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代诗人 > 李俊民的诗 > 谢杨成之·与客西从济上回原文及翻译赏析

谢杨成之·与客西从济上回

朝代:元代诗人:李俊民时间:2018-08-19
与客西从济上回,明朝扶杖到云台。
一尊相送休频劝,留作山行软脚杯。

诗人李俊民资料

谢杨成之·与客西从济上回作者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 查看详情>>

李俊民古诗词作品: 《过星轺·古道开天险》 《大阳与诸友话旧》 《阮郎归·戏李子搢》 《襄阳咏史·作乐山》 《橙数珠·从头细转梵王经》 《婆罗