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黄庚的诗 > 晚窗即事·一枕纱窗下原文及翻译赏析

晚窗即事·一枕纱窗下

朝代:宋代诗人:黄庚时间:2018-03-15
一枕纱窗下,池塘草梦残。
炷云金鸭暖,滴露玉蜍寒。
晋帖从头写,唐诗著眼看。
晚来吟思倦,和月凭阑干。

诗人黄庚资料

晚窗即事·一枕纱窗下作者黄庚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为诗文。以游幕和教馆为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 查看详情>>

黄庚古诗词作品: 《赠皎上人·破衲和云著》 《春阴·点滴檐声湿径云》 《西湖行春·画船无复沸笙歌》 《即席和卫山斋韵并呈顾渊白路教》 《漫述·眼前万事等一梦》 《赠王琴所·一曲丝桐余古意》 《送别胡汲古》 《画笋·锦箨斑斑带露痕》 《江村即事·江村暝色渐凄迷》 《夜坐次林海山韵

晚窗即事·一枕纱窗下原文及翻译赏析

晚窗即事·一枕纱窗下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发滁州度关山岭》 - - 毛奇龄 - - 下蔡趋程缓,南滁就道閒。宵灯停馆舍,晓月度关山。林里回车旆,沙头听马镮。依人方未达,岁暮敢言还。
  • 古诗《别岁·暮闻岁将别》 - - 李东阳 - - 暮闻岁将别,去矣不复迟。呼酒持饯之,可饯不可追。岁来莽何从,岁去茫无涯。但恐慷慨颜,不如年少时。谁谓岁去留,不与我瘠肥。聊同騃竖喜,勿学痴翁悲。岁去固莫留,岁至亦莫辞。回看故吾在,努力幸未衰。...
  • 古诗《雨中答友人·春城雨脚密复疏》 - - 胡奎 - - 春城雨脚密复疏,把钓欲访东溪渔。白酒尚能谋一醉,青泥政恐污长裾。鹊鸣花坞来诗卷,蜗上苔阶学篆书。宝鸭沈烟消永日,此怀端合为君摅。
  • 古诗《西江月·戊申元日》 - - 章士钊 - - 六十年前今日,东朝父子双危。不才犹下海西帷。南望武昌云起。甲子周期已满,春秋笔法难持。谁嫌不足少年时。老去粗谙易理。
  • 古诗《杨柳·下见长条见短枝》 - - 柳如是 - - 下见长条见短枝,止缘幽恨减芳时。年来几度丝千尺,引得丝长易别离。
  • 古诗《喜谢伯子司农入山》 - - 释函是 - - 历落交游三十年,秋风相见海潮边。频经祸乱君能老,暂阅穷愁诗亦传。黄土终归当世士,绿萝深绕几生缘。萧萧古木寒山静,胜事空知晚更怜。
  • 古诗《画梅·风引上春香》 - - 陈淳 - - 风引上春香,雪弄南枝色。为有惜花心,楼中莫吹笛。
  • 古诗《分韵得江南二字送贞伯》 - - 吴宽 - - 渺渺绿波芳草,此时送别何堪。潮到浔阳向上,人归钟阜之南。
  • 古诗《丑奴儿·寿词》 - - 姚述尧 - - 晓来佳气穿帘幕,郁郁葱葱。宝鸭烟浓。戏彩庭前玉树丛。肌肤绰约真仙子,王母宫中。欢会曾同。笑问蟠桃几度红。
  • 古诗《过彭蠡湖·牛背饥乌立》 - - 黄淳耀 - - 牛背饥乌立,槎头戏鱮跳。投竿惊欲乱,丸饮啄还骄。白处拳饥鹭,青边掣怒雕。无心成搏击,偷眼避风飙。
  • 古诗《凭栏人·朱朱白白的杏花春雨》 - - 添雪斋 - - 破骨丹砂千万枝。风舞翛然生梦骥,迷途不可窥。镜中身谁与期?
  • 古诗《晚云·黕黕日脚云》 - - 梅尧臣 - - 黕黕日脚云,断续如破滩。忽舒金翠尾,始识秦女鸾。又改为连牛,缀燧怀齐单。伺黑密不嚣,额额城未剜。风吹了无物,犹立船头看。
  • 古诗《田舍杂兴怀长兄》 - - 廖行之 - - 少休廛市喧嚣耳,来听田农应和歌。畟畟耕畴皆帝力,欣欣时物自天和。山云亭午半未敛,溪雨黄昏清更多。但得长年饱禾稻,也胜官里厌风波。
  • 古诗《东关寺听张使君鼓琴》 - - 周宣 - - 爱子琴声好,开囊日未西。暗泉悬夕溜,娇鸟媚春啼。细竹依阶净,香云压户低。禅心方入定,月色印前溪。
  • 古诗《墨牡丹·舞衣连夜惜残春》 - - 陈廷敬 - - 舞衣连夜惜残春,只染天香肯染尘。唤醒玉奴慵不起,紫金盏酒未沾唇。
  • 古诗《宁国庄太守》 - - 毛奇龄 - - 千里分符领上游,彤幨皂盖古诸侯。共推庄蹻安南服,争似元晖在北楼。行县雨随宛水暮,搴帷花发敬亭秋。朝来綵凤亭边集,认作鸾书下帝州。
  • 古诗《寂默通真说因戒而定云是小乘渐法然至则成大其致一也赵少师叔平览之有疑见问以此答》 - - 张方平 - - 即定非存出入间,照而常寂所居安。将心起用知逾远,有眼无光见亦难。向上本来惟一路,初机聊为立三关。莫于此地分延促,弹指时中海水乾。
  • 古诗《墨梅·南枝昨夜雪初乾》 - - 张嵲 - - 南枝昨夜雪初乾,瘦质临风乱蘂繁。 忆向溪桥曾驻马,却疑浑是雾中看。
  • 古诗《春雨呈袁起岩》 - - 杨万里 - - 昨日晴暄尽十分,无端寒湿复今晨。 苍颜华发差挑老,急雨颠风屏当春。 只有观书堪遣日,从来病眼不如人。 诗名满世真何用,更赚先生愿卜邻。
  • 古诗《送铜泽王归城》 - - 李端 - - 昔闻公族出,其从亦高车。为善唯求乐,分贫必及疏。 身承汉枝叶,手习鲁诗书。尚说无功德,三年在石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