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乐钧的诗 > 桃源忆故人·题寿阶红蕙卷原文及翻译赏析

桃源忆故人·题寿阶红蕙卷

朝代:清代诗人:乐钧时间:2023-04-08
湘娥醉被琼宫谪。两颊春痕犹赤。
待跨紫鸾无力。风露都怜惜。
丹脂赪粉争涂饰。谁似者般标格。
吹气已堪倾国。更占桃花色。

诗人乐钧资料

桃源忆故人·题寿阶红蕙卷作者乐钧

乐钧,初名宫谱,字元淑,号莲裳。嘉庆六年举人。工诗。与吴嵩梁为翁方纲弟子,均以才名遨游王侯公卿间。有《青芝山馆诗文集》。 查看详情>>

乐钧古诗词作品: 《瑶台聚八仙·碧草油油》 《念奴娇·题汪饮泉秋隐庵填词图》 《临江仙·题寒鸦古木图》 《探春·针》 《浪淘沙·小住碧城隈》 《南浦·章门南浦亭作时往粤东于此解缆》 《满江红·拟岘台秋望》 《琐窗寒·竹柏楼居图为袁寿阶作》 《点绛唇·饮罢归来》 《惜馀春慢·扬州旅次雨中题壁

桃源忆故人·题寿阶红蕙卷原文及翻译赏析

桃源忆故人·题寿阶红蕙卷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出山词·十载青云别凤池》 - - 袁枚 - - 十载青云别凤池,笑人邓禹遍京师。重看傀儡登场日,又到邯郸入梦时。白下笙歌催祖道,东山猿鹤问归期。沿塘新种芙蓉树,待得花开看是谁。
  • 古诗《宿狼川·久坐无眠百感生》 - - 元天锡 - - 久坐无眠百感生,半轮山月照窗明。杜鹃恼杀远游客,啼隔山花到五更。
  • 古诗《与异之凤洲平甫湘帆说双声叠韵戏拈》 - - 邓廷桢 - - 五字诗家爱博搜,故将郭索俪钩辀。四言三叠开新㨾,蚤有瓯窭祝满篝。
  • 古诗《船子和尚赞·机语相符句合头》 - - 释心月 - - 机语相符句合头,离钩三寸已吞钩。孤舟短棹都抛却,直得朱泾水逆流。
  • 古诗《与时寡合·居士门高谒未期》 - - 释重显 - - 居士门高谒未期,闲隈岩石且相宜。太湖三万六千顷,月在清波说向谁。
  • 古诗《马谷山督部师挽诗》 - - 张预 - - 迷茫天意镇如斯,岂独沦亡事可悲。遗爱在人谁食报,狱辞书盗恐成疑。归心未怯飞鸢堕,家法犹闻突骑驰。寂寞丹舆临发处,神鸦啼血绕灵旗。
  • 古诗《山居·数行大字贝多叶》 - - 淳藏主 - - 数行大字贝多叶,一炷粗香古柏根。石室静延春昼永,杜鹃啼破落花村。
  • 古诗《慧和尚三绝·传神》 - - 文天祥 - - 画我郎潜先帝时,而今白发渐参差。若交传入都人眼,疑汝前身妙善师。
  • 古诗《跋陆务观剑南诗藁》 - - 杨万里 - - 剑外归乘使者车,浙东新得左鱼符。可怜霜鬓何人问,焉用诗名绝世无。彫得心肝百杂碎,依前涂辙九盘纡。少陵生在穷如虱,千载诗人拜蹇驴。
  • 古诗《山居·青山深处隐》 - - 尹廷高 - - 青山深处隐,时事不须闻。门闭千峰雨,楼吞万壑云。种花篱密护,接竹水遥分。羞作千人态,甘心鹿与群。
  • 古诗《琅琊王歌·种苗高山颠》 - - 王世贞 - - 种苗高山颠,下荫松柏树。大姊儿郎妾,妹是儿郎妇。
  • 古诗《次韵陈汝臣见赠》 - - 丘逢甲 - - 新诗赠我灿瑶章,一读能教气一扬。自笑朗吟人已识,仙踪韬晦愧纯阳。
  • 古诗《怀李啸楼师·寒翠凋零剩旧园》 - - 刘凤梧 - - 寒翠凋零剩旧园,可堪回首忆师门。书留卷轴归灰烬,花放芙蓉有泪痕。东望已无夫子宅,西归空泣杜鹃魂。白头立雪成虚梦,相见除非是九原。
  • 古诗《忆梅·护惜常愁满树开》 - - 陆游 - - 护惜常愁满树开,况无一片在苍苔。眼高懒为凡花醉,肠断惊闻暮角哀。写向素绡时拂拭,移来幽圃自栽培。论心竟是明年事,输与酴醾在酒杯。
  • 古诗《乞归候旨未得成行寓庭杂莳草花用以遣日吟成》 - - 查慎行 - - 瓦盆列群卉,红白非一种。经旬排比开,含意似矜宠。阅人成旦暮,偷负力何勇。取笑桐柏材,十年方把拱。
  • 古诗《答蔡舍人从善次韵·紫薇花下访仙郎》 - - 石宝 - - 紫薇花下访仙郎,兴发时惭俗累妨。白雪诗篇谁倡和,金兰言语是寻常。春生采笔应多梦,月过寒斋亦冷光。瘦尽不堪还苦思,忽惊篱叶为人黄。
  • 古诗《湘月·水天澄碧》 - - 端木埰 - - 水天澄碧,见风裳雾帔,飞步清景。为想神娥游历处,渺渺湖光如镜。泪洒斑筠,声传拊瑟,月照江波冷。儿时向往,梦魂欲访仙境。兹后诵法灵均,澧兰沅芷,对遗篇生敬。去何裨空赢得,皎皎兹心清净。但值凉宵,青天皓月,便欲前身证。何时真个,听来抟拊新咏。 ...
  • 古诗《奉俎丰安之曲》 - - 周麟之 - - 有硕其牲,登呈大房。肃展以飨,庶几迪尝。匪腯是告,我民其康。保艾尔后,垂休无疆。
  • 古诗《读阮籍传·言出勿令圭有玷》 - - 刘克庄 - - 言出勿令圭有玷,舌扪不及驷难追。 阮公托醉劝进表,庞老无名受禅碑。
  • 古诗《送工侍徐公致政南还途中有作》 - - 邵宝 - - 祖帐东门久不陈,古人高致又今人。 阙庭回首风光远,歧路关心雨色新。 图书应传千万本,经纶方倚二三臣。 送君濯发沧溟水,晚节堂前戴角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