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张鸿的诗 > 题杨龙友画兰古凤藏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杨龙友画兰古凤藏

朝代:现代诗人:张鸿时间:2023-04-08
战骨纵横闽水浔,秋华零落墨痕深。
玉耶愿向春风死,不负离骚香草心。

诗人张鸿资料

题杨龙友画兰古凤藏作者张鸿

张鸿,清江苏元和人,字衎夫,号鹤涧。侨居江宁。为人朴实。善画,尤工梅兰竹菊。 查看详情>>

张鸿古诗词作品: 《游仙诗·鸾驾飙车日往回》 《容成涧·云水苍茫里》 《雨后·骤雨破宵寂》 《题钱牧斋柳如是小像》 《和黄谦斋杂咏》 《惜花诗·怕听秋风欲采莼》 《有感用前韵·回家问何日》 《燕园牡丹藤花盛开和李敬与韵》 《题包子梁水墨观音赠文君》 《病中有感·末疾乐祈死

题杨龙友画兰古凤藏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杨龙友画兰古凤藏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水多寺留题·但于黄卷饱英风》 - - 李承休 - - 但于黄卷饱英风,那复周公见梦中。水月壁间留宝墨,令人遇事辄观空。
  • 古诗《雨夜客至留饮》 - - 杨圻 - - 客至呼僮洗玉樽,提壶沽酒出山村。归来花路鸣双屐,雨落千峰人闭门。
  • 古诗《喜汪简臣自京口归东淘过访》 - - 吴嘉纪 - - 东淘柳条向西青,枝上晨鸟飞且鸣。晨鸣暮鸣思无聊,念君西游适金焦。山月妙高台,江松三诏洞。沙鹭水花接笑言,渔翁释子相迎送。范公堤边旧草堂,累月醇酝乾壶觞。我友直似壶中酝,醒人夜夜不能忘。 ...
  • 古诗《送祖上人之溧水精舍地有东庐山》 - - 施闰章 - - 眼前真静者,几辈却输君。旧洗龙池钵,行随濑水云。无言能说法,高坐自离群。知傍东庐住,清钟何处闻。
  • 古诗《望江南·花前见》 - - 陈衍 - - 花前见,半臂不曾添。拂了衍波笺一帧,晓寒欲赋吮毫尖。回首唤钩帘。
  • 古诗《双燕儿·尚志服事跛神仙》 - - 朱敦复 - - 尚志服事跛神仙。辛勤了万千般。一朝身死入黄泉。至诚地哭皇天。旁人苦苦叩玄言。不免得告诸贤。禁法蝎儿不曾传。吃畜生四十年。
  • 古诗《端阳日天津·万里南关绕梦魂》 - - 邱云霄 - - 万里南关绕梦魂,满船箫鼓动江諠。云生海上潮初落,风满旗头雨欲昏。客路香蒲聊泛酒,故园青艾忆悬门。天涯几度逢佳节,惆怅浮萍到此尊。
  • 古诗《早朝寄所知·漏残高阁月华低》 - - 刘大夏 - - 漏残高阁月华低,曙色分来紫禁西。帘捲香烟龙衮见,佩和仙乐鹭班齐。陛头咫尺承天语,花底从容坐御堤。遥忆故人何处是,楚天云树望中迷。
  • 古诗《园居·鳜鱼腹子蟹输芒》 - - 张萱 - - 鳜鱼腹子蟹输芒,蓼岸芦汀昼正长。五石瓠中新酿熟,客来莫厌渴姚羌。
  • 古诗《除夕·梅花岁晚已离披》 - - 尹廷高 - - 梅花岁晚已离披,日月如流不自知。地落迤南春到早,天高直北历来迟。急风竟夕清残叶,冻雪终冬压败篱。可是吟怀冰样冷,桃符只用旧年诗。
  • 古诗《閒理箧中得诸友诗存殁感怀怅然成咏》 - - 高启 - - 閒理乱帙中,乃得故友篇。颜色见遗翰,琼华尚清妍。忆昨游名都,结交此群贤。日枉贻赠词,情文蔼相宣。俛仰未十周,飘零若云烟。生者应白首,死者俱黄泉。屈指俱别离,羁愁独江边。旧怀谁能识,洒涕东风前。...
  • 古诗《客中怀西湖·一日无诗气还浊》 - - 董嗣杲 - - 一日无诗气还浊,百年有限身更孱。西湖多少好风月,何时买屋安萧閒。
  • 古诗《答朱西野见怀之作》 - - 彭孙遹 - - 清霜扑面雪蒙头,一错那能铸六州。寒谷何曾回暖律,秋心最易着羁愁。临风忽忆山中客,抱耒居然隐者俦。短毂轻便黄犊健,归来相逐鄠田游。
  • 古诗《将至醴陵·行尽崎岖峡》 - - 杨万里 - - 行尽崎岖峡,初逢熨帖坡。寒从平野有,雨傍远山多。也自长沙近,其如此路何。披文浑不恶,冻手奈频呵。
  • 古诗《感赋·闲将青史论鸡窗》 - - 顾峵 - - 闲将青史论鸡窗,千载空令血满腔。南诏羽书连粤岭,西川征鼓接湘江。沉舟气决秦围解,背水功成赵帜降。自有机宜能制胜,军中谁号士无双。
  • 古诗《偶题·案牍吾何厌》 - - 王世贞 - - 案牍吾何厌,形骸久就拘。聊因对樽酒,相与得须臾。宦路皆先达,诗名岂病夫。乞归犹未敢,清梦或江湖。
  • 古诗《东京杂事·帐幅青纱论女权》 - - 郁华 - - 帐幅青纱论女权,未甘噤口学寒蝉。维摩病后雄谈减,姐妹双携拜辨天。
  • 古诗《过永寿县·驱马上危坂》 - - 文同 - - 驱马上危坂,暮鞭摇客愁。 峰峦惊满目,咫尺拟回头。 红树拥野店,白云藏县楼。 须知此北下,地底见豳州。
  • 古诗《送伊阙郑著作》 - - 宋祁 - - 君年已艾服,沿牒困风尘。 硎新始发刃,鸣晚逾惊人。 毋辞滞下邑,姑欲慰斯民。 此路尘车往,明年郊雉驯。 恨乏双凫舄,从子伊水滨。
  • 古诗《八月中秋示鲍甥将赴扬州》 - - 程嘉燧 - - 子行无复倚门亲,相见何堪涕泗频。 歧路残春长断信,一家圆月正伤神。 还山已荷埋身锸,隐阁仍危塾角巾。 寄语江边杨柳树,自今愁作渡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