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乾隆的诗 > 屋漏戏咏·积雨屋还漏原文及翻译赏析

屋漏戏咏·积雨屋还漏

朝代:清代诗人:乾隆时间:2023-04-06
积雨屋还漏,干云座暂移。
宁非攸除地,未免偶然时。
毁瓦莫须有,卑宫讵所知。
思量蓬荜下,咨怨固其宜。

诗人乾隆资料

屋漏戏咏·积雨屋还漏作者乾隆

乾隆是清代高宗年号,前后六十年,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6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出生,于1799年2月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雍正皇帝第四个儿子,母亲孝圣宪皇后钮..... 查看详情>>

乾隆古诗词作品: 《惠山园·墨妙轩》 《舟过万寿寺·露虫声里岸旋移》 《题纳翠楼·楼名纳翠岂虚言》 《丰泽园演耕·岁举何须习》 《景明楼赏荷·层构巍临内外湖》 《祈谷斋居·微霰虽飘望密零》 《赐直》 《文徵明松阴听瀑图》 《是日宴间复成六韵》 《玉冠峰·一峰高下叠

屋漏戏咏·积雨屋还漏原文及翻译赏析

屋漏戏咏·积雨屋还漏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出京口号寄程周量》 - - 梁佩兰 - - 珂马丁当入禁庐,出京人驾小牛车。不因痛哭空陈策,那得穷愁更著书。
  • 古诗《双笋歌送李回兼呈刘四》 - - 李颀 - - 并抽新笋色渐绿,迥出空林双碧玉。春风解箨雨润根,一枝半叶清露痕。为君当面拂云日,孤生四远何足论。再三抱此怅为别,嵩洛故人与之说。
  • 古诗《满江红·十余年前曾尝哈密瓜补赋》 - - 金问泗 - - 蝇遣狐藏,看个个龙游虎蟠。吮琼液仙桃欠嫩,金醴嫌酸。不靠飞尘驰骏马,无烦镕蜡荐春盘。有云车携致昨田中,今席间。并刀剖,成半圆。葛巾覆,垂四边。俨升平气象,座上多欢。玑琲朝来盈辇道,碧城宵去倚阑干。乍残山剩水念青门,徒怆然。...
  • 古诗《风蝶令·白海棠》 - - 汪精卫 - - 柔蒂和烟亸,幽花带雪融。欲开还敛閟芳容,得似蝤蛴微俛意惺忪。格澹光弥艳,神清态转秾。珠帘不约晚来风。吹起一庭香月照玲珑。
  • 古诗《送王生还里·华池避俗屯萤火》 - - 李梦阳 - - 华池避俗屯萤火,往日谈经近鹿场。万里飘零余作客,诸生亲炙尔升堂。昨来见面生春色,岁暮还家带雪霜。怀土力微难并进,强吟临路独凄凉。
  • 古诗《归鲖城拜祖父墓》 - - 潘乐乐 - - 一冢深眠麦地黄,无声弃我任他乡。燕归椽坏栖何处,梦里乘肩红薯糖。
  • 古诗《己亥杂诗·车中三观夕惕若》 - - 龚自珍 - - 车中三观夕惕若,七岁灵文电熠若。忏摩重起耳提若,三普贯珠累累若。
  • 古诗《江湖胜览·江湖万里船》 - - 庄昶 - - 江湖万里船,天地双老脚。笑我不出门,一个天峰阁。
  • 古诗《芍药·东风自此去》 - - 王泰际 - - 东风自此去,绰约逞馀芳。端的谁为婿,迟回似避王。将离名可惜,相谑句犹香。无复青春眼,看来也欲狂。
  • 古诗《读双江倡和集作》 - - 陈维崧 - - 君昔射虎蕲黄州,虎腥乱溅青貂裘。年来不作卞庄子,惯逐我曹为雅游。长安十子最籍籍,格律妥帖推商丘。双江一编歘駴幻,奇而不诡苍然幽。孟韩相值亦退舍,万牛觳觫回其辀。乃识使笔若使弩,猛气一撇谁能留。朝士昨闻槎使到,竞询蒟酱和安榴。那知萧然百无剩,只有吟卷追曹刘。郁孤台下联...
  • 古诗《春夏之交返往吴中十馀日归舟连遇逆风口占》 - - 查慎行 - - 经年心迹閟林邱,偶作东吴十日游。春水迢迢萦浦溆,晓星落落数朋俦。黄鱼好劝加餐住,红药如邀买笑留。不管石尤风力横,一篙容易转船头。
  • 古诗《和张仆射塞下曲》 - - 卢纶 - -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 古诗《予迟暮归里徐二咸清命其女昭华师予饮予传是斋酒半请试予喜其画蝶即以命题》 - - 毛奇龄 - - 滕王有遗谱,描之深闺中。羞煞东园蝶,翾翾满绿丛。
  • 古诗《捣药禽·大药何年窃得灵》 - - 释居简 - - 大药何年窃得灵,广寒去伴月长生。至今弱羽沾馀沥,犹作当时杵臼声。
  • 古诗《古巷·野禽相对伴羁栖》 - - 彭孙贻 - - 野禽相对伴羁栖,日日壶樽劝客提。古巷无人似山径,何须郊外听黄鹂。
  • 古诗《壬子偶题·黄尘投老倦匆匆》 - - 王安石 - - 黄尘投老倦匆匆,故绕盆池种水红。落日欹眠何所忆,江湖秋梦橹声中。
  • 古诗《题武义赵提干林亭》 - - 翁卷 - - 武陵诸腾状,如列在檐前。一郭楼台日,数村桑柘烟。鸟啼春满谷,秧绿水平田。中有渔樵影,吾诗咏不全。
  • 古诗《捣帛石·婺女织玄绡》 - - 李廌 - - 婺女织玄绡,欲作六铢衣。 空山捣寒月,传声彻云闺。 可笑绮縠女,不识砧与机。
  • 古诗《即事·敕过鸾台凤阁来》 - - 陆游 - - 敕过鸾台凤阁来,清晨初拆驿书开。 绣箱香案迎门拜,身著朝衫止此回。
  • 古诗《送蒋侍御入秦》 - - 刘长卿 - - 朝见及芳菲,恩荣出紫微。晚光临仗奏,春色共西归。 楚客移家老,秦人访旧稀。因君乡里去,为扫故园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