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胡缵宗的诗 > 题画·秋晴天欲高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画·秋晴天欲高

朝代:明代诗人:胡缵宗时间:2023-04-06
秋晴天欲高,卷钓归来早。
家住碧池东,云白无人到。

诗人胡缵宗资料

题画·秋晴天欲高作者胡缵宗

胡缵宗(公元1480年-1560年),字孝思,又字世甫。号可泉,又别号鸟鼠山人。明巩昌府秦州秦安人。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中进士,任翰林院检讨。公元1510年后,历经嘉定州判官,安庆、苏州知府,山东、河南巡抚,足迹..... 查看详情>>

胡缵宗古诗词作品: 《春江听雨赠尹举人觉》 《闻大驾幸楚恭记》 《拟古·上马入皇城》 《雅州·征客愁看云隐隐》 《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雀》 《太湖·即看鹤驾盘湖上》 《衡山涵峰胥台见过次韵为谢》 《太湖·茫茫四郡尘嚣外》 《陪王侍御登虎丘次韵》 《绝句·好鸟当窗听

题画·秋晴天欲高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画·秋晴天欲高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伯玉,大卿浮舟而至。共泛北津探水穴》 - - 南有容 - - 上峡巴江迥,前洲锦岳开。村烟花柳静,春日友朋来。倚杖窥岩溜,披衣坐石苔。暯归还小艇,相属有深杯。
  • 古诗《挽周叔静·风义平生师弟间》 - - 姚倚云 - - 风义平生师弟间,那堪死别隔江关。最怜文行俱清绝,永感人琴空泪潸。
  • 古诗《招隐诗·天之生贤》 - - 朱瞻基 - - 天之生贤,道蕴厥身。幼学壮行,致君泽民。伊傅孔孟,皆古君子。孜孜行道,未尝忘世。秦汉之衰,以退为贤。绝类离群,岂非违天。嗟哉若人,于世奚补!区区百年,草木同腐。予嗣祖宗,统临万邦。求贤图治,宵旰遑遑。群才偕来,布列在位。道行身尊,百世之贵。缅彼山林,岂无遐遗。往而不来,悠悠我思。...
  • 古诗《勺园联·移花得蝶》 - - 郑燮 - - 移花得蝶;买石饶云。
  • 古诗《岑公洞·自有烟霞护石扉》 - - 赵希混 - - 自有烟霞护石扉,更深晓色近清晖。岩前老桧吟风处,似请仙翁化鹤归。
  • 古诗《元日雪晴·庭中寒色映朝衣》 - - 欧大任 - - 庭中寒色映朝衣,夹仗春风似禁扉。珠缀偶从淮树望,玉鳞先傍汉宫飞。登台天女花难见,授简词人赋亦希。执戟小臣容上寿,曾闻方朔侍彤闱。
  • 古诗《贵溪道中·懒慢宜閒不得閒》 - - 吴与弼 - - 懒慢宜閒不得閒,衰龄却事道途间。晓程匆遽严牵路,昼梦依稀在故山。
  • 古诗《閒步·岁穷无柰得閒何》 - - 释函可 - - 岁穷无柰得閒何,扶著孤筇尽著歌。步到桥头霜有迹,无人应是鹿来过。
  • 古诗《巫山·阳台花一片》 - - 黄辉 - - 阳台花一片,落尽楚宫春。西家空作赋,原是梦中人。
  • 古诗《画双蝶·舞罢庭花落》 - - 虞集 - - 舞罢庭花落,池边看睡凫。无端双蛱蝶,飞上绣罗襦。
  • 古诗《白秋海棠·谁将清泪洒丝丝》 - - 侯桢 - - 谁将清泪洒丝丝,幻作瑶华别有姿。最是玉人肠断候,淡妆无语月明时。
  • 古诗《咏史·武帝》 - - 陈普 - - 狄山不能居一障,公孙请专事朔方。尊荣卫霍家山岳,冷淡申辕头雪霜。
  • 古诗《吴制台招燕镇海楼赋此》 - - 庞嵩 - - 功成幕府锦筵开,建节东南间世材。杂虏已收前箸画,憬夷应有献琛来。王风自镐人千古,帝乐钧天曲几回。萧露已深良夜静,炬光犹带彩云回。
  • 古诗《夜读·被服纨与绮》 - - 沈彩 - - 被服纨与绮,流览圣与儒。岂为荣名计,简编自堪娱。栖乌中夜起,明月临前除。皓皓清露冷,萧萧竹影疏。我思英皇女,千载不得俱。复观曹大家,八志续汉书。伊余慕前淑,汲古期有馀。譬如月桂影,而欲穷根株。终当事蚕织,私好徒区区。...
  • 古诗《纪捷·羽檄传天外》 - - 谢金銮 - - 羽檄传天外,须臾离海东。旧棠依召伯,新稻赋张公。
  • 古诗《宫词·令仆初开政事厅》 - - 岳珂 - - 令仆初开政事厅,内前车马沸升平。翠华先幸尚书省,读遍周官四摺屏。
  • 古诗《小重山·钵池山》 - - 陆求可 - - 野草荒藤路几弯。烟霞无远近爱人闲。为听幽谷鸟绵蛮。登临易不道在春山。真诀驻衰颜。王乔归去后水云寒。千年鹤背可曾还。烧丹井,留得到人间。
  • 古诗《昭君墓·一昔王昭君》 - - 汪元量 - - 一昔王昭君,远嫁单于去。 上马出宫门,琵琶语如诉。 昔为汉宫妃,觅句绕沙碛。 一吟三徘徊,日卓人影直。 孤鸿云中来,对我声呖呖。 乃知晴天好,物类各有适。 顷刻片云生,雪花大如席。 伟哉复伟哉,造物真戏剧。...
  • 古诗《赴太平粹·黄岩号难治》 - - 戴复古 - - 黄岩号难治,能者治何难。 桃李民心悦,风霜吏胆寒。 公行无不可,私请莫相干。 三尺儿童辈,皆知好长官。
  • 古诗《酒旗·青帜阔数尺》 - - 皮日休 - - 青帜阔数尺,悬于往来道。多为风所扬,时见酒名号。 拂拂野桥幽,翻翻江市好。双眸复何事,终竟望君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