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戚继光的诗 > 夏日浮麓山人方君邀同诸客游山庄原文及翻译赏析

夏日浮麓山人方君邀同诸客游山庄

朝代:明代诗人:戚继光时间:2023-04-05
何处开新亩,凭谁识旧游?
杏林金作坞,瀑布玉为楼。
客尽江南盛,身仍塞北留。
钟声林外急,倏起戍城愁。

诗人戚继光资料

夏日浮麓山人方君邀同诸客游山庄作者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 查看详情>>

戚继光古诗词作品: 《丙子除夕署中有感》 《雾灵山·昔人说法暮云残》 《潮河纪游·关门日款五单于》 《马上作》 《赠杜氏归济北》 《凯歌·万人一心兮太山可撼》 《秋日·经时谢客掩柴关》 《辛未除夕·四指回杓犹障塞》 《秋涧·寒碧不盈掬》 《北海宋使君人贺

夏日浮麓山人方君邀同诸客游山庄原文及翻译赏析

夏日浮麓山人方君邀同诸客游山庄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翁洋杂诗·科第犹风汉》 - - 江湜 - - 科第犹风汉,场官众更嗤。偏多士相见,欲以我为师。薄酒聊同酌,清谈不入时。皆言公去后,海上合无诗。
  • 古诗《水底鱼儿·胆战心兢》 - - 陆采 - - 胆战心兢。草木皆晋兵。人离国破。投降纳款诚。投降纳款诚。
  • 古诗《陈卧子先自云间寄余诗兼示余著作今来湖上口占二章答之》 - - 闻启祥 - - 文章非一途,胡独尊汉魏。为怜世趣卑,如毒中肠胃。所以洒濯之,醍醐只一味。读书鉴苦心,毋徒哗纸贵。
  • 古诗《送魏子存督学楚中》 - - 龚鼎孳 - - 忠孝高门后,如君复几人。清时能宦达,名士岂风尘。欢久难为别,装轻勿厌贫。他时重对酒,还忆此宵亲。
  • 古诗《寄大兄·到眼韶光瞬息空》 - - 柯劭慧 - - 到眼韶光瞬息空,一年不觉又东风。庭前杨柳含烟重,帘外桃花裛露浓。白日全消愁思里,青春尽老别离中。不知客路能归未,且采瑶华待信通。
  • 古诗《赠友人端砚·火黯羊肝紫》 - - 梁敏 - - 火黯羊肝紫,金星鹆眼圆。将心赠离别,留得久磨研。
  • 古诗《六月十二日初度感吟》 - - 彭孙贻 - - 愁病相兼易白头,早年遂使鬓成秋。空令万卷深相负,岂谓馀生乱未休。多难自伤诗句婉,故人时溷博徒游。三生公案应参就,蝶枕鸡窗好唱詶。
  • 古诗《题赵子昂林木》 - - 郑善夫 - - 元朝学士宋家子,手得丹青古莫比。笔端点染入精妙,心上经纶乃如此。唐之毕宏宋郭熙,林木山水那兼美。一匹缣素动数旬,工夫细腻世绝伦。未论意象补造化,已觉气势生风云。眼中蛟龙相盘拿,风云变态何诧嗟。草间莫着王孙足,王孙芳草今天涯。君不见马远区区念宋家,残山剩水胡为耶。...
  • 古诗《采茶歌·上山采茶筋力苦》 - - 林朝崧 - - 上山采茶筋力苦,下山饮茶喉舌甘。谁识个中甘苦趣,朝朝暮暮自携篮。
  • 古诗《淳熙十六年皇后册宝》 - - 郊庙朝会歌辞 - - 袆褕盛服,有恪其容。是陟是降,相以尚宫。金殿玉阶,聿来于中。展诗应律,载咏肃雍。
  • 古诗《绝句·照水轻明杨柳芽》 - - 张耒 - - 照水轻明杨柳芽,隔林相映占巢鸦。东风香草城边路,到处人家尽是花。
  • 古诗《感寓·瀛海环神州》 - - 童轩 - - 瀛海环神州,其谷洚无底。迤
  • 古诗《柯节妇诗·太守新题照画梁》 - - 叶春及 - - 太守新题照画梁,霜风飒飒满清漳。汝家正在罗溪上,一水沿洄万里长。
  • 古诗《五月二十四夜读阮籍诗》 - - 卢青山 - - 外野孤鸿泣落萤,夷齐欲去奈薇焚。人间醉罢无倾地,不知壶底可旋身?
  • 古诗《烛影摇红·朝霞》 - - 林修竹 - - 朝气清新,星疏月黑天将晓。万家沈寂睡方酣,唯我振衣早。独上平台远眺,怪东方缘何火耀。仰视天半,十里红云,朱霞万道。赤壁映成,万山疑是周郎烧。几家红粉脸轻匀,又似炬高照。可是群仙欢宴,朱颜光曜。长天一色,孤鹜齐飞,有人啸傲。...
  • 古诗《七夕·人道天孙巧》 - - 华蘅芳 - - 人道天孙巧,我谓天孙拙。不为机杼工,何至久离别。
  • 古诗《题赵文焕·澒洞风尘里》 - - 殷葆诚 - - 澒洞风尘里,如君闲气钟。捐生何慷慨,就义更从容。大节三纲重,遗言一纸封。凄凉祠畔路,僧俗话奇踪。
  • 古诗《重赋京居暮春感兴》 - - 贺铸 - - 怒风狂雨信悠悠,收拾春华不少留。 祗有柳绵吹未尽,墙阴落泊伴人愁。
  • 古诗《忆江南·思晴好》 - - 黄公绍 - - 思晴好,去上竹山窠。自古常言光霁好,如今却恨雨声多。奈此坐愁何。
  • 古诗《酬陆三与邹十八侍御》 - - 武元衡 - - 城分流水郭连山,拂露开怀一解颜。令尹关中仙史会,河阳县里玉人闲。共怜秋隼惊飞至,久想云鸿待侣还。莫恨殷勤留此地,东崖桂树昔同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