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张乔的诗 > 题终南山白鹤观·上彻炼丹峰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终南山白鹤观·上彻炼丹峰

朝代:唐代诗人:张乔时间:2017-05-15
上彻炼丹峰,求玄意未穷。古坛青草合,往事白云空。
仙境日月外,帝乡烟雾中。人间足烦暑,欲去恋松风。

诗人张乔资料

题终南山白鹤观作者张乔

张乔(生卒年不详),池州(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张乔隐居九华山,池州人也。有高致,十年不窥园以苦学。诗句清雅..... 查看详情>>

张乔古诗词作品: 《寄南中友人》 《东湖赠僧子兰》 《青鸟泉·祗此沉仙翼》 《华山·青苍河一隅》 《题宣州开元寺》 《送人归江南·贫归无定程》 《河湟旧卒》 《落花诗·半是痴情半是狂》 《冬日招彭孟阳寻梅分赋》 《商山道中·春去计秋期

题终南山白鹤观·上彻炼丹峰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终南山白鹤观·上彻炼丹峰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萧斋·萧斋雨过净无尘》 - - 赵翼 - - 萧斋雨过净无尘,睡起凭栏晓色新。分得绿阴墙外柳,一家树作两家春。
  • 古诗《岳武穆祠·褒嘉手敕是谁言》 - - 弘历 - - 褒嘉手敕是谁言,何致终衔不白冤。战必骁腾惊北骑,地争尺寸守中原。持身忠总根于孝,抚士威还济以恩。生世漫悲才卅九,千秋英气两间存。
  • 古诗《咏方琮松阁听泉幅》 - - 弘历 - - 松籁泉音清听宜,虚堂挂壁亦多时。峰头空处题七字,恰合今来为补诗。
  • 古诗《么篇·谁待殷勤》 - - 佚名 - - 谁待殷勤。颇奈钱亲。钱聚如兄。钱散如奔。钱本无根。钱命元神。到底来养身波也那丧身。这钱呵兀的不送了多人。当日个宣帝为君。疏傅为臣。是汉朝大老元勋。赐千金为具归途赆。青门外供帐如云。曾云:到后来可是如何。正末唱:他到家乡都给散心无吝。这故事在两贤遗传。千古...
  • 古诗《杨孝子刲股诗》 - - 施闰章 - - 谁言一片肉,报得三年乳。谁言七日苏,寸心不终古。慈乌口流血,湿尽坟上土。黄泉母有知,双泪亦如雨。
  • 古诗《送医者王十七还乡》 - - 张吉 - - 东郊格斗已三年,虎啸狼嘷尚满川。素女遗编何处了,钱塘江月净娟娟。
  • 古诗《和长孙秘监七夕》 - - 任希古 - - 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
  • 古诗《挽彭玉麟联·元老作股肱》 - - 罗缙绅 - - 元老作股肱,独有奇勋冠世;精忠披肝胆,更胜此公是谁。
  • 古诗《滁阳驿小饮戏作》 - - 王世贞 - - 两三杯酒也成醉,四十五年真是翁。独对琅琊数峰坐,可将前号让欧公。
  • 古诗《戏赠脚婆·日满东窗照被堆》 - - 范成大 - - 日满东窗照被堆,宿汤犹自暖如煨。尺三汗脚君休笑,曾踏靴霜待漏来。
  • 古诗《月梅为石滩陈志子铭题》 - - 祁顺 - - 潇洒风情玉雪姿,一梢寒月浸山池。调羹信息传来近,看取青青结子时。
  • 古诗《游西湖·裴园亭榭水之滨》 - - 喻良能 - - 裴园亭榭水之滨,草树云烟满目横。尽日对山仍把酒,兹游绝胜若耶行。
  • 古诗《除夕舟至邕州饮诸叔弟》 - - 欧必元 - - 江城背水映斜阳,入夜千门列炬光。三月邮程催去岁,一年春色滞他乡。归心自隔师雄梦,下粤谁持陆贾装。柏酒倘辞今夕醉,尊前空负竹林狂。
  • 古诗《入缅取贼早发金沙江》 - - 郭登 - - 征帆如箭鼓声齐,舟渡金沙更向西。石栈夜添蛮雨滑,晓江晴压瘴云低。水边乌鬼迎人起,竹里青猿望客啼。又隔滇阳几千里,桐华榕叶晚凄凄。
  • 古诗《采杞·晨斋难得放翁俱》 - - 曹家达 - - 晨斋难得放翁俱,分我杯羹事岂诬。早是蔫红佩秋实,又搀新绿出皋芜。天精肯待春阳荟,地骨才经夜雨苏。自笑三年仍耐苦,分明寻到旧根株。
  • 古诗《戏李氏·华有佳梦惟闻说》 - - 张坚 - - 华有佳梦惟闻说,解佩江阜浪得声。 一夕东轩多少事,韩郎虚负空香名。
  • 古诗《希深洛中冬夕道话有怀善慧大士因探得江字韵》 - - 梅尧臣 - - 彼有上人者,妙谈心所降。 达空知不二,观行本无双。 久阻飘花席,因思响雪窗。 社中虽得远,方外自非庞。 梦幻凭他劫,风尘厌此邦。 终期亲道树,何必忆重江。
  • 古诗《春夜·寂寂春将暮》 - - 陆游 - - 寂寂春将暮,迢迢夜未央。 膏残灯焰短,杵急药麈香。 困思栖双睫,羸躯寄一床。 养慵新有味,初志悔轩昂。
  • 古诗《寒食江畔》 - - 白居易 - - 草香沙暖水云晴,风景令人忆帝京。还似往年春气味,不宜今日病心情。闻莺树下沉吟立,信马江头取次行。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
  • 古诗《樊上漫作》 - - 元结 - - 漫家郎亭下,复在樊水边。去郭五六里,扁舟到门前。 山竹绕茅舍,庭中有寒泉。西边双石峰,引望堪忘年。 四邻皆渔父,近渚多闲田。且欲学耕钓,于斯求老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