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贺铸的诗 > 田家词·鼓声迎客醉还家原文及翻译赏析

田家词·鼓声迎客醉还家

朝代:宋代诗人:贺铸时间:2017-12-27
鼓声迎客醉还家,社树团栾日影斜。
共喜今年春赛好,缠头红有象生花。

诗人贺铸资料

田家词·鼓声迎客醉还家作者贺铸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故自号..... 查看详情>>

贺铸古诗词作品: 《兀令·盘马楼前风日好》 《易官後呈交旧》 《题毗陵僧舍·古寺相留跨两年》 《飞鸿亭·禅林跨山胁》 《送江与京归山阳》 《题彭城南台寺苏眉山诗刻后》 《替人愁·风紧云轻欲变秋》 《历阳十咏·采石矶》 《失调名·风头梦》 《燕子楼·城据山川胜

田家词·鼓声迎客醉还家原文及翻译赏析

田家词·鼓声迎客醉还家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西湖杂诗·雨后湖堤净曲尘》 - - 赵翼 - - 雨后湖堤净曲尘,莫嫌到日已残春。游人过尽铅华少,才见湖山面目真。
  • 古诗《洞门罢御史大夫南还同伯紫孝威赋于席上》 - - 龚鼎孳 - - 合离经岁意,挥袂各难言。看世欢初服,因归叹国门。春江莺燕老,战垒駃騠奔。斜日知回眺,金台莽古墩。
  • 古诗《初三日重至南禅偕若洲寻静荪话》 - - 李雍来 - - 岁新人意舒,孤怀欣有托。相邀云霞友,重寻出南郭。钟磬不隔溪,径回入兰若。春风荡寒林,晴光拥高阁。香清午梵疏,塔影当檐落。老僧通妙理,深言启閟橐。我欲断尘鞅,谁与驾白鹤。...
  • 古诗《七月十五夜觚庵水阁玩月》 - - 陈三立 - - 萧萧溪上月,吐夜作秋光。草树初深静,楼栏出混茫。虫声低入坐,鱼沫细吹凉。何处翻归翼,风霄引恨长。
  • 古诗《偈颂·秋晚台星照命宫》 - - 释绍昙 - - 秋晚台星照命宫,不亨通事亦亨通。持还赵国连城璧,换我萝窗一枕风。
  • 古诗《鹊踏枝·邕市送春·屡欲游合浦·未果行。·百无聊赖·时将还京》 - - 陈迩冬 - - 作雨作雷三月暮。春去匆匆,零落红繁蕗。邕水斜阳飞鸟渡,湿云垂处天涯路。初服初心都未负。何日纶竿,来拂珊瑚树。试荐新盘搜夏圃,赖瓜味胜秋荼苦。
  • 古诗《四时宫词·见说君王在雪宫》 - - 江源 - - 见说君王在雪宫,南风一曲彻遥空。更将无逸消长日,不管相如赋最工。
  • 古诗《甘露寺次韵·甘露千年寺》 - - 屠应埈 - - 甘露千年寺,群公揽辔过。楼空吴楚尽,江阔雨云多。蜃气连苍海,琳宫隐碧萝。更闻幽绝处,白日走鼋鼍。
  • 古诗《惠山纪游·九龙发灵渊》 - - 黄玠 - - 九龙发灵渊,下作梁溪水。文采多清流,波澜有源委。我本乘兴来,岁事亦徂只。汲此山中绿,寄彼城居子。
  • 古诗《大悲寺逢僧谢监》 - - 刘文炤 - - 一自居庸贼骑来,禁城宫阙望烽开。侍中早弃司农印,监视原非戡乱才。传诏亦曾趋暖殿,佩刀无计御平台。如今头白何人问,风雨柴门永夜哀。
  • 古诗《剑门道中遇雨》 - - 缪祉保 - - 爱入名山川蜀游,层峦叠嶂不知愁。林中疏雨萧萧响,回首江山万里秋。
  • 古诗《商妇词·荡荡发航船》 - - 杨维桢 - - 荡荡发航船,千里复万里。愿持金剪刀,去剪西流水。
  • 古诗《送徐郡侯入觐集杜》 - - 唐伯元 - - 秋风此日洒衣裳,楚客惟听棹相将。南极一星朝北斗,五更三点入鹓行。多病独愁常阒寂,贤声此去有辉光。朝觐从容问幽侧,珍赐还疑出尚方。
  • 古诗《秋旅遣怀兼柬易堂诸子》 - - 曾灿 - - 枫树经霜秋色新,西风山郭起黄尘。排墙耻作今名士,筑室嫌为旧党人。老马仅存还恋主,敝貂犹在敢言贫。东南芳草牛羊下,可许浮生老钓纶。
  • 古诗《寄友人·一望一回头》 - - 胡奎 - - 一望一回头,白云千里秋。如何持别酒,只是送行舟。
  • 古诗《题冯灏如悼亡诗后》 - - 孙元衡 - - 潘诗庄缶总哀音,剩有双珠玳瑁簪。心思正如秦士会,一生闺阁费沈吟。
  • 古诗《宫词·道院秋眠对绮疏》 - - 宋白 - - 道院秋眠对绮疏,翻思十五入宫初。花前听得君王道,禁掖三千总不如。
  • 古诗《晨起·晓鸡将梦出华胥》 - - 苏泂 - - 晓鸡将梦出华胥,起看新霜积槁梧。 迟顷日高霜作水,可怜黄叶半边无。
  • 古诗《清明日后土祠送田彻》 - - 杨巨源 - - 清明千万家,处处是年华。榆柳芳辰火,梧桐今日花。 祭祠结云绮,游陌拥香车。惆怅田郎去,原回烟树斜。
  • 古诗《秦女休行》 - - 李白 - -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手挥白杨刀,清昼杀雠家。 罗袖洒赤血,英气凌紫霞。直上西山去,关吏相邀遮。 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 素颈未及断,摧眉伏泥沙。金鸡忽放赦,大辟得宽赊。 何惭聂政姊,万古共惊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