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弘历的诗 > 题文渊阁阁建文华殿后贮四库全书第一部缥缃插架实为书城钜观每岁仲春经筵毕于此赐茶遂成例事云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文渊阁阁建文华殿后贮四库全书第一部缥缃插架实为书城钜观每岁仲春经筵毕于此赐茶遂成例事云

朝代:清代诗人:弘历时间:2023-04-08
重校兹看四库成,鲁鱼累牍辨从精。
虽云举大遗其细,要在纂言观厥行。
捷径既因得以速,薄惩岂可逭惟轻。
源津溯并勘次第,求当无非尽此诚。

诗人弘历资料

题文渊阁阁建文华殿后贮四库全书第一部缥缃插架实为书城钜观每岁仲春经筵毕于此赐茶遂成例事云作者弘历

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 查看详情>>

弘历古诗词作品: 《独乐寺·高阁耸云红》 《静室口号·一岁之间偶一来》 《雨·彻夜问云薄》 《春·触目意訢訚》 《金山妙高台和苏轼韵》 《北郊礼成回跸御园即目成咏》 《月山·远岸高低列假山》 《命蠲缓福建各府州县钱粮诗以志事》 《留佳亭·西湖山居额留馀》 《澄虚榭·水榭额澄虚

题文渊阁阁建文华殿后贮四库全书第一部缥缃插架实为书城钜观每岁仲春经筵毕于此赐茶遂成例事云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文渊阁阁建文华殿后贮四库全书第一部缥缃插架实为书城钜观每岁仲春经筵毕于此赐茶遂成例事云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戏林判书·寂寂中宵耿不眠》 - - 成石璘 - - 寂寂中宵耿不眠,照床明月似相怜。姮娥若也能传信,几度来归拱鹤前。
  • 古诗《拟寒山诗·书生苦好书》 - - 江湜 - - 书生苦好书,终日仰屋梁。饥来不知忧,谓有禹馀粮。禹粮是虚名,诳此文字肠。肠空众秽尽,轧轧方成章。
  • 古诗《送思伯使金陵却回岭南省觐》 - - 黎民表 - - 燕台芳树接吴天,却指乡园路八千。华省旧知纶綍贵,青云争识世家贤。庾关晓度梅迎雪,楚岸春生笋入船。喻蜀未须誇父老,题诗还醉竹林边。
  • 古诗《同族弟嘉遇宿凤山因冯章倩》 - - 欧必元 - - 忆昨高斋诉别衷,一尊今夜更谁同。西堂月赋怜诸谢,南国风流忆小冯。极目江城看白雁,愁心明月落丹枫。粤王台下亭前竹,安得连床暮雨中。
  • 古诗《韵和叶云老寄怀》 - - 杨民仁 - - 息影周庄十二春,每将棋酒乐芳辰。何知今日楼头里,月冷房闱无旧人。
  • 古诗《荷·荷花越女两相邻》 - - 徐渭 - - 荷花越女两相邻,小墨描颦别有神。再遇猿公溪水上,不愁输与斗青萍。
  • 古诗《贾岛·早弃浮屠学缀文》 - - 徐钧 - - 早弃浮屠学缀文,争知命薄第难登。行吟月下敲门句,气味依然不脱僧。
  • 古诗《送周知县复任句容》 - - 李昌祺 - - 月淡霜清禁漏残,朝回初退紫宸班。来飞叶令云中舄,归看茅盈隐处山。城边棠树应多种,壁上蒲鞭只是閒。列宿垂辉皆拱北,郎星独近太微间。
  • 古诗《归途杂占·归后亲孥各无恙》 - - 姚燮 - - 归后亲孥各无恙,相期螯菊话秋卮。吾生共托皇仁厚,敢信清平有乱离?
  • 古诗《辞世偈·佛寿八十》 - - 释法照 - - 佛寿八十,我多九年。虚空掇转,大用现前。
  • 古诗《昭阳湖·一年强半是辛勤》 - - 钱大昕 - - 一年强半是辛勤,家具无多只一身。菱角鱼苗都卖却,晒将荷叶当炊薪。
  • 古诗《杨柳枝·笙引簧频暖》 - - 白居易 - - 笙引簧频暖,筝催柱数移。乐童翻怨调,才子与妍词。便想人如树,先将发比丝。风条摇两带,烟叶贴双眉。
  • 古诗《寄题富沙倅廨静凉亭诗》 - - 张侃 - - 南中多暑气,来觅静凉诗。但得政无扰,自然民不欺。亭中人蕴藉,栏外水涟漪。想见宾朋过,衔杯乐圣时。
  • 古诗《华月·皎皎新秋月》 - - 文彦博 - - 皎皎新秋月,分明照洞房。几人千里别,今夜九回肠。皓彩穿珠幌,澄辉上璧珰。画楼兼绣户,浑是可怜光。
  • 古诗《中秋·佳节因贫略》 - - 谢龙升 - - 佳节因贫略,华筵忆旧醅。丛山堪避乱,明月共徘徊。
  • 古诗《简俞伯扬·问讯俞斋秋后花》 - - 黄节 - - 问讯俞斋秋后花,重阳一霎已堪嗟。佳时憔悴无人觉,只有泉明惜月华。
  • 古诗《圆山杂诗·淡江新涨夜停桡》 - - 连横 - - 淡江新涨夜停桡,两岸垂杨羃画桥。刮地笙歌嫌太俗,不如此处独吹箫。
  • 古诗《小重山·绿树莺啼春正浓》 - - 何大圭 - - 绿树莺啼春正浓,钗头青杏小,绿成丛。玉船风动酒鳞红。歌声咽,相见几时重? 车马去匆匆,路随芳草远,恨无穷。相思只在梦魂中。今宵月,偏照小楼东。
  • 古诗《六言绝句·昨夜雷声送雨》 - - 赵南星 - - 昨夜雷声送雨,朝添绿水满池。 船尾新来翡翠,沙边久立鹭鸶。
  • 古诗《乡思·风波道路海天心》 - - 马一浮 - - 风波道路海天心,残雪凝冰照北林。 忘象新删红豆解,安诗都付白沙吟。 鹑衣拥日听黄鸟,藜杖穿云指碧浔。 尘外唯馀桑下恋,千岩万壑忆山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