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张瑞玑的诗 > 题吴山民江南归棹图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吴山民江南归棹图

朝代:现代诗人:张瑞玑时间:2023-04-05
秋风荆棘泣铜驼,几度沧桑眼底过。
拚买渔舟顺水下,瓜皮艇子少风波。

诗人张瑞玑资料

题吴山民江南归棹图作者张瑞玑

张瑞玑(1872-1928)字衡玉。山西赵城(今属山西洪洞)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在清政府军机处供过职。三十二年(1906)后,曾在陕西韩城、兴平、临潼、长安等县任知县。..... 查看详情>>

张瑞玑古诗词作品: 《赵城至洪洞道中口占》 《灵石遇雨·十里楼台欲化烟》 《出都归途杂咏》 《律诗·人海浮沉百不宜》 《挽曹寅侯·沧桑劫后各天涯》 《口占三绝·国士桥南驿路长》 《都中友人函招作诗答之》 《谁园即事·四面窗轩书百城》 《题扇绝句集录》 《感事·南天烽火接天红

题吴山民江南归棹图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吴山民江南归棹图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将抵萧山遇兵警》 - - 朱彝尊 - - 渐喜人烟近,宁知复滞留。鼓鼙喧驿路,烽火暗城楼。断续穷途泪,飘摇独夜舟。不知天地意,降乱几时休。
  • 古诗《简寄吴敬父北关谪行》 - - 南有容 - - 昨日今日东门道,风雨萧萧送远客。远客各自南北去,羸马独归山日夕。
  • 古诗《赴都答蔡大美及同里诸游好》 - - 施闰章 - - 羲和凛莫节,白雪积皛皛。鸡鸣启重关,严驾一何早。祖帐供东门,送我长安道。长安万里馀,双阙浮云表。越鸟栖朔风,羽翮岂长好。盈觞日在御,孰缓忧心捣。
  • 古诗《初居无碍庵·锡倦依苔壁》 - - 大持 - - 锡倦依苔壁,松高挂钵囊。始知心地稳,翻见水云忙。夜黑鬼生火,天寒雁叫霜。深林人影少,日月似鸿荒。
  • 古诗《送昌言舍人得告还蜀》 - - 司马光 - - 悽怆怀桑梓,劬劳咏蓼莪。树风今远矣,鼎食奈悲何。剑阁登车近,秦关屈指过。腾装才首路,夕梦已江沱。
  • 古诗《鸿胪中为韩暨韩宣语》 - - 无名氏 - - 大鸿胪。小鸿胪。前后治行相曷如。
  • 古诗《胡元瑞见赠之作推挹过甚聊此奉答兼识赏怀》 - - 王世贞 - - 代兴天地有词坛,国士谁能不让韩。一字已知追古易,千秋宁复叹才难。天横削壁闽山住,溪带流云瀫水寒。此地由来饶八咏,阳春可许和人看。
  • 古诗《赠熊彰归·门径荒凉蔓草生》 - - 王守仁 - - 门径荒凉蔓草生,相求深愧远来情。千年绝学蒙尘土,何处澄江无月明?坐看远山凝暮色,忽惊废叶起秋声。归途望岳多幽兴,为问山田待耦耕。
  • 古诗《山水图·绝境天成妙》 - - 释宗泐 - - 绝境天成妙,良工意匠能。山腰上方寺,树杪独行僧。涧满泉流迸,云虚谷气蒸。衡庐端可挹,好上最高层。
  • 古诗《陈氏先垄图·云山漠漠冢嵬嵬》 - - 张羽 - - 云山漠漠冢嵬嵬,马鬣封前踯躅开。宗子只缘怀牒去,路人时为看碑来。松间刍狗埋秋草,地底渔灯彻夜台。惆怅年年寒食近,白杨风起为兴哀。
  • 古诗《松径·霜子落秋筇卓破》 - - 林逋 - - 霜子落秋筇卓破,雨钗堆地屐拖平。不知呵止长安客,肯爱深穿冷翠行。
  • 古诗《桂轩辞二章·桂树丛生兮轩之阳》 - - 杨维桢 - - 桂树丛生兮轩之阳。沐雨露兮含风霜。王孙不归兮春草歇而不芳。轩中之人兮寿而康。折琼枝以为佩兮餐金粟以为粮。轩中之乐兮乐无央。
  • 古诗《入琵琶峡·路入琵琶峡口迟》 - - 吴敬梓 - - 路入琵琶峡口迟,江天晴色敞尧曦。霜畦绮错衰杨外,满眼青山谢眺诗。
  • 古诗《夏日望雨·农功辛苦念斯氓》 - - 华岭 - - 农功辛苦念斯氓,连日炎威怅久晴。翘首云霓人望切,只祈霖雨慰耘耕。
  • 古诗《安福驿·作邑多离邑》 - - 韦骧 - - 作邑多离邑,去家如去乡。三年三过驿,一别一回肠。治绩安能胜,征途遒备尝。何时腰解印,长啸入馀杭。
  • 古诗《长春节·圣朝佳节遇长春》 - - 刘兼 - - 圣朝佳节遇长春,跪捧金炉祝又焚。宝藏发来天地秀,兵戈销后帝皇尊。太平基址千年永,混一车书万古存。更有馨香满芳槛,和风迟日在兰荪。
  • 古诗《题建安曹兄深居小稿》 - - 林希逸 - - 得君诗一卷,自命曰深居。苦爱惊人句,多惭寄我书。绝知吟可老,更问法何如。叟已忘言久,离钩正待鱼。
  • 古诗《呈黄建州·当年虎穴挺身临》 - - 刘克庄 - - 当年虎穴挺身临,匹马平欺万绿林。 余欲关弓常掩涕,汝能卖剑即回心。 歌廉民已嗟来暮,微管吾安得至今。 欲谒铃斋参嫡派,管蠡何敢测高深。
  • 古诗《晚到东园·岸帻寻青士》 - - 陆游 - - 岸帻寻青士,凭轩待素娥。 官身苦日短,荒圃得秋多。 醉眼轻浮世,羁怀激浩歌。 功名从蹭蹬,诗酒且婆娑。
  • 古诗《勉学诗·鸾凤寡俦匹》 - - 方孝孺 - - 鸾凤寡俦匹,玉树少枝柯。 贵人在高位,骨肉苦无多。 轻车驾驷马,妙舞随清歌。 独乐不如众,中心欲如何。 东家借一轴,西家求一梭。 织成十丈幕,周我堂之阿。 至亲隔咫尺,举首如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