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邓廷桢的诗 > 题陈渔浦大令出关图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陈渔浦大令出关图

朝代:清代诗人:邓廷桢时间:2023-04-08
万里龙沙冷铁衣,简书懔懔载天威。
雄关一道红旗出,雪阁同云不敢飞。

诗人邓廷桢资料

题陈渔浦大令出关图作者邓廷桢

邓廷桢(1776-1846) 字维周,号嶰筠,晚号刚木老人。江宁人。嘉庆六年(1801)进士。授编修。官至两广总督,助林则徐禁烟抗英,调闽浙总督。被诬革职,遣戍伊犁。复起为甘肃布政使、陕西巡抚。其词绵邈沉丽,托..... 查看详情>>

邓廷桢古诗词作品: 《题桐城方节妇书画卷子》 《宋于庭博士得古镜乃蜀王衍赐王承休妻严氏物和祁孙作》 《监临省试得诗四章呈两主司兼示在事诸公》 《清明喜晴·九日春阴一日晴》 《九月十八日立冬夜分大雪越日未霁用坡翁雪后书北台韵》 《泊大孤塘·菊江亭上见朝曦》 《哭松云先生·中外资扬历》 《十二月初五夜》 《题李春桥诗集》 《纯甫大兄赋何处端阳好如干首各详风土藉纪游踪不啻淮南草木之篇直如荆楚岁时之记效颦四律聊侑一觞

题陈渔浦大令出关图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陈渔浦大令出关图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三月廿三日纪梦》 - - 邓廷桢 - - 晓日葱茏上茜纱,枕边清梦不离家。分明昨夜依慈母,笑说长安看杏花。
  • 古诗《再同卓凡集瑶草水亭》 - - 阮大铖 - - 水烟将柳色,一气绿光浮。坐久领禽语,始知非梦游。星繁堪紊烛,花静直臻秋。不是研今古,清宵讵可酬。
  • 古诗《大颠图·星斗文章世所传》 - - 李俊民 - - 星斗文章世所传,狂澜回在禹功前。先生不踏潮阳路,震旦花开几大颠。
  • 古诗《郑渭滨过访而杜北山诸友继至惜乎招石峰月溪二禅不来》 - - 徐集孙 - - 未见南枝与北枝,一清谁可话襟期。不嫌添客重行酒,所欠惟僧共说诗。竹影因风和雀动,水声带雨启鸥疑。黄昏紧闭寒扉坐,自展韦编对伏牺。
  • 古诗《张秋哭李植卿因寄伯华》 - - 皇甫汸 - - 零落悲良友,天涯重哭君。家临谷城道,门闭剑台云。一散登龙客,谁知国士群。徒闻孔北海,曾有荐衡文。
  • 古诗《声声慢·立秋日同诸生过城南荒园予三十年前与碧琴栖息于此》 - - 何振岱 - - 烟深林罅,路转城湾,暑天晴久苔黄。亭榭高低重来,换尽风光。当年招游佳境,剩蛙声一水都荒。石坪上,有锦棚横晒半桁斜阳。今日也偕吟侣,共卷帘小坐领受茶香。旧曾吟处,寒云占断琴床。追想故人仙去,燕飞来空话雕梁。倚栏久,剩松风吹过新凉。...
  • 古诗《二十二日大风发长芦》 - - 孔平仲 - - 张帆风尚小,出口势愈急。扁舟已中流,前后无所及。侧看岸旋转,白浪若山岌。磔砉时有声,百罅水争入。危樯听欲折,柁柄脱操执。我有常病妻,素羸多不粒。及兹益愦乱,卧喘气吸吸。婢姥半北人,兹险未尝习。苍皇面深墨,呕哕皆胆汁。可怜儿女辈,往往相聚泣。出门强指挥,飞沫溅衣湿。江豚踊吾...
  • 古诗《寄佟闻喜·鸂鶒双双傍暖沙》 - - 吴雯 - - 鸂鶒双双傍暖沙,野田将次有桃花。即看雪后添春水,流入甘泉润万家。
  • 古诗《送汪处士还黟歙》 - - 徐铉 - - 孤云野鹤任天真,乘兴游梁又适秦。兴去却归南国去,黄山何谢武陵春。
  • 古诗《陵欣歌·生时世上人》 - - 无名氏 - - 生时世上人,死作狱中鬼。不得还坟墓,灰没有馀罪。
  • 古诗《题仰孝廉事实后》 - - 叶适 - - 孝子久传名,诚通物表灵。当年虎失猛,此日竹还青。墓垦无留菽,庭荒枕旧厅。惟存古题志,宝惜胜如经。
  • 古诗《寒夜·天倾地轴坼》 - - 傅义 - - 天倾地轴坼,万户丧其宅。寒栗念灾黎,度兹风雨夕。
  • 古诗《贫居自述·剩得黄齑满瓮储》 - - 李孔修 - - 剩得黄齑满瓮储,养生谁不要赢馀。多因酒病仍耽酒,却为书穷反读书。醉醒尽为千古戏,荣枯都是一场虚。全凭山水供薪米,半作樵夫半作渔。
  • 古诗《咏史诗·虞坂》 - - 胡曾 - - 悠悠虞坂路欹斜,迟日和风簇野花。未省孙阳身没后,几多骐骥困盐车。
  • 古诗《文长老云山有训狐鸣即客至夜来鸣更异常》 - - 邹浩 - - 我入山来亦偶然,初无消息与人传。训狐缘底潜知得,隔夜飞鸣报老禅。
  • 古诗《赠洪弃生·如生为弃朕》 - - 梁成楠 - - 如生为弃朕,朕亦弃生为。无路陈三策,思京赋五噫。愁怀形比块,恸哭血成诗。苦语声酸鼻,长吟猛虎词。
  • 古诗《宿罗汉三绝》 - - 王十朋 - - 梵舍十八所,道场皆矩罗。兹独号罗汉,想应无漏多。
  • 古诗《莺答·自是山禽侣》 - - 姜特立 - - 自是山禽侣,徒因语得新。 不堪供贵玩,却作李山人。
  • 古诗《题马远画梅四幅》 - - 姚辟 - - 重重叠叠染缃黄,此际春光已半芳。 开处不禁风日暖,乱飞晴雪点衣裳。
  • 古诗《雪山·雪崦梅村一径斜》 - - 陆游 - - 雪崦梅村一径斜,茆檐烟火两三家。 眼明见此幽栖地,却恨吾庐已太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