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孟郊的诗 > 闲怨·妾恨比斑竹原文及翻译赏析

闲怨·妾恨比斑竹

朝代:唐代诗人:孟郊时间:2023-04-05
妾恨比斑竹,下盘烦冤根。
有笋未出土,中已含泪痕。

诗人孟郊资料

闲怨·妾恨比斑竹作者孟郊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唐代著名诗人。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5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齐名郊寒岛瘦。..... 查看详情>>

孟郊古诗词作品: 《喷玉布·去尘咫尺步》 《吊元鲁山·黄犊不知孝》 《新卜清罗幽居恭奉献陆大夫》 《汝州陆中丞席喜张从事至同赋十韵》 《邀人赏蔷薇·蜀色庶可比》 《古意赠梁肃补阙》 《病起言怀》 《长安道·胡风激秦树》 《观种树·种树皆待春》 《嵩少·沙弥舞袈裟

闲怨·妾恨比斑竹原文及翻译赏析

闲怨·妾恨比斑竹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移树·怕教春气觉》 - - 谭元春 - - 怕教春气觉,入眼两株时。带土锄珍重,登舟棹陆离。阁虚馀地待,窗想暮年吹。不少花兼柳,才当逊此奇。
  • 古诗《途中偶成·千尺石屏雄》 - - 吴芾 - - 千尺石屏雄,屏边列数峰。巍然不可犯,真是镇疆封。
  • 古诗《补窗·峭寒连日逼疏棂》 - - 金锷 - - 峭寒连日逼疏棂,补出层层衬画屏。望去诗书都雪亮,坐来帏帐讶风停。冻蝇从此钻难破,宝鸭能教爇倍馨。傥得处宗难解语,未妨竟夕隔窗听。
  • 古诗《百四从妹挽词》 - - 楼钥 - - 孝养全终始,真成乳阿姑。衾裯几年共,甘毳四时须。众子俱传业,诸孙足自娱。吾家女兄弟,似此亦几无。
  • 古诗《接待·饭箩无底乾坤窄》 - - 释如净 - - 饭箩无底乾坤窄,舀出炎炎热铁丸。烂断饥肠重瞥地,佛魔无处辨来端。
  • 古诗《题王元章画梅花》 - - 熊梦祥 - -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 古诗《汤阴谒岳忠武祠》 - - 洪亮吉 - - 埋骨西湖恨已多,小朝廷久厌兵戈。此方立庙非无意,尚为君王障两河。
  • 古诗《登新楼·一上新楼百摺梯》 - - 周伦 - - 一上新楼百摺梯,捲帘苍翠玉峰齐。天光照落书边幌,海气潮生槛下溪。荏苒烟霞通宇宙,逶迤城郭见东西。千年身世青霄际,何必桃源访路迷。
  • 古诗《多稼亭宴客·归来不省醉还醒》 - - 杨万里 - - 归来不省醉还醒,只怪谯门打一更。秉烛径穿梅下过,此身真在雪中行。
  • 古诗《抚宁·辇路平铺孤屿东》 - - 玄烨 - - 辇路平铺孤屿东,日华升处海云红。忽听百舌春啼巧,尽在苍条古木中。
  • 古诗《句·丑却天下美人面》 - - 丘浚 - - 丑却天下美人面,正得世间君子心。
  • 古诗《哭沈虹台太史》 - - 于慎行 - - 故人忽云没,闻报涕汍澜。今日吴江冷,当时易水寒。青编门下受,丹旐路旁看。夜雨玄猿啸,浮生梦已阑。
  • 古诗《饮濡须守子衡君宅》 - - 李孝光 - - 客子东来向西楚,河流兀兀舞轻舠。雪消巢县青山出,雨后焦湖春水高。赖有使君持玉节,未须故旧问绨袍。眼中贺监文章伯,又使时人见凤毛。
  • 古诗《蝶恋花·江岸萦回千百里》 - - 汪东 - - 江岸萦回千百里。恒雨恒旸,旱涝还相异。闻道洪都波浸市。此间犹著车翻水。隐隐长雷中夜起。雨趁风狂,不尽飞腾势。但祝盈沟田畯喜。一身那作新凉计。
  • 古诗《征妇别·征妇临行晓妆薄》 - - 郭钰 - - 征妇临行晓妆薄,上堂辞姑双泪落。含情欲诉哭声长,一段凄凉动林壑。从夫不辞行路羞,妇去谁为养姑谋。妇人在军古所忌,今者召募如追囚。十年妇姑共甘苦,一室倒悬空四顾。小郎早没更无人,却把晨昏托邻妇。情知送儿是埋儿,姑年老大莫苦悲。万一军中废机杼,减米换衣当寄归。小旂叫呼催...
  • 古诗《初秋·九夏困烦冤》 - - 胡宿 - - 九夏困烦冤,逢秋似得仙。短床便月下,长簟怯风前。露气清群木,云棱澹一天。西江无限水,长啸忆楼船。
  • 古诗《春日游悯忠寺》 - - 夏孙桐 - - 市居厌轮鞅,精蓝事幽讨。埋街十丈尘,入门净如埽。森森松桧间,小桃恣娟好。无言人两三,斜阳断碑倒。泠然闻梵呗,始觉天地浩。浮生朝菌耳,阅世东风老。唐兴复宋替,一例同春草。何怪伤心人,年年被花恼。...
  • 古诗《试墨·柯山叶茂实》 - - 王迈 - - 柯山叶茂实,胶法颇精坚。 潘李今何处,斯人得正传。
  • 古诗《鸟散馀花落》 - - 孔温业 - - 美景春堪赏,芳园白日斜。共看飞好鸟,复见落馀花。   来往惊翻电,经过想散霞。雨馀飘处处,风送满家家。   求友声初去,离枝色可嗟。从兹时节换,谁为惜年华。
  • 古诗《晓立·灵台清晓玉无瑕》 - - 吴与弼 - - 灵台清晓玉无瑕,独立东风玩物华。 春气夜来深几许,小桃又放两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