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马廷鸾的诗 > 题张氏勤有堂·世间义理尽无涯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张氏勤有堂·世间义理尽无涯

朝代:宋代诗人:马廷鸾时间:2018-05-11
世间义理尽无涯,桃李春风总一家。
最恨一般浮浅学,卖花担上漫看花。

诗人马廷鸾资料

题张氏勤有堂作者马廷鸾

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 查看详情>>

马廷鸾古诗词作品: 《谢洁斋惠炉瓶》 《洁堂惠菜饼次韵》 《久雨遣饷王新班》 《观鱼车渡溪·如带溪流拍两崖》 《题老学道院·白日临晨老可娱》 《纪梦·白日青天一钜儒》 《九月十九夜纪梦》 《程楚翁访考亭旧居著闽山集为题其后》 《求石铫·捷径新来竞朵颐》 《外孙朱饶归吴兴

题张氏勤有堂·世间义理尽无涯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张氏勤有堂·世间义理尽无涯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千人釜·乌金铸伟器》 - - 刘大观 - - 乌金铸伟器,食可充千口。想当离乱时,活人有大手。
  • 古诗《环咏亭·小屋三间岳殿西》 - - 弘历 - - 小屋三间岳殿西,亭欤非也昔难稽。古今岁月一时阅,长短诗篇四壁题。磬折予心孰李杜,翘瞻汉柏是夷齐。忘言更复言奚必,欲笑庄周筌与蹄。
  • 古诗《清凉寺遇白孟新》 - - 施闰章 - - 尚忆华阳别,相逢渐白头。幽寻潭上路,夜语竹边楼。宫井看前代,悲欢感旧游。祗今谁郭李,极目暮云愁。
  • 古诗《太子赞·车匿别太子》 - - 敦煌曲子 - - 车匿别太子。来时行匆匆。耶输双手抱朱鬃。圣凡何处容。
  • 古诗《题黄婆洞流月池》 - - 赵由仪 - - 阴厓白日寒,飞瀑散云雾。可惜水晶帘,流向人间去。
  • 古诗《送尹正言父还太和》 - - 徐溥 - - 清朝有子侍彤闱,禄养如君古亦稀。仙液浮香供夜宴,宫罗剪翠作春衣。谩论人世如浮梗,还忆家山好采薇。万事不干真吏隐,野鸥从此共忘机。
  • 古诗《寄严相公·昔宰黄扉日》 - - 文彭 - - 昔宰黄扉日,常怀绿野游。迩来泉石性,翻系庙廊忧。乐事林园胜,新诗花鸟愁。悬车明昼锦,汉广莫能俦。
  • 古诗《送某曼士巡抚入觐联》 - - 吴嵩梁 - - 民为衔恩知绣佛;公因述职去朝天。
  • 古诗《舟中·天海两澄清》 - - 张采庵 - - 天海两澄清,孤舟又远行。人随秋月瘦,愁逐夜潮生。强欲寻零梦,翻能惹别情。是谁吹短笛,故作断肠声。
  • 古诗《赠曹大参仲礼并简高大参子业》 - - 严嵩 - - 岳伯中州彦,文章有舅风。破溟鲸力健,驰野骥群空。翰苑名无忝,藩垣位巳崇。相逢仍遽别,投赠意何穷。
  • 古诗《日长·雨荒三径掩蓬蒿》 - - 汤右曾 - - 雨荒三径掩蓬蒿,赢得吴葵几尺高。谁道日长无一事,野人门外送樱桃。
  • 古诗《凝香阁画菊·幽斋绝秾纷》 - - 张宁 - - 幽斋绝秾纷,时菊閒以洁。少好淡春芳,敷荣及秋节。髧鬈宁尔妆,袪袂无所撷。枯索绕残枝,天寒满庭月。
  • 古诗《中秋月下吟·醉月飞觞兴最豪》 - - 程坚甫 - - 醉月飞觞兴最豪,由来得月在楼高。谁知月也怜诗客,分取余光照缊袍。
  • 古诗《忆江南·湖上雪》 - - 沈宜修 - - 湖上雪,银砾散奁华。黄竹歌残山夜月,琼林玉坠镜台花。沙雁泣悲笳。梅竹畔,粉蕊落轻纱。柳叶不分张黛巧,絮团还绕谢帘斜。白屋万人家。
  • 古诗《资福寺·汛扫妖氛六合清》 - - 刘锜 - - 汛扫妖氛六合清,匣中宝剑气犹横。夜观星斗鬼神泣,昼会风云龙虎惊。重整山河归北地,两扶圣主到南京。山僧不识英雄汉,只管滔滔问姓名。
  • 古诗《丘司成寄太学进脩录》 - - 张弼 - - 太学新刊进脩录,老夫三读仰儒宗。挽回太古淳庞气,扫退如今轧茁风。白玉堂前春浩浩,黄金台下月溶溶。更芟枝叶寻根本,围棘中间见晦翁。
  • 古诗《麻姑山诗·上齐云峰》 - - 吕南公 - - 人言此峰峻,谓与浮云齐。浮云虽满空,势自有高低。惊名不察实,世论所以迷。为君上峰头,旷望穷东西。杳缭城下涧,遥遥线环堤。人烟众邑屋,蒙密乱町畦。想彼平地眠,仰如遇昏鸡。应论峰头人,已尽天路梯。古士说高广,中州抵仓稊。岂尝骇嵚岑,隘若坐一闺。安得千尺翼,翻身逐飞霓。扶摇过丹...
  • 古诗《卜算子·淡月照疏窗》 - - 屈蕙纕 - - 淡月照疏窗,铃语风初定。曲曲阑干梦亦迷,俏倚梨花影。旧事去如云,脉脉闲追省。香霭空濛夜色深,露湿云鬟冷。
  • 古诗《喜雨·隙地秋日晓》 - - 张耒 - - 隙地秋日晓,寂无邻里音。 惟有草根虫,风前咽复吟。 悲歌者谁子,徂年惊苦心。 青灯夜斋静,微温生薄衾。
  • 古诗《答张侍御贾喜再登科后自洛赴上都赠别》 - - 刘禹锡 - - 又被时人写姓名,春风引路入京城。 知君忆得前身事,分付莺花与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