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潘伯鹰的诗 > 题十七帖·七儿及一女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十七帖·七儿及一女

朝代:清代诗人:潘伯鹰时间:2023-04-08
七儿及一女,相次皆同生。
吾哀王逸少,负重乃若轻。
内外孙十六,转谓足慰情。
从来王谢族,高门坐吹笙。
何知食指繁,岂有冻馁撄。
以我困群雏,妄意怜王卿。
可笑不自量,此意何由平。

诗人潘伯鹰资料

题十七帖·七儿及一女作者潘伯鹰

潘伯鹰,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云,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海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 查看详情>>

潘伯鹰古诗词作品: 《喜晤徐曼老陪饮赋呈曼老以旧事与仆戏有冰玉之比故有首句》 《凌晨出郊写望》 《夏秋间读书·百王制礼纵殊风》 《次韵曼略月夜追悼》 《读宋遗民何太虚集》 《病榻旁置盆栽兔子花日本呼为仙客来者也亡友贺孔才曩以种子相赠忆其殁且十载矣》 《被囚杂诗·狱檐三十日》 《诗狂·杜甫悲歌稷契身》 《忆家·中夜不成寐》 《十二月八夜寒蟾清绮略无纤云因忆清华园诸友戏为设身处境各缀小诗讯之

题十七帖·七儿及一女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十七帖·七儿及一女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上徐健庵夫子》 - - 梁佩兰 - - 太平天子坐燕关,入贡梯航尽百蛮。忍使故人鸡鹿塞,尚同寒雀纥干山。黄金重载明驼出,青草晴看远戍还。风义古来能有几,平原丝绣满人间。
  • 古诗《十九秋·秋原》 - - 成鹫 - - 落叶不到地,远风时在林。有人骑瘦马,终日拍鞍吟。草色惊心老,霜痕刺眼深。如何行路客,容易说登临。
  • 古诗《韩廷玉筑亭·城阴一径自深窈》 - - 张栻 - - 城阴一径自深窈,花木成行菊绕篱。细说当时经始事,梦回春草费相思。
  • 古诗《白牡丹桃花·桃艳比夭姬》 - - 徐渭 - - 桃艳比夭姬,花王富贵姿。楚襄春日下,閒坐选蛾眉。
  • 古诗《送天长县学教谕孙允诚任满归金陵》 - - 成廷圭 - - 忆昔君方少年日,文帝潜宫曾一识。龙飞上天不可扳,图画空馀两奇石。闭户读书三十秋,一线为官十领职。天长令尹莫我知,苜蓿朝盘胜肉食。三年官满来扬州,僦屋正近横江楼。门前车马日如市,谈经讲易皆公侯。公侯满座即沽酒,典却箧内青鼯裘。乡心苦忆长干里,明日君当渡烟水。中山李桓文...
  • 古诗《征妇思·年半为郎妇》 - - 徐照 - - 年半为郎妇,郎去戍采石。又云戍濠梁,不得真消息。半年无信归,独自守罗帏。西风吹妾寒,倩谁寄郎衣。姑老子在腹,忆郎损心目。愿郎征战早有功,生子有荫姑有封。
  • 古诗《题北堂春昼卷》 - - 王绂 - - 堂下萱花照人目,堂中阿母颜如玉。寸心难以荅春晖,手线尚存游子服。游子白云空复情,年来从宦留神京。他时得请当归省,闾里应看昼锦荣。
