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裴夷直的诗 > 同乐天中秋夜洛河玩月原文及翻译赏析

同乐天中秋夜洛河玩月

朝代:唐代诗人:裴夷直时间:2017-05-04
清洛半秋悬璧月,彩船当夕泛银河。
苍龙颔底珠皆没,白帝心边镜乍磨。
海上几时霜雪积,人间此夜管弦多。
须知天地为炉意,尽取黄金铸作波。

诗人裴夷直资料

同乐天中秋夜洛河玩月作者裴夷直

裴夷直,唐诗人。字礼卿。吴(今苏州)人,郡望河东(今山西永济)。宪宗元和十年(815)登进士第,任右拾遗。大和八年(834),王质出任宣歙观察使,召夷直与刘蕡、赵晰等从事,皆一代名流。文宗时,入朝为左司、吏部两..... 查看详情>>

裴夷直古诗词作品: 《南诏朱藤杖·六节南藤色似朱》 《戏酬惟赏上人》 《送王缋·翠羽长将玉树期》 《晚望·日下夕阴长》 《寓言·秋树却逢暖》 《南诏朱藤杖》 《戏唐仁烈·自知年几偏应少》 《和邢郎中病中重阳强游乐游原》 《寄婺州李给事》 《酬卢郎中游寺见招不遇

同乐天中秋夜洛河玩月原文及翻译赏析

同乐天中秋夜洛河玩月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广陵杂咏·一榻残书兼旅思》 - - 吴山 - - 一榻残书兼旅思,半窗镫火与疏钟。静看六代江南志,坐尽维扬夜雨浓。
  • 古诗《晓晴登辉山绝顶》 - - 缪公恩 - - 凌空怪石竞嵯峨,举首青天近几多。足下白云乘不得,身无仙骨待如何。
  • 古诗《又乞百叶桃一种》 - - 郭之奇 - - 珍重当年禁苑春,助娇曾见倚栏人。玄都观里千千树,岂似风前叶叶新。
  • 古诗《题黄仲则两当轩集》 - - 吴希鄂 - - 坐看遗墨黯伤神,我亦衡湘泽畔人。一代才魂秦塞月,当年俊藻帝京尘。穷愁旷世无侪偶,歌哭千秋有比邻。欢息文章憎命语,君苗笔砚感陈陈。
  • 古诗《车驾还汴·孝感天心格》 - - 赵鼎 - - 孝感天心格,忧勤国步艰。贾生休赋鵩,贡禹欲弹冠。白发他乡客,清尊此夕欢。如闻京兆尹,拜表请回銮。
  • 古诗《题赵侯画沧江远岫图》 - - 周紫芝 - - 公子风流绝代无,名高当与大年俱。自从剪得吴江水,不爱滕王蛱蝶图。
  • 古诗《次韵林子中见寄》 - - 苏轼 - - 飘零洛社数遗民,诗酒当年困恶宾。元亮本无适俗韵,孝章要是有名人。蒜山小隐虽为客,江水西来亦带岷。卷却西湖千顷葑,笑看鱼尾更莘莘。
  • 古诗《玉楼春·浣肠昨夕刚抛泪》 - - 饶宗颐 - - 浣肠昨夕刚抛泪,化作鲛珠谁解意。平明雪虐又风颠,逆旅重尝寒况味。寄书鱼浪空千里。九陌缁尘遮未已。好春担阁镇愁人,惆怅断魂盈尺地。
  • 古诗《舟中夜雨·细雨江风晚》 - - 赵完璧 - - 细雨江风晚,萧条落小舟。一身千里外,百虑五更头。水绕还乡梦,云凝去国愁。沈沈不知晓,一雁叫寒洲。
  • 古诗《题棘石图·烈风号中林》 - - 王翰 - - 烈风号中林,极目尽荆棘。离离寒月秋,莽莽古原夕。冥鸿振高翮,鹪鹩翳深迹。奈此贞固姿,苍茫更秋色。
  • 古诗《句·青鸟几传王母信》 - - 南郑殿丞 - - 青鸟几传王母信,白鹅曾换右军书。
  • 古诗《精卫诗·西山有鸟》 - - 吕本中 - - 西山有鸟,其状如乌。名曰精卫,其名自呼。精卫堙海,不堙不止。问谁之报,云帝之子。帝子女娃,往游不还。精卫求之,不敢有安。海流不改,汝堙不迁。嗟哉精卫,志则可怜。我昔读书,惟圣之求。竭力从之,以春及秋。老人宴居,审吾之学。惟时友朋,日就雕琢。圣言甚微,吾意则近。近以识微,退或有进...
  • 古诗《惜黄花·昨朝酒醉》 - - 王哲 - - 昨朝酒醉,被人缚肘。桥儿上扑到一场漏逗。任叫没人扶,妻儿总不救。猛省也我咱自咒。儿也空垂柳。女空花秀。我家妻假作一枝花狗。我谨切堤防,恐怕著一口。这王三难为闲走。
  • 古诗《春夜温故六言》 - - 刘克庄 - - 鼎镬烹东都党,烟瘴磨元祐人。但看纸上陈迹,始知陛下至仁。
  • 古诗《碧桃·赤兰》 - - 乾隆 - - 世间何事不浮云,桃白兰红且任纷。欲识兰桃真面目,华严香海彻闻熏。
  • 古诗《赠琴士邵邦杰》 - - 蔡元定 - - 五寸管能窥造化,七弦琴解写人心。平生不作麒麟梦,且听高山流水音。
  • 古诗《玄武湖绝句》 - - 李洸 - - 玄武湖边花万枝,石头城外柳丝丝。何人解唱柘枝曲,日暮荒堤棹去迟。
  • 古诗《书怀·少从白衫游》 - - 赵元 - - 少从白衫游,气与山峥嵘。一念堕文字,肠腹期拄撑。多机天所灾,室暗灯不荧。拈书枕头睡,鼻息春雷鸣。泰山与鸿毛,何者为重轻。蹄泓与渤澥,谁能较亏盈。如能平其心,一切当自平。...
  • 古诗《贺圣朝·牡丹盛拆春将暮》 - - 杜安世 - - 牡丹盛拆春将暮。群芳羞妒。几时流落在人间,半间仙露。 馨香艳冶,吟看醉赏,叹谁能留住。莫辞持烛夜深深,怨等闲风雨。   
  • 古诗《立春前有雪·春前一寸雪》 - - 姜特立 - - 春前一寸雪,春后一犁金。 万里烟瘴息,九农和气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