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蓝仁的诗 > 题余复婴寄惠南山别墅图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余复婴寄惠南山别墅图

朝代:明代诗人:蓝仁时间:2023-04-05
道人放笔起峥嵘,一片南山割眼明。
秋老层崖黄叶遍,天清幽墅白云生。
振衣便欲乘风去,采药还随入谷行。
投老相依猿鹤侣,共知溪上草堂成。

诗人蓝仁资料

题余复婴寄惠南山别墅图作者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 查看详情>>

蓝仁古诗词作品: 《环谷余国权名行亭曰环谷中以旧得朱子所书风月无边字扁之题诗》 《题独骏图·圉人牵出柳风凉》 《赓张宗翰舟过武夷述怀》 《阙雨·云霓踪迹未全消》 《次丁郎中游武夷韵》 《清昼鼓琴·绿树垂帷石作台》 《毒雾·大雾无时起》 《病中·无才祗欲苦吟诗》 《至梅村别业再用前韵寄云壑》 《经赵师节故居

题余复婴寄惠南山别墅图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余复婴寄惠南山别墅图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接得敬仲新诗读之赋五言四十字时雪后漏下一鼓》 - - 卢世㴶 - - 快雪明灯夜,观君七字诗。苍森惊杜甫,清润醉王维。接武何容易,论文幸在兹。平生甘苦处,不许外人知。
  • 古诗《谒元灵宫即事》 - - 弘历 - - 百年天宇焕今朝,庆落涓辰对赫昭。浮柱神扶俯寥廓,洪阶躬陟仰岧峣。穆然匪冀乔佺遇,颙若惟祈风雨调。古柏蒙笼护悬圃,微飔疑奏九灵箫。
  • 古诗《秋雨遽凉·数日窗无疏竹影》 - - 郑刚中 - - 数日窗无疏竹影,烟中长有万丝飞。不知小雨催时节,但觉朝来欠裌衣。
  • 古诗《梅花绝句奉果园叟》 - - 曹家达 - - 经年花事问东皇,粉蝶垂垂春恨长。自有旧痕寻不得,野烟和梦堕寒塘。
  • 古诗《谢朱巡按下问》 - - 邵宝 - - 梦忆泉声赋两知,赓歌先得一缄诗。雪山轻重公来去,河水清涟我病衰。满地江湖容白发,可人风月负青藜。平生知己观风使,愿共山中折桂枝。
  • 古诗《蛮洞竹枝词·场功既了赛丰年》 - - 余上泗 - - 场功既了赛丰年,衣帽纯毡各导前。童女童男皆彩带,一时围绕向村田。
  • 古诗《过白业庵·门迎上沧水》 - - 区怀瑞 - - 门迎上沧水,檐挂老香云。隔岸归蒲供,重林隐梵文。客寻鸥鹭迹,僧混鹿麋群。虽复嚣尘境,人天路自分。
  • 古诗《秦州杂诗·萧萧古塞冷》 - - 杜甫 - - 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黄鹄翅垂雨,苍鹰饥啄泥。蓟门谁自北,汉将独征西。不意书生耳,临衰厌鼓鞞。
  • 古诗《枕山、豁轩令萱堂寿辰诗以祝之》 - - 林朝崧 - - 寿星光射婺星躔,五月蒲觞设帨天。爱日高悬珠树杪,慈云长护画檐前。孟家大被曾为客,杨氏铜盘别敞筵。百里登堂来拜母,道南公瑾是同年。
  • 古诗《月下渡金陵江》 - - 晁说之 - - 玉树开花媚绮窗,龙幡如植冕旒降。只今江月交光夜,情似月明愁似江。
  • 古诗《子陵祠·汉庭怀旧德》 - - 罗洪先 - - 汉庭怀旧德,独爱水云身。白发一竿暮,青山七里春。江流閒岁月,夜景湛星辰。千载荒祠下,停舟日几人。
  • 古诗《送杜秀才归桂林》 - - 许浑 - - 桂州南去与谁同,处处山连水自通。两岸晓霞千里草,半帆斜日一江风。瘴雨欲来枫树黑,火云初起荔枝红。愁君路远销年月,莫滞三湘五岭中。
  • 古诗《芝岭春云为杨维新赋》 - - 刘珝 - - 醉把仙芝看,商岩采处频。翠茎犹带露,紫盖不沾尘。岂是充饥物,端为上寿珍。玳筵云不散,共祝百年人。
  • 古诗《言怀简丁志善》 - - 王翰 - - 白首如新固不虚,操戈机变更愁余。早年定约成婚嫁,岁晚相期共卜居。本为叔牙知管仲,岂期张耳害陈馀。自今取友须加慎,至圣犹言失宰予。
  • 古诗《送何孟门之会同》 - - 岑徵 - - 颇怪端山署,招携尽长年。壮游随我后,大雅让君先。鸡舌频持插,猪肝不取钱。琼南风土善,况复主人贤。
  • 古诗《晚步·秋色遍西原》 - - 释文珦 - - 秋色遍西原,行吟野兴存。坂田通堰熟,溪水度滩喧。宿鸟分投树,归牛各认村。幽居乘夜返,松月在衡门。
  • 古诗《咏龙舟·两岸人人开盛宴》 - - 张劝 - - 两岸人人开盛宴,飞来飞去如掣电。明年文场角胜时,也如此日舟人战。
  • 古诗《寄成都高苗二从事》 - - 李商隐 - - 家近红蕖曲水滨,全家罗袜起秋尘。莫将越客千丝网,网得西施别赠人。
  • 古诗《明人诗·淋雨兼旬万户穷》 - - 翁同龢 - - 淋雨兼旬万户穷,杜陵无屋破秋风。曝书未了苔生箧,忍亵君家贯月虹。
  • 古诗《鹧鸪天·陌上蒙蒙残絮飞》 - - 晏几道 - - 陌上濛濛残絮飞,杜鹃花里杜鹃啼。年年底事不归去,怨月愁烟长为谁。 梅雨细,晓风微,倚楼人听欲沾衣。故园三度群花谢,曼倩天涯犹未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