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无名氏的诗 > 小桃源·绰约去朝真原文及翻译赏析

小桃源·绰约去朝真

朝代:唐代诗人:无名氏时间:2023-04-06
绰约去朝真,仙源万木春。
要知窃桃客,定是会稽人。

诗人无名氏资料

小桃源·绰约去朝真作者无名氏

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 查看详情>>

无名氏古诗词作品: 《吴王射狙》 《初过汉江》 《忆秦娥·瑶台月》 《满江红·雪共梅花》 《子夜四时歌·夏歌》 《引声歌·天地之道》 《蓦山溪·青春三月》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 《企喻歌·男儿可怜虫》 《南岳夫人授太上宫中歌

小桃源·绰约去朝真原文及翻译赏析

小桃源·绰约去朝真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冬日途中·征鞍催发晓先鸡》 - - 林椿 - - 征鞍催发晓先鸡,红叶铺霜拥野蹊。原上无风残烧断,峰前欲雪冻云低。畏途独怪行人少,候馆频闻困马嘶。回首苍苍烟水暮,依然似出武陵溪。
  • 古诗《南吉哉挽·世运常趋下》 - - 闵遇洙 - - 世运常趋下,人才渐觉微。名门得吾子,王国已光辉。气臭闻兰馥,文章睹凤威。并时生有幸,投分愿无违。
  • 古诗《题枯木竹石画扇》 - - 唐文凤 - - 何年泛星槎,手拾支机石。尚带银汉波,凉沁秋云湿。脉脉织女愁,付与湘娥泣。至今明月中,照影留遗迹。重华不可招,彷佛疑山碧。
  • 古诗《题画·天地一驴子》 - - 庄昶 - - 天地一驴子,溪山坐晚烟。古谁先有意,画我过前川。
  • 古诗《月晕·丹霞组锦幕》 - - 郭之奇 - - 丹霞组锦幕,金魄累瑶官。景合诸星拱,灵生两曜通。重轮初引象,太极始辉空。圆明欣相覆,身依末照中。
  • 古诗《挽张南轩先生》 - - 彭龟年 - - 妖氛动寥廓,白日漫沙尘。忠义不可没,扶携悯如邠。人情易勇怯,鼓舞吾当伸。忽忘天地雠,却见玉帛邻。沦胥五十年,锐气日以堙。皇皇忠献家,正议摩秋旻。只手提三纲,一缕挽万钧。狂敌不足灭,颓俗何由仁。千载诸葛公,相望吾沾巾。...
  • 古诗《题鹦鹉鸲鹆各一幅寄张致和》 - - 韩雍 - - 巧语从来众不堪,参军门下被伤残。山林不用人调舌,终日諵諵却自安。
  • 古诗《游石莲洞·洞是何年辟》 - - 邹元标 - - 洞是何年辟,寻幽我乍来。拨云餐石髓,朵朵莲花开。
  • 古诗《回朝次韵·日华初转万年枝》 - - 释宗泐 - - 日华初转万年枝,西武楼前赐坐时。独荷圣情亲有问,敢言吾道合无为。宝炉袅袅天香细,紫阁沈沈昼漏迟。归路钟山才咫尺,晚凉松下赋新诗。
  • 古诗《送翟御史佥山北宪》 - - 吴当 - - 北京开臬府,持节肃群工。宠甚郎官幕,威仍御史骢。承恩方踖踖,辞阙去匆匆。紫气榆关外,朱轓瀚海东。霜寒翻鸷鸟,云影送冥鸿。观省穷辽水,从容问国风。宸衷推恻隐,庙议动昭融。已觉皇威布,常令主泽通。边烽无野战,物色屡年丰。善政应除弊,贞心独秉忠。祀朝依碣石,宾日候王宫。处处讴歌...
  • 古诗《句·客来切勿令观此》 - - 朱翌 - - 客来切勿令观此,薏苡犹能困伏波。
  • 古诗《自井陉僦寓获鹿》 - - 江韵梅 - - 十年前踏晓霜寒,华首相将席未安。久阅世情尝冷暖,本来治理尚和宽。琴弹流水知音少,曲谱阳春属和难。行矣堕甑莫回顾,鹿泉权作鹿门看。
  • 古诗《哭徐编修师·明明非梦》 - - 姚燮 - - 明明非梦,我还入门。白日满地,视之皆昏。
  • 古诗《书云后三日游致道观》 - - 释居简 - - 九日同游柱史家,野英羞涩未成花。重来又是书云后,刚德才抽四日芽。
  • 古诗《春柳词·御苑仙城一样青》 - - 周岸登 - - 御苑仙城一样青。寄将离绪谢芳卿。芙蓉梦影分明在,莫厌凡情讶蓦生。
  • 古诗《有寄·金陵烟草绿》 - - 寇准 - - 金陵烟草绿,玉塞霜天白。万里隔关山,年来断消息。
  • 古诗《胡彦功挽章中间家事少贬遂谢宾客绝馈饷者》 - - 姜特立 - - 祖风文采秀儒林,父德幽遐玉有音。 廷尉何妨谢诸客,鸱夷还复致千金。 门前舆马多英贵,架上图书浩古今。 欲识遗芳传不朽,伯喈文字在球琳。
  • 古诗《儿侄·白发扶携绿发迎》 - - 陈著 - - 白发扶携绿发迎,今为何日自欢声。 任供觞豆人情便,存古门庭俗眼惊。 寿语相期滋我愧,醉吟多感有儿赓。 但令里曲皆知孝,此酒何如考叔羹。
  • 古诗《朝中措·身闲身健是生涯》 - - 范成大 - - 身闲身健是生涯。何况好年华。看了十分秋月,重阳更插黄花。 消磨景物,瓦盆社酿,石鼎山茶。饱吃红莲香饭,侬家便是仙家。
  • 古诗《柳梢青·玉堂金马》 - - 虞集 - - 玉堂金马,十载忘家。横幅疏枝,如逢旧识,同在天涯。 荒村茅屋欹斜。待归去重寻钓槎。解却丝钩,青鞋藜杖,翠竹江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