年》 - - 弘历 - - 重数乾隆丁巳年,元宵宁可罢吟篇。箕畴向阅九五蒇,羲卦亦经六四全。歌稔万民同乐合,知难元子印心传。捷章待至金轮迥,庆节欣然仍企然。
  • 古诗《浣溪沙·记梦》 - - 钱枚 - - 春风吹梦引閒情。梦里从他过一生。最无能耐是鸡声。人为伤心才学佛,花如解语定怜卿。一番閒话记分明。
  • 古诗《感遇诗·苍苍丁零塞》 - - 陈子昂 - -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 古诗《赠内·伐檀门巷捉咿嘤》 - - 张采庵 - - 伐檀门巷捉咿嘤,竹马相逢唤小名。世事苍黄人并老,云容朱碧眼双清。典钗长念艰虞日,祝发难圆净慧盟。嫁得萧郎百无用,梅花瘦尽况他生。
  • 古诗《奉家兄里门来书》 - - 金应澍 - - 惊心烽火重行行,梦影迷离忆未清。七载春风离别意,一封尺素弟兄情。吴山东望添乡思,楚水南来溯客程。却笑今生磨蝎尽,几时雁序快相迎。
  • 古诗《安人陈氏挽诗》 - - 刘一止 - - 孕秀名卿族,来嫔吉士门。夫从中岁达,家至暮年温。意淡如忘物,身安只弄孙。镜奁今寂寞,遗懿不胜论。
  • 古诗《寄振上人无碍寺所居》 - - 皇甫冉 - - 恋亲时见在人群,多在东山就白云。独坐焚香诵经处,深山古寺雪纷纷。
  • 古诗《淀江道中口占》 - - 苏曼殊 - - 孤村隐隐起微烟,处处秧歌竞插田。羸马未须愁远道,桃花红欲上吟鞭。
  • 古诗《舟中晚望·河岸前头松树林》 - - 杨万里 - - 河岸前头松树林,树林尽处见行人。行人又被山遮断,风飐酒家青布巾。
  • 古诗《游夹山寺用放翁瑞草桥道中韵》 - - 宋荦 - - 埋头簿领无少暇,奉檄东行马一跨。夹山之寺得得来,晓望林峦郭熙画。老僧出户惊龙钟,天女窥人俨娅奼。全家避难忆曩时,晨炊蕨面然山柘。重游忽复四十年,依旧宝坊草可藉。彭亨槐腹倚断碑,欲堕雕甍一木架。大青小青蜿蜒留,尚畏春寒藏石罅。余昔弱岁今二毛,于役盘桓信天借。云峰丈室拟...
  • 古诗《凤栖梧·清明前三日因微雨过示众》 - - 王丹桂 - - 割爱忘情惟谨谨。兔走乌飞,催逼年华迅。又是清明将欲近。家家烟火宜防慎。和气氤氲当宝运。细雨廉纤,不负阳春信。造化工夫犹此进。仙葩迤逦飘香韵。
  • 古诗《戏成五绝·闭门事幽讨》 - - 朱熹 - - 闭门事幽讨,岁月忽已多。客来无可问,与君共弦歌。
  • 古诗《登黄鹤楼址新构小亭》 - - 李岳生 - - 武昌今夜月,黄鹤忍飞来。入抱皆秋气,凭高见劫灰。飘零王粲恨,寂寞谪仙才。不尽苍茫意,江声走怒雷。
  • 古诗《太上虚皇黄庭经句法十篇寿赵帅》 - - 程珌 - - 汉列土宇封同姓,唐擢宗英持国柄,我宋膺图临海镜。参天杞梓仙源盛,萧敷艾荣何足订。
  • 古诗《再续前韵·笔端鸾凤诗千首》 - - 徐鹿卿 - - 笔端鸾凤诗千首,社下鸡豚酒一钟。九十日春今强半,典衣还忆少陵翁。
  • 古诗《哭鲍清卿·立性全夷淡》 - - 徐照 - - 立性全夷淡,移有避俗氛。酒醺驴到载,吟苦鹤曾闻。连任虚分竹,长年只爱云。伤心见儿辈,犹读旧时文。
  • 古诗《觅龙涎巧石·甲蠡浅俗枣仍昏》 - - 姜特立 - - 甲蠡浅俗枣仍昏,沉水龙涎气最芬。 敢望凝香如燕寝,竹炉聊欲试氤氲。
  • 古诗《问梅阁》 - - 高启 - - 问春何处来,春来在何许? 月堕花不言,幽禽自相语。
  • 古诗《题真州精舍》 - - 齐己 - - 波心精舍好,那岸是繁华。碍目无高树,当门即远沙。 晨斋来海客,夜磬到渔家。石鼎秋涛静,禅回有岳茶。
  • 古诗《野寺病居喜卢纶见访》 - - 李端 - - 青青麦垄白云阴,古寺无人新草深。乳燕拾泥依古井,鸣鸠拂羽历花林。千年驳藓明山履,万尺垂萝入水心。一卧漳滨今欲老,谁知才子忽相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