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陆深的诗 > 潇湘夜雨·扁舟潇湘上原文及翻译赏析

潇湘夜雨·扁舟潇湘上

朝代:明代诗人:陆深时间:2023-04-05
扁舟潇湘上,夜听潇湘雨。
回风度明珰,丛篁各成坞。
欲起寄相思,美人隔南浦。

诗人陆深资料

潇湘夜雨·扁舟潇湘上作者陆深

陆深(1477-1544) 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南直隶松江府(今上海)人。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 查看详情>>

陆深古诗词作品: 《俨山春晓·初有江山胜》 《雪中王嵩野过公馆小酌次韵》 《书扇·露下瑶空雁有期》 《时望一和得·羡汝胸中书五车》 《白槿·寻常红与紫》 《再叠答诸贤和章》 《大风宿留城·身世浮沈如一舸》 《殿前欢·瑞云晴霭浮宫殿》 《四边静·国祚万年》 《送顾与成使浙江

潇湘夜雨·扁舟潇湘上原文及翻译赏析

潇湘夜雨·扁舟潇湘上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小游仙·日轮赫赫起东溟》 - - 桑悦 - - 日轮赫赫起东溟,真火抽添养白庭。汤谷萧萧万竿竹,裁书少昊借秋声。
  • 古诗《赋归四绝呈句容诸友》 - - 陆文圭 - - 我与茅君宿有缘,四年五度过山前。元符直下崇禧路,回首三峰意怆然。
  • 古诗《送嵩客·登山临水分无期》 - - 白居易 - - 登山临水分无期,泉石烟霞今属谁。君到嵩阳吟此句,与教二十六峰知。
  • 古诗《南迁道郁林郡守王君示古律诗一篇北归辄成两篇以答其意》 - - 李纲 - - 垂老相逢海峤间,盈编珠玉破愁颜。清名岂籍郁林石,雅志常存仙奕山。丘壑采薇嗟我病,弦歌为政羡君閒。中原杳杳旌旗暗,回首春风涕一潸。
  • 古诗《浣溪沙·偶约尊前已目成》 - - 张翥 - - 偶约尊前已目成。琵琶私语更分明。如今翻作断肠声。彩扇旧歌怜楚楚,青楼薄幸怨卿卿。海枯石烂古今情。
  • 古诗《临终偈·前三十一》 - - 释士圭 - - 前三十一,中九下七。老人言尽处,龟歌眼睛赤。
  • 古诗《满庭芳·再赠叶宪》 - - 洪适 - - 同病相怜,冻吟谁伴,漫怀举案齐眉。槐安梦境,一笑自来稀。未到斜川见雪,春欲半尚压铜池。今思古,拊盆击筑,虿鼎闲夔彝。何时。天意解,并游花坞,旋扫蛛丝。对壶中闲日,冗牍休治。四坐同盟情话,飞玉麈万事多知。杯盘省,浅斟随意,真率视前碑。...
  • 古诗《新沼竹轩·作轩仍见竹》 - - 梅尧臣 - - 作轩仍见竹,潇洒排青幢。斜乌与落月,静影昼寒窗。光没影亦没,激水自淙淙。夜深犹读易,谁更忆清江。
  • 古诗《佛窟寺偶成·江山如画里》 - - 金幼孜 - - 江山如画里,满目尽乾坤。翠拂旌旗动,风吹鼓歌喧。晴烟分野色,旭景散春温。喜有同袍在,幽期可共论。
  • 古诗《王鲔岫居·巩落多奇产》 - - 姚鼐 - - 巩落多奇产,山深庆有鱼。悬岩应罕到,王鲔独凭居。浮鬣循岚动,文鳞倚石舒。庚池宁待种,丙穴自通虚。芳饵求难致,依蒲定不如。风雷藏曲窈,涧壑泳舒徐。小雅歌蒸罩,周官命作献。圣朝春荐后,珍味逮民闾。...
  • 古诗《别望之后追送》 - - 胡直 - - 棘寺瞻云切,江洲逐雁迟。遥知花烂漫,应对舞逶迤。末路唯存道,贫交只寄诗。汉庭名已盛,莫久恋陈陂。
  • 古诗《赠赵莼客·赵壹风流客共传》 - - 吴绮 - - 赵壹风流客共传,翛然鹤立似神仙。爱莼直走三千里,种树今来二十年。碧嶂高低横醉眼,玉台左右倚吟肩。如何更恋湖光好,苏小门前又放船。
  • 古诗《建安遣兴·刺虎腾身万目前》 - - 陆游 - - 刺虎腾身万目前,白袍溅血尚依然。圣时未用徵辽将,虚老龙门一少年。
  • 古诗《夜梦·梦里从容揖孔明》 - - 杨爵 - - 梦里从容揖孔明,回天事业竟难成。出师两疏心千古,可是巍然三代英。
  • 古诗《三塔寺阻雨》 - - 张孝祥 - - 塔上一铃语,湖头三日风。苍山在烟外,高浪与天通。市迥薪刍少,僧残像教空。不妨留滞好,且看夕阳红。
  • 古诗《昭君怨·胡天漠漠雁飞迟》 - - 彭孙贻 - - 胡天漠漠雁飞迟,密寄南归汉使辞。薄命巳拚青冢月,君王何事夺燕支。
  • 古诗《隐庵夜坐》 - - 陈瑚 - - 时危兼岁俭,身世两茫然。避地穷依佛,休粮馁学仙。虫吟将晓夜,雁叫欲霜天。兀坐临窗竹,挑灯照不眠。
  • 古诗《昌化访石摄寺同盟军重伤医院》 - - 吴寿彭 - - 七海风波甚,偏师出汉关。岫云人古寺,生意满重山。比翼腾空去,连樯逐岛还。裹创听铙曲,欢动播音间。
  • 古诗《浣溪沙·甲戌二月住黄山西海宾馆晚灯无事所成》 - - 吴灏 - - 遣昼春雨落通宵。待停为有望明朝。寞天山馆夜萧条。约略嶂峦藏雨里,山樱濛雨更妖娆。排云曈日罩青绡。
  • 古诗《麦斜·谚比武夷君》 - - 刘克庄 - - 谚比武夷君,来游称所闻。 岩开花似染,洞出气如云。 屋老残诗在,崖枯小篆焚。 只疑龛室内,犹有艾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