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孙星衍的诗 > 题吹箫引凤图·披图真见凤皇台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吹箫引凤图·披图真见凤皇台

朝代:清代诗人:孙星衍时间:2022-06-22
披图真见凤皇台,忆得仙游访古回。
惆怅长安西望远,秦云犹为故人来。

诗人孙星衍资料

题吹箫引凤图作者孙星衍

孙星衍,字伯渊,又字渊如,号季逑。乾隆五十二年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编修,以骂和珅,不留馆,改刑部主事,官至山东督粮道。少工词章,与同乡洪亮吉、黄仲则等齐名。后深究经史文字音训之学,旁及诸子百家,必通其义。..... 查看详情>>

孙星衍古诗词作品: 《春日行部曹南道中即事》 《泰山祈雪·我从历下归东鲁》 《携酒上雨花冈饮醉复愒永宁泉作》 《解铃图·诗豪酒侠见天真》 《诗三章·凤皇尔何能》 《题画·石田遗迹辨能真》 《呈谢玉中丞赐题先文介公殿试策二律次韵》 《别长安诗·红镫和月影参差》 《游随园赠袁太史》 《寄王生诗·袖里桑经真故纸

题吹箫引凤图·披图真见凤皇台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吹箫引凤图·披图真见凤皇台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金蕉叶·旦愁容上》 - - 汤显祖 - - 旦愁容上:愁长恨长。天样大门庭怎放。就其间有话难详。天天天怎的我老相公一时无恙。
  • 古诗《桐轩联·凉意生竹树》 - - 金兆燕 - - 凉意生竹树;疏雨滴梧桐。
  • 古诗《状元来·两府谣传故国哀》 - - 丘逢甲 - - 两府谣传故国哀,看花长恨状元来。风流一觉刘郎梦,满地苔封碧瓦堆。
  • 古诗《村居春兴秋兴》 - - 邓云霄 - - 时斟沆瀣酌流霞,谁信山家酒易赊。来往闲游同鹿豕,屈伸吾道任龙蛇。萧条门巷虚三径,富贵丘园足百花。试向商山问遗老,紫芝何必羡黄麻。
  • 古诗《前挥使王君化六十寿言》 - - 王世贞 - - 少年曾任侠,未老便抽身。抚剑思前事,登坛属后人。树同司马大,瓜救故侯贫。磊块聊全酒,逍遥且任真。围棋闲访谢,击缶或歌秦。闻说称觞地,琼花刺眼新。
  • 古诗《返岭南·罗浮双岳峙》 - - 屈大均 - - 罗浮双岳峙,一半是蓬莱。风雨时离合,波潮若往回。宁无蝴蝶洞,不及凤凰台。文献曲江后,须君接武来。
  • 古诗《山居喜刘子中见过》 - - 王翰 - - 几年江海厌风波,千里云林竟若何。为喜故人深赴约,不辞此日远相过。鸟啼芳径春应尽,花落名园草渐多。世事纷纷那可问,与君对酒且高歌。
  • 古诗《老来·老来始认梦难成》 - - 夏曾佑 - - 老来始认梦难成,梦觉模糊总未醒。万卷读成闻道晚,自厓无际大江横。尊前残雪千山暮,烛外孤怀久客情。惟有老猫知我意,兀然相对到三更。
  • 古诗《忆黛眉·夜坐》 - - 许嗣隆 - - 月淡霜浓横旅馆。借西风做成凄婉。青女衣衫,素娥眉黛,未必此宵偏暖。银箭丁丁玉漏转。顾天公将他吹断。小院重关,孤城深锁,只有梦无人管。
  • 古诗《南昌楼赠符子威》 - - 李自中 - - 占得南楼第一凉,焚香终日话苍茫。客来酌酒烹茶外,杂采山花供药王。
  • 古诗《百苦吟·同宗》 - - 嵇永仁 - - 立命堂中督课严,读书心远地沈潜。清修南渡司徒裔,对策多奇爱孝廉。
  • 古诗《贞元宫词·贞元法曲被宫悬》 - - 石宝 - - 贞元法曲被宫悬,绛䌌莲冠待管弦。惟有宋家兄弟别,各簪彤笔御帘前。
  • 古诗《广州荔支词·水上园亭向晓开》 - - 屈大均 - - 水上园亭向晓开,主人尝后鸟群来。多情不忍和枝折,留取芳阴在绿苔。
  • 古诗《咏怀·夙昔惊我怀》 - - 王夫之 - - 夙昔惊我怀,离合遂无端。结好在中涂,绸缪苦不安。飙风吹落叶,夕阴凄以寒。握手未及终,裴回歧路间。骇兽啼我前,离怨无与殚。焉得三青鸟,从之生羽翰。
  • 古诗《水龙吟·题庐山真面图》 - - 谈印梅 - - 望中朵朵芙蓉,凭栏遥指匡庐阜。须眉照水,烟鬟小立,依然消瘦。问讯山灵,香炉日暖,玉渊云逗。记浔阳夜泊,青衫司马,千嶂月一杯酒。吴质病愁都有。正来游豫章秋柳。云烟梦绕,登临心往,当前肯负。隔浦招邀,未窥半面,竟成疑窦。叹人间铸错看花雾里,十当馀九。...
  • 古诗《汉江·云雾青天暗》 - - 王云凤 - - 云雾青天暗,蛟龙白昼游。我临汉江水,频上岳阳楼。
  • 古诗《遥送孙无言自扬州还黄山》 - - 陈子升 - - 维扬不久客,故里有黄山。厌听竹西唱,欲怡松际颜。鸾高方解啸,鹤在更知还。望以罗浮月,寥寥天地间。
  • 古诗《醉花阴·端阳》 - - 朱用纯 - - 无计楼前消永昼。五彩丝缠兽。佳节正端阳,艾叶榴花,伴酒雄黄透。赏罢龙舟人去后。半臂原无袖。角黍试新尝,玉指轻柔,尖比葱儿瘦。
  • 古诗《绝句·八月十五翫蟾辉》 - - 张伯端 - - 八月十五翫蟾辉,正是金精壮盛时。若到一阳来起复,便堪进火莫延迟。
  • 古诗《崇德县·岸树低欹一雪余》 - - 杨万里 - - 岸树低欹一雪余,枝头半叶已全无。 油窗过尽千梢影,浓处还浓枯处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