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葛胜仲的诗 > 五绝句·荣槁如环浪自循原文及翻译赏析

五绝句·荣槁如环浪自循

朝代:宋代诗人:葛胜仲时间:2019-09-03
荣槁如环浪自循,一筇双屐伴行春。
溪翁野老来争席,不识蓬山第一人。

诗人葛胜仲资料

五绝句·荣槁如环浪自循作者葛胜仲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郡(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 查看详情>>

葛胜仲古诗词作品: 《迩日诗卷承若拙编为小集见示且有诗因次韵》 《寄顾渚茶·健步苍头捷若神》 《江城子·飞身疑到广寒宫》 《泮水·半璧清波势自然》 《次韵刘无言山中五绝句敢请诸僚和之》 《夜作小诗·从我登山未觉疏》 《临江仙·雪壁歌词题尚湿》 《伯氏丧归有日遣立方祭奠》 《醉花阴·次韵印师》 《江神子/江城子·初至休宁冬夜作

五绝句·荣槁如环浪自循原文及翻译赏析

五绝句·荣槁如环浪自循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丁酉中元前二日景山莲花峰与诸诗友小聚》 - - 李达 - - 携壶城外逐诗翁,一笑苍颜借酒红。只有秋花犹未醉,松杉林外木芙蓉。
  • 古诗《别荼蘼花·十年避迹白云间》 - - 姚倚云 - - 十年避迹白云间,晓色初开雪后山。此别正逢春到眼,落花一径是谁看。
  • 古诗《题王振鹏鱼藻图》 - - 弘历 - - 古泮无鱼有藻耳,孤云小卷趣堪论。设如抛向池中去,拾起定知空纸存。
  • 古诗《新墟戏台联·市内客官们》 - - 蒲九节 - - 市内客官们,也要关切些艰难时局;眼前尺寸地,不知淘汰了多少英雄。
  • 古诗《寄四明山子·高栖只在千峰里》 - - 施肩吾 - - 高栖只在千峰里,尘世望君那得知。长忆去年风雨夜,向君窗下听猿时。
  • 古诗《题画·黛色连修林》 - - 明中 - - 黛色连修林,春晓破烟霭。时从湖上看,偶与幽意会。白云何娟娟,奇姿不可绘。遐思辋川人,展卷坐相对。观妙各有得,喧寂两无碍。聊以物外心,参之画三昧。
  • 古诗《春日·彩毫漆点新蝉翼》 - - 张宪 - - 彩毫漆点新蝉翼,奚墨云磨旧马肝。月落小窗琼佩冷,梦回孤枕玉钗寒。荼蘼架雪香生宴,么凤笼烟醉倚阑。笑我一春长闭户,柳花填巷卧袁安。
  • 古诗《夏山欲雨·叆叇连山山霭昏》 - - 乾隆 - - 叆叇连山山霭昏,泠风一谷树头喧。此时点笔翻嫌拙,佳句何当让许浑。
  • 古诗《鳄洲阻风·牛饥仆冷不能嗔》 - - 陈献章 - - 牛饥仆冷不能嗔,短曲长歌互有神。今日谁家能走马,泥深还挂一壶春。
  • 古诗《戏跋朱元晦楚辞解》 - - 杨万里 - - 注易笺诗解鲁论,一帆径度浴沂天。无端又被湘累唤,去看西川竞渡船。
  • 古诗《雨霖铃·题外侄女屠瑶芳像》 - - 陈洁 - - 凌波纤影,向瑶墀畔,飞渡巫岭。娉婷格韵如许,更难逗处,兰心耿耿。蕙质从教染翰,尽骚坛标挺。痛袅袅,倩盻嫣然,晓露盈盈云外冷。人生年少无多景,最那堪空对芳颜哽。半轮皎月斜照,梅花下倍添寂静。此意千秋,都付丹青点缀成靓。真个是万叠愁肠,尽托苍烟冥。...
  • 古诗《遣兴·晒麦有馀粒》 - - 黄超然 - - 晒麦有馀粒,双鸠下庭际。知我无杀心,相忘两无碍。风暝物意乐,云薄花影晦。试知春色深,粗觉静可爱。纷纷门外客,经过不相诣。不邀亦不却,有酒当共醉。
  • 古诗《题南康马教授匡山书屋》 - - 金幼孜 - - 匡山渺何许,结屋在云边。泉响通书幌,岚光照简编。涧猿听夜诵,林鹤伴朝弦。奋步追高躅,明当继昔贤。
  • 古诗《宫词·白玉阶前菊蕊香》 - - 和凝 - - 白玉阶前菊蕊香,金杯仙酝赏重阳。层台云集梨园乐,献寿声声祝万康。
  • 古诗《闻康给事禁中寓直因寄》 - - 陈肃 - - 重惭长乐注,曲馆建章通。户裛金仙露,窗含玉女风。浓香千绪茧,华烛五文虹。顾此清宵兴,遥怜谁与同?
  • 古诗《寄赠吟梅·同心并蒂托吟毫》 - - 沈梧 - - 同心并蒂托吟毫,辜负弦调夜月高。千古灵均一知己,何当痛饮读离骚。
  • 古诗《临江仙·住世都无菩萨行》 - - 辛弃疾 - - 住世都无菩萨行,仙家风骨精神。寿如山岳福如云。金花汤沐诰,竹马绮罗群。 更愿升平添喜事,大家祷祝殷勤。明年此地庆佳辰。一杯千岁酒,重拜太夫人。
  • 古诗《遗老斋·老人身世两相遗》 - - 苏辙 - - 老人身世两相遗,绿竹青松自蔽亏。 已喜形骸今我有,枉将名字与人知。 往还但许邻家父,问讯才通说法师。 燕坐萧然便终日,客来不识我为谁。
  • 古诗《二绝·蕙亩兰开梅吐枝》 - - 赵蕃 - - 蕙亩兰开梅吐枝,近来凡有几篇诗。 已令经纪江头竹,早晚为君修短篱。
  • 古诗《夜闻邻家治稻》 - - 陆游 - - 二顷春芜废不耕,半生名宦竟何成? 归来每羡农家乐,月下风传打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