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赵光义的诗 > 逍遥咏·遁迹深岩谷原文及翻译赏析

逍遥咏·遁迹深岩谷

朝代:宋代诗人:赵光义时间:2018-03-01
遁迹深岩谷,身闲未是闲。
研穷堪语默,寂静杳冥间。
秘密逢邪见,难开大道关。
金丹无效用,弗可返童颜。

诗人赵光义资料

逍遥咏·遁迹深岩谷作者赵光义

赵光义(939年-997年),即宋太宗,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开宝九年,宋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 查看详情>>

赵光义古诗词作品: 《逍遥咏·五金并八石》 《缘识·谷响耳中音》 《逍遥咏·照然明道德》 《缘识·清高宜养性》 《缘识·酒一杯》 《逍遥咏·寂静皆无语》 《逍遥咏·贪染犹来理不通》 《缘识·至道非凡要審知》 《缘识·皮毛非实相》 《逍遥咏·道德谁分别

逍遥咏·遁迹深岩谷原文及翻译赏析

逍遥咏·遁迹深岩谷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重过六如亭题壁》 - - 宋湘 - - 一骨何难共北归,东坡心事太深微。秖观大圣东南塔,零落寒灯蝙蝠飞。
  • 古诗《仲夏池上居·前朝甘澍解心忡》 - - 弘历 - - 前朝甘澍解心忡,始觉拈毫兴渐融。得什短长以时异,志怀忧喜历年同。乍欣麦颖如期绿,那系榴花照眼红。有暇翻书在稽古,不惟弄月与吟风。
  • 古诗《赠李维饶孝廉》 - - 施闰章 - - 结庐形胜地,闭户有山川。野鹤窥池立,江云倚槛悬。书从行客借,诗任老夫传。此别真惆怅,凉风月在天。
  • 古诗《閒居十咏·临池》 - - 成鹫 - - 偶然看舞剑,聊尔学临池。草圣予私淑,长沙素律师。逢山留墨沈,卜地葬毛锥。写尽芭蕉叶,春风总不知。
  • 古诗《陌上桑·望云中》 - - 吴骐 - - 望云中,见真人,驾两赤龙乘飙轮。邀仙舆,祈长年,赐我灵药一玉柈。服神丹,忽飞升,手排阊阖登紫清。谒木公,朝寥阳,爵以上卿佩琼章。建赤幢,握神符,山海百灵为前驱。驱百灵,寿万千,天地虽老我少年。...
  • 古诗《夜醒有感·烛影摇红月影低》 - - 林占梅 - - 烛影摇红月影低,唾壶击缺气如霓。丁年壮志空弹铗,午夜雄怀数舞鸡。未得请缨狂寇系,何期磨盾捷音题。关中转饷今非易,功狗功人自可稽。
  • 古诗《布袋赞·驮布袋》 - - 释绍昙 - - 驮布袋,放痴憨。回头一笑,捏怪千般。走遍长汀人不识,诳言弥勒示人间。
  • 古诗《游九曲·掀蓬仰看玉峥嵘》 - - 方岳 - - 掀蓬仰看玉峥嵘,借得渔船一日晴。九曲水穷山雨急,老仙于我岂无情。
  • 古诗《鸱尾山·天借溪头奠佛居》 - - 王寀 - - 天借溪头奠佛居,全将帝所作规模。汉家不识真鸱尾,何笑区区问越巫。
  • 古诗《奉和竟陵王药名诗》 - - 沈约 - - 丹草秀朱翘,重台架危岊。木兰露易饮,射干枝可结。阳隰采辛夷,寒山望积雪。玉泉亟周流,云华乍明灭。合欢叶暮卷,爵林声夜切。垂景迫连桑,思仙慕云埒。荆实剖丹瓶,龙刍汗奔血。照握乃夜光,盈车非玉屑。细柳空葳蕤,水萍终委绝。黄符若可挹,长生永昭皙。...
  • 古诗《赠单翁·四皓当年似尔无》 - - 屈大均 - - 四皓当年似尔无,朱颜白发拥罗敷。风流定得浮丘术,九十还能育凤雏。
  • 古诗《福州新馆联·家园鱼笋评乡味》 - - 待考 - - 家园鱼笋评乡味;人海莺花洽古春。
  • 古诗《送柴侍御·流水通波接武冈》 - - 王昌龄 - -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 古诗《减字木兰花·纪念淮海战役三十五周年》 - - 唐圭璋 - - 东征淮海。弹指光阴卅五载。鱼水深情。箪食壶浆满路迎。运筹帷幄。直下江南飞赤纛。一代英雄。青史千秋纪战功。
  • 古诗《醉太平·燕山勒铭》 - - 俞樾 - - 燕山勒铭。云台写形。麒麟高阁标名。大将军卫青。功高谤生。菹韩醢彭。青门一叟伶仃。旧通侯邵平。
  • 古诗《将如会稽寄曾吉甫》 - - 张孝祥 - - 起居一代文章老,阙寄音书恰二年。诗债未还缘懒拙,官游如此竟危颠。会稽旧有探书穴,贺监应寻载酒船。我欲从公留十日,问公乞句手亲编。
  • 古诗《寄谢李雪林》 - - 顾逢 - - 日本僧高谊,劳君序拙吟。名虽传海外,价不及鸡林。白发消豪气,青灯见苦心。岂无钟子耳,但欠伯牙琴。
  • 古诗《送赵司令之金陵》 - - 释善珍 - - 血战荆江障贼锋,无端谗嗔困英雄。念亲不隔关山梦,忧国常怀畎亩忠。早岁交游今改事,少年豪举晚收功。碧油谈笑多新句,倘值南云寄便鸿。
  • 古诗《朝饭罢登净远亭》 - - 杨万里 - - 近水孤亭迥,萦城一径斜。 霜林乌鹊国,冰岸鹭鸶家。 殊觉冬曦暖,还拈小扇遮。 传呼惠山水,来瀹建溪茶。
  • 古诗《灵宝道院·两行松绕垣》 - - 刘克庄 - - 两行松绕垣,数个竹当轩。 山主出何处,道人知不言。 只携诗草至,尚觉磬声烦。 俗奉医仙谨,儒家亦舍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