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李经垓的诗 > 望支硎山·大士圆通路原文及翻译赏析

望支硎山·大士圆通路

朝代:清代诗人:李经垓时间:2023-04-07
大士圆通路,岩廊一望间。
浅深环法水,高下尽灵山。
孤塔白能立,群松翠可攀。
支公何处是,日暮采烟还。

诗人李经垓资料

望支硎山·大士圆通路作者李经垓

李经垓,清直隶任丘人,字性孚,一作性符,号䂐庵。诸生。幼袭叔父荫补国子监博士,以母疾不仕。行高学博,书画皆工。有《东园集》。..... 查看详情>>

李经垓古诗词作品: 《惜花·昨朝花正好》 《留别陈子言》 《金陵杂咏·连城笳吹拥旌旗》 《文选楼·梁祚几何时》 《旅夜闻笛·乡梦难成付酒杯》 《惜花·昨朝花正好》 《惜花·落花飞满衣》 《惜花·喜雨催花开》 《望支硎山·大士圆通路》 《文选楼·梁祚几何时

望支硎山·大士圆通路原文及翻译赏析

望支硎山·大士圆通路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在京王大臣复报京师得雨诗以志慰》 - - 弘历 - - 亦是初三雨,均沾二寸深。才嫌风日燥,即沐泽膏斟。咨尔勿相颂,惟予益励钦。燕南连赵北,不日可闻音。
  • 古诗《尾声·转溪桥》 - - 杨柔胜 - - 转溪桥。临山岛。解衣沽酒共论文。同向名园夺锦袍。
  • 古诗《竹枝歌·城南城北雪不消》 - - 宋褧 - - 城南城北雪不消,城门道东无柳条。我侬相别无可赠,学取楚语作歌谣。
  • 古诗《青青水中蒲·青青水中蒲》 - - 周巽 - - 青青水中蒲,新叶净如拭。元是宝剑精,森然此留迹。
  • 古诗《呈鹿太公一百韵》 - - 魏学洢 - - 赴难趋燕市,潜身向范阳。日斜怀剧孟,风古遘羲皇。跂德投村坞,涓心拜草堂。道颜函浑噩,高谊薄穹苍。谅直衷无滓,端凝动有坊。格言森矩矱,朴性爱农桑。俊杰尊冰鉴,乡氓敬彦方。典刑黄发备,硕望白眉良。晔煜精神湛,绵延福祉昌。使君当日政,吴国到今扬。封事传金匮,遗碑匹汜乡。乌衣矜世...
  • 古诗《竹西春游曲·斗鸡台畔草痕青》 - - 吴绮 - - 斗鸡台畔草痕青,结束新妆肯暂停。可惜隋宫清夜曲,至今留与健儿听。
  • 古诗《郡斋戏句·升白米能供酒》 - - 晁说之 - - 㪷升白米能供酒,暝目红裙难听歌。为谢黄州王内翰,莫言官职也蹉跎。
  • 古诗《城南闾将军宅同万民望屠国望访杨维仁分韵》 - - 张时彻 - - 江苑莓苔夕,春风玉漏长。异乡今日会,明月故人觞。甸树围山郭,溪云带草堂。来朝与君别,两地莫相忘。
  • 古诗《丁夜迟所知叔皮至月鹿失期》 - - 黄省曾 - - 青渠导灵沼,藻景带华林。荷芰擎新盖,筼筜贮绿阴。径荒稀过屐,石蔓想鸣琴。月亦怜良会,更深云不侵。
  • 古诗《金陵池上·府园秋后一池荷》 - - 苏泂 - - 府园秋后一池荷,绿盖纵横百柄多。折尽再生钱样叶,却疑天气复清和。
  • 古诗《杂诗·事夫移所天》 - - 黄淮 - - 事夫移所天,结发愿终老。朝花未改容,零落同秋草。涕泗沾衣巾,沈思惄如捣。妾有明月珠,朝夕置怀抱。虑恐生埃尘,拂拭常自保。安得悬君轩,照君即远道。
  • 古诗《题融州城楼·除却谯楼环廨舍》 - - 陈藻 - - 除却谯楼环廨舍,萧条市井客怀悲。高高下下山无数,浅浅深深江有时。大布红裙猺女著,半规白扇野人持。城中昨夜亡羊豕,闻得谁家虎入篱。
  • 古诗《岳峰悼亡·岳阡初甃罢》 - - 王夫之 - - 岳阡初甃罢,君此拜姑嫜。地下容能聚,人间别已长。蝶飞三月雨,枫落一林霜。他日还凄绝,余魂半渺茫。
  • 古诗《番社杂咏·绝岛中华古未通》 - - 黄叔璥 - - 绝岛中华古未通,生来惟斗此身雄。独馀一面狰狞外,人鸟楼台刺自工。
  • 古诗《适婺·浮俗区区走利名》 - - 彭汝砺 - - 浮俗区区走利名,吾儒何事亦劳生。昔骑马作衢江计,今买舟为婺女行。南北东西无定日,艰难险阻亦常情。日多好景谁同咏,樽有清醪且自倾。
  • 古诗《乙巳五月·雨过孤峰濯翠鬟》 - - 许景衡 - - 雨过孤峰濯翠鬟,亭亭倒影夕阳间。夷犹待看湖中月,可奈城门欲上关。
  • 古诗《十二月立春》 - - 胡安国 - - 未临除夕气先交,玉嶂朝来见日消。冰自解围回木色,花能传信满梅梢。人家剪彩应书字,天仗迎春尽广郊。北望寒云魂梦断,任从飞去莫相招。
  • 古诗《再叠前韵·飒飒西风起暮鸦》 - - 曹家达 - - 飒飒西风起暮鸦,山桥过客乍停车。野芳憔悴泥沾絮,老木杈枒根著花。垂敝衣裘贫士感,不分空色梵王家。惠连赋后无才士,未数飞卿手八叉。
  • 古诗《宫词·煌煌玉烛四时平》 - - 王仲修 - - 煌煌玉烛四时平,顺气熏蒸万物成。谩说蓬莱宫裹橘,宣和殿下荔枝生。
  • 古诗《 再和颠字韵时方议开边》 - - 魏了翁 - - 鼎象亨调戒在颠,或捐常馔美时鲜。 鸷形不匿麏投麓,剑影虚张蛟绕船。 壮观要还全盛日,图回须似中兴年。 掩关雷雹惊春梦,忧国丹心只自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