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洪亮吉的诗 > 田家诗·山泉奔曲涧原文及翻译赏析

田家诗·山泉奔曲涧

朝代:清代诗人:洪亮吉时间:2023-04-05
山泉奔曲涧,涧曲使鱼肥。
板屋临溪水,当窗白鹭飞。
高枝晒渔网,圆牖挂蓑衣。
莫讶轩窗陋,黄尘入户稀。

诗人洪亮吉资料

田家诗·山泉奔曲涧作者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 查看详情>>

洪亮吉古诗词作品: 《送丁二履端南归》 《汾阳王·为大将》 《戏简陈侍讲万全》 《十一日待蒋大齐耀昆仲不至因买舟往御教场圣果寺》 《园居·十里巢营树》 《听雨篷·屋仿江南船》 《洪源谒祖墓·白首吾宗叔》 《即事·一屋都无壁》 《万卷归装图为孙大赋》 《读史·圣證篇成汉学亡

田家诗·山泉奔曲涧原文及翻译赏析

田家诗·山泉奔曲涧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登宝月楼·重阁枕城层》 - - 弘历 - - 重阁枕城层,一年一度登。自惭多搆筑,原未屡吟凭。南海冰凝液,西山雪积棱。对时称顺适,为此益兢兢。
  • 古诗《题顾端卿小影》 - - 姚倚云 - - 旧感新愁欲尽挥,碧空有鸟带云飞。凭君兄弟知风范,恨我平生不傍依。且喜画图留影在,莫嗟人事与心违。可怜无限孤清思,柏节松筠对落晖。
  • 古诗《和仲明举幽居》 - - 郭印 - - 薄游心已倦,幽筑兴何长。夜雨千畦菊,春风五亩桑。鸡豚还自乐,人我亦相忘。黄卷皆吾友,何忧日面墙。
  • 古诗《读梁高士寒塘辞世诗次韵哭之》 - - 陈恭尹 - - 寂寞空斋闭竹门,寒塘西畔暗云屯。心从灰后仍馀热,水到穷时自得源。作传敢辞朋友责,遗经深幸子孙存。朱明丹火西樵月,照尔千秋处士魂。
  • 古诗《大人生日·天欲斯文起》 - - 李处权 - - 天欲斯文起,时将此道隆。昭明应熊梦,爽拔降神崧。业则真王佐,猷当沃帝聪。尊经独韦氏,识字必扬雄。制作超前辈,篇章萃古风。不忧时易失,却怕俗多聋。日月胸襟里,江湖度量中。谗深遭璧玷,施博尽金空。指日风云会,来时雨露蒙。经纶观世业,润色付宗工。炯炯丹心壮,氲氲浩气充。桧坛休跨...
  • 古诗《三月三日大雪同亨父次前韵》 - - 陆釴 - - 楼前寒蝶过东家,阶下春江走白沙。静里移灯疑有影,酒边吹白半无花。深随柳色添芳絮,巧与诗人斗鬓华。老眼平生贪素雨,不知更有水精霞。
  • 古诗《行春桥玩月·临湖维短棹》 - - 郭谏臣 - - 临湖维短棹,天末起凉风。皓月飞银镜,长桥偃玉虹。望中烟翳景,席畔水涵空。胜会知难再,酣歌意未穷。
  • 古诗《偈颂·浅闻深悟》 - - 释师范 - - 浅闻深悟,深闻不悟。迷逢达磨,赵婆呷醋。
  • 古诗《城西陂泛舟·万顷琉璃外》 - - 宋荦 - - 万顷琉璃外,城楼似画图。危桥凭浪远,野艇带云孤。渚净花堪摘,沙明鸟自呼。歌头传水调,高兴满江湖。
  • 古诗《大廷·大廷新革晋春秋》 - - 赵崇嶓 - - 大廷新革晋春秋,王气宁知在荻洲。泉下髯参心独快,不教司马恨枋头。
  • 古诗《象州·孔子生阙里》 - - 王安中 - - 孔子生阙里,居不陋九夷。象郡虽云远,王地各有宜。疏梅香度水,瘦竹笋穿篱。坐侍百卉芳,春风兼四时。惜哉此江山,顾肯游者谁。
  • 古诗《自巴达威亚至茂物》 - - 陈宝琛 - - 前村刈稻后分秧,南陇初花北半黄。猛记明宵当祀灶,水田万罫是他乡。
  • 古诗《采石李白墓·客星一点太微傍》 - - 晁补之 - - 客星一点太微傍,谈笑青蝇玉失光。载酒五湖狂到死,只今天地不能藏。
  • 古诗《酒泉子·半刻支颐》 - - 顾贞观 - - 半刻支颐,镜红斜晕轻潮敛。欲眠仍起味谁谙,似春蚕。离褷衾凤压瑶簪,宿妆微卸也。一钩罗幕倚清酣,梦江南。
  • 古诗《宫词·绿树莺啼春梦觉》 - - 李邴 - - 绿树莺啼春梦觉,楼外鸡人唱清晓。深红浅白竞东风,为怜满眼枝枝好。
  • 古诗《诃林·一片虞翻苑》 - - 屈大均 - - 一片虞翻苑,泠泠钟磬音。蒲葵犹有树,诃子接成林。暮影催归鸟,秋声在捣砧。苍苍珠海月,谁识是禅心。
  • 古诗《郴守丁端叔以九日诗至次韵奉酬》 - - 陈傅良 - - 十年不见寻常事,九日相违咫尺间。橙蟹渠能追胜赏,藙牲孰与奉慈颜。逝将酒坫更酬酢,乍可诗筒略往还。新将适闻临遣罢,鹿头吾待望吴山。
  • 古诗《浣溪沙·戊午春感》 - - 黄侃 - - 士女熙春足胜游。羸躯到春见春羞。强因山色一登楼。芳草自然堪下泪,萱花何事可忘忧。此情分付醉时讴。
  • 古诗《汤炉·蟹眼候松风》 - - 洪适 - - 蟹眼候松风,云腴挟霜月。炉下岂常炎,灰飞即烟灭。
  • 古诗《枯菊·积雪严霜转眼空》 - - 陆游 - - 积雪严霜转眼空,春回无处不春风。 欲知造物无穷妙,但看萱根与菊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