  • 古诗《谷日行代寿胡永宁》 - - 罗洪先 - - 谷日谷日流风烟,疏梅细竹回初年。彩绡旭日螺峰上,绿波淑气三江前。螺峰映三江,江水玻璃光。飞光入兰房,照见双鸳鸯。青帘横墅草色浅,锦屏罗户苏香转。清丝妙管催夜觞,风裳云履开朝宴。朝朝夜夜餐紫霞,五十商瞿休怨嗟。仙家自种长生药,人世多开顷刻花。顷刻红颜旋白首,九秋蘅杜三春...
  • 古诗《飞至成都·九眼桥西万里桥》 - - 魏新河 - - 九眼桥西万里桥,几回遥望在重霄。苍茫二十三年后,来看桥边旧柳条。
  • 古诗《偈颂·拟思量》 - - 释清远 - - 拟思量,何劫悟。不思量,终莽卤。欲思不思踏破时,万里无云常显露。常显露,妙用恒沙非旦暮。
  • 古诗《上苑梅·仗外迎春早》 - - 周巽 - - 仗外迎春早,花边待漏迟。雪华飞上苑,日色动南枝。寿阳临风处,落英点芳姿。珠帘清气入,倚阁寒云垂。辟妃侍华宴,听弄玉参差。
  • 古诗《竹窗歌题同年周叔夜父卷》 - - 王世贞 - - 主人卜筑松江曲,数武茅斋一窗竹。主人之节清且素,况与此君共朝暮。婵娟蹙拂摇曙烟,主人自为汲湘川。寒飙夜雨天籁发,主人行歌互相答。疏影历历声珊珊,入帘翠色秀可餐。主人为主君为客,倦鹤閒云各分席。主人对君一撚髭,世上小草吾何知。谁道新篁发平地,咫尺便有摩空势。嶰谷裁将鸾...
  • 古诗《八月十六夜林寄寰韩寅仲二明府同姬命孝廉过集候月不至得春字》 - - 张萱 - - 凝云斜汉澹萧辰,角险耽佳击钵频。灯下綵毫皆勍敌,尊前白发尽逋臣。新奁未展缑山月,老木休争黍谷春。却喜飞来黄绢句,应誇坐有绿衣人。
  • 古诗《蓦山溪·无端汤武》 - - 谢应芳 - - 无端汤武,吊伐功成了。赚尽几英雄,动不动东征西讨。七篇书后,强辨竟无人,他两个,至诚心,到底无分晓。髑髅满地,天也还知道。谁解挽银河,教净洗乾坤是好。山妻笑我,长夜饭牛歌,这一曲,少人听,徒自伤怀抱。...
  • 古诗《文徵明万壑松涛即用其韵》 - - 乾隆 - - 飞泉直落白云深,松下班荆籁谡林。细㩁枕流将漱石,古人端复有知音。
  • 古诗《白龙窟汎舟寄天台学道者》 - - 常建 - - 夕映翠山深,馀晖在龙窟。扁舟沧浪意,澹澹花影没。西浮入天色,南望对云阙。因忆莓苔峰,初阳濯玄发。泉萝两幽映,松鹤间清越。碧海莹子神,玉膏泽人骨。忽然为枯木,微兴遂如兀。应寂中有天,明心外无物。环回从所汎,夜静犹不歇。澹然意无限,身与波上月。...
  • 古诗《次杨国材韵·耆年何在隐墙东》 - - 晁公溯 - - 耆年何在隐墙东,常乐箪瓢陋巷中。白首可无知所自,宜歌帝力颂天功。
  • 古诗《任瑾存以其远祖景泰七年诰轴属题盖其先德抱持于兵燹间仅存者》 - - 陈宝琛 - - 立祠祭社迭馨香,诰轴能存五百霜。褒德由来兼教孝,故家旷代踵循良。
  • 古诗《题西山兼简苏宰·层轩无碍石》 - - 李弥逊 - - 层轩无碍石,支径曲穿林。 竹密催山暮,松摇乱客吟。 琴书虚室冷,钟鼓净坊深。 谁谓溪坡远,能来杜与岑。
  • 古诗《海水不扬波》 - - 郑蕡 - - 明朝崇大道,寰海免波扬。既合千年圣,能安百谷王。 天心随泽广,水德共灵长。不挠鱼弥乐,无澜苇可航。 化流沾率土,恩浸及殊方。岂只朝宗国,惟闻有越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