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刘绎的诗 > 题荆山同年诗册·诗真原本性情真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荆山同年诗册·诗真原本性情真

朝代:清代诗人:刘绎时间:2023-04-07
诗真原本性情真,开卷如亲对故人。
谁料十年风景别,不堪重与话前因。

诗人刘绎资料

题荆山同年诗册作者刘绎

刘绎,江西永丰县人,道光五年拔贡生,次年朝考,以知县用,呈请改就教职,授宜黄县教谕。十一年举乡试。十五年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旋召入直南书房。十八年提督山东学政,任满覆命,仍奉谕入直,并诏许奉亲居..... 查看详情>>

刘绎古诗词作品: 《赠宫詹张小浦同年时典试江右》 《孤棹·狂澜滚滚去无停》 《酬羽可舍人归后见寄次韵》 《梅林咏月图·大将功成鬓尚黑》 《三元楼·鼎峙崚嶒映水湄》 《盼秋·空山仰见火云飞》 《留别鹭洲·回首韶光总不堪》 《程月川中丞·开府声名远》 《又题画·造化何从问小儿》 《恩江棹歌·曲曲溪流小小艭

题荆山同年诗册·诗真原本性情真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荆山同年诗册·诗真原本性情真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题宋祭酒六骏图》 - - 李谷 - - 神物相逢岂偶然,虬髯十八事戈鋋。隋家日月秦三世,李氏乾坤汉五年。逸足当时皆逐电,彩毫诸子擅凌烟。昭陵石刻有深意,留与人间作宝传。
  • 古诗《锁南枝·看那重云护》 - - 张凤翼 - - 看那重云护。瑞气浮。分明五城十二楼咳。道兄。。我生事在吴钩。机关已成就。倘有勍敌起。做项与刘。这纷争。怕黏手。
  • 古诗《乙酉岁朝·小雨凝寒湿翠苔》 - - 陈子龙 - - 小雨凝寒湿翠苔,芜园春色尚徘徊。传闻五凤楼初就,谁信三都赋有才。纶琯玉堂惭琬琰,身高金穴即蓬莱。旌旗遍满淮南北,谁陟凌云韩信台。
  • 古诗《咏絮亭·松枝山茶》 - - 阮元 - - 枝松低亚山茶花,岁寒清景诗人家。敲诗读画不知泠,雪满庭松听煮茶。
  • 古诗《春雨卧病书怀》 - - 童轩 - - 密雨随风急,虚斋日晏眠。诗瓢高挂壁,茶灶冷炊烟。饮乏高阳侣,贫无负郭田。悠悠清梦里,吟遍衍波笺。
  • 古诗《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 - - 曹于汴 - - 睿思讲罢讲何思,请更参详率性时。膝下瞻依宁俟虑,井边怵惕那容迟。也知研究堪穷髓,绝胜疏浮但撩皮。祗是不思原圣脉,入门争可让些儿。
  • 古诗《寄绍兴吕左丞》 - - 陈秀民 - - 后来江左英贤传,又是淮西保相家。见说锦袍酣战罢,不惊越女采荷花。
  • 古诗《雪后宿城南精舍》 - - 董纪 - - 因寻竹院到江村,释子初归客在门。残雪又颠风作党,寒潮已落岸留痕。研池滴水冰随结,炉烬飘香火自温。借榻西窗学趺坐,一灯寂寂照黄昏。
  • 古诗《酬彭法曹留题小山用次来韵》 - - 郭祥正 - - 读君小山诗,语势欲飞舞。乃知甘与贾,年少心则古。又如东方生,用之必为虎。予方坐空谷,屏息避烦暑。开缄揖清风,不觉生毛羽。携之出人间,瑶池赠王母。
  • 古诗《宫词·奉常告吉礿初冬》 - - 柯九思 - - 奉常告吉礿初冬,太室精禋一念通。传旨外廷休奏事,今朝天子坐斋宫。
  • 古诗《珠帘卷·东堂畔》 - - 周之琦 - - 东堂畔,晓风吹。轻燕澹粉迷离。垂柳摇摇无绪,闲扶墙外枝。远路春光晼晚,残宵梦语依稀。争唱渡头桃叶,浑不解,寄相思。
  • 古诗《署中种花·客路三千到海涯》 - - 曾丙 - - 客路三千到海涯,诛茅编竹自成家。亦知奇字无人问,尽日抛书学种花。
  • 古诗《离家作·胡雁依朔风》 - - 杨时 - - 胡雁依朔风,群飞逐南翔。游子方北征,朔风吹我裳。揽辔望云间,夜色正苍苍。空羡南归翼,幽怀增感伤。
  • 古诗《乌拉草·白岳灵葩属贡参》 - - 金朝觐 - - 白岳灵葩属贡参,寻常弱草亦堪吟。生当夏雨宜河畔,捣向秋风入夜砧。翻笑倾葵空自卫,更如挟纩可人心。缘随野老同行止,未必跫然喜足音。
  • 古诗《周泊渔家·碧水横梁笱》 - - 毛奇龄 - - 碧水横梁笱,青丝展钓车。空村闻棹唱,前岸有渔家。夜雨流菰叶,秋禽叫蓼花。江洲吾有兴,何必上仙槎。
  • 古诗《绝句·焉用胡椒八百》 - - 钱大昕 - - 焉用胡椒八百,可怜钟乳三千。冰山弹指销却,剑树转眼凄然。
  • 古诗《初夏怀友·绕床堆案困书围》 - - 罗元贞 - - 绕床堆案困书围,何日郊原振客衣?雨过繁花迎日丽,风来乳燕贴苗飞;怀才报国人犹在,斗酒论诗事已非;长忆楼头红五月,茅台香泛鲤鱼肥。
  • 古诗《挽诗·中庸天下有胡公》 - - 蔡戡 - - 中庸天下有胡公,儒者端宜给事中。华国高文推大手,回天谠论罄孤忠。晨班玉筍人何在,夜赐金莲事已空。惆怅故园招隐地,唯余猿鹤怨西风。
  • 古诗《绝句·异名同出少人知》 - - 张伯端 - - 异名同出少人知,两者玄玄是要机。保命全形明损益,紫金丹药最灵奇。
  • 古诗《送裴秀才归淮南》 - - 施肩吾 - - 怪来频起咏刀头,枫叶枝边一夕秋。 又向江南别才子,却将风景过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