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弘历的诗 > 题养源斋·钓鱼台侧养源斋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养源斋·钓鱼台侧养源斋

朝代:清代诗人:弘历时间:2023-04-08
钓鱼台侧养源斋,题额本因傍沼涯。
路便何妨一憩体,地便亦复足澄怀。
水如是矣人应识,名既循之实合皆。
触目无非会心处,成吟原不费安排。

诗人弘历资料

题养源斋·钓鱼台侧养源斋作者弘历

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 查看详情>>

弘历古诗词作品: 《独乐寺·高阁耸云红》 《静室口号·一岁之间偶一来》 《雨·彻夜问云薄》 《春·触目意訢訚》 《金山妙高台和苏轼韵》 《北郊礼成回跸御园即目成咏》 《月山·远岸高低列假山》 《命蠲缓福建各府州县钱粮诗以志事》 《留佳亭·西湖山居额留馀》 《澄虚榭·水榭额澄虚

题养源斋·钓鱼台侧养源斋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养源斋·钓鱼台侧养源斋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古风·公子远行役》 - - 李齐贤 - - 公子远行役,鞍马光翕赩。憔悴玉楼妾,忍泪不教滴。念之不可忘,奋飞无羽翼。寒钟鸣苦迟,何时东方白。
  • 古诗《慰劳奋勇杀敌之健儿》 - - 何香凝 - - 家家儿女做征衣,收复河山定有期。众志成城何畏敌,同心同德励戎衣。
  • 古诗《枕峦亭·假山亦自有峰峦》 - - 弘历 - - 假山亦自有峰峦,著个孤亭众峭端。纵目颇堪穷远眺,大罗天界小天宽。
  • 古诗《寻曲江已无水江之西杏园亦莫知其处》 - - 钱载 - - 广陵江几曲,龙华尼寺南。已过中元节,才当上巳三。学士綵舟动,教坊繁吹酣。玉楼金殿影,向晚波光涵。杏园榜下宴,曲江亭子占。金舆亦临观,玉面皆垂帘。杏花风是杏,探花使谁探。开元天宝春,骏马园头忺。女郎旧时折,为水何人谙。岸西东不见,细草还纤纤。 ...
  • 古诗《转应词·双燕双燕》 - - 高启 - - 双燕双燕,去岁今年相见。往来东舍西家,衔得泥中落花。花落花落,又在暮寒池阁。
  • 古诗《为牵牛答织女和颜特进》 - - 陈子升 - - 白允戏穷桑,吴生搴宵桂。嗟非二哲魂,弛张感天帝。旭日遵始旦,明星加有嘒。扬野不独躔,匏瓜岂吾系。徒唏大梁影,久望长河澨。方欣素节来,恒惧奔龙逝。伐鼓申服箱,君其保神丽。...
  • 古诗《题扇寄邹东廓司成》 - - 湛若水 - - 东廓惟应更有西,兼愁南北规尘迷。廓清直到廓然处,一握清风老手题。
  • 古诗《龙居泉·东望扶桑海岱连》 - - 晏璧 - - 东望扶桑海岱连,澄潭月冷水涓涓。钓竿一拂珊瑚树,惊起潭心龙夜眠。
  • 古诗《偈·大悲时时降生》 - - 释怀深 - - 大悲时时降生,诸佛头头无间。者里裂破面门,荐取通身手眼。
  • 古诗《自安定门旋由水关南望德胜门述目所见》 - - 魏裔介 - - 晓巘映朝暾,人家野水村。楼残遗堞立,寺废古钟存。解冻春云漾,呼鹰猎马驯。干戈息数载,犹有哭声吞。
  • 古诗《紫盖洞寻东旭不值》 - - 区怀瑞 - - 十笏莲花藏,今知第几峦。应寻彩水去,不驻紫云端。绽衲馀寒蕊,翻经祇石坛。何当度香海,相望路漫漫。
  • 古诗《江村渔隐·微茫烟水窟》 - - 虞堪 - - 微茫烟水窟,窈窕野人家。屋里容书几,门前著钓槎。桃花春涨漫,桑树昼阴斜。欲问玄真子,栖迟几岁华。
  • 古诗《道旁赠梅花·一枝横出小桥东》 - - 郑刚中 - - 一枝横出小桥东,凡木旁边迥不同。未肯临风吐香粉,先将蓓蕾试轻红。
  • 古诗《春日漫成·天际云收日正晴》 - - 缪公恩 - - 天际云收日正晴,阶前花映纸窗明。欲沽春酒榆钱小,为绾东风柳线轻。坐久忽看移树影,吟高偶觉和禽声。诗成浑未思工拙,不为閒争旦夕名。
  • 古诗《难易言·拟把铅刀伐丹桂》 - - 苏舜钦 - - 拟把铅刀伐丹桂,欲坐眢井攀青天。排罗婴儿拒九虎,未若以道干贵权。
  • 古诗《梅水村·铁石其心肠》 - - 赵必象 - - 铁石其心肠,冰雪其襟胸。 晨陪玉辇游,夕堕瘴海东。
  • 古诗《送张宗益工部知相州》 - - 文同 - - 学术深沉久未施,晚登台省世方知。 诗章好奏周文庙,字法宜磨魏武碑。 禁掖便当提大笔,名藩犹自拥高麾。 应怜共试金坡者,答飒浑如郑鲜之。
  • 古诗《江朝宗许重阳见过候终日竟不闻车音使人怅然》 - - 吴芾 - - 故人平日号推诚,然诺应当作世程。 已是赏花频爽约,若为把菊又渝盟。 诗成本拟君相和,酒熟当怜我独倾。 惆怅死生犹未满,如今先已见交情。
  • 古诗《送游潮州·霜简刚言璧有瑕》 - - 刘克庄 - - 霜简刚言璧有瑕,清朝耳目不应差。 醉翁绝少环滁饮,范老何心庆朔花。 省库钱皆留享士,高斋琴却带还家。 邵平旧圃元无恙,未必封侯胜种瓜。
  • 古诗《和灵一上人新泉》 - - 刘长卿 - - 东林一泉出,复与远公期。石浅寒流处,山空夜落时。 梦闲闻细响,虑澹对清漪。动静皆无意,唯应达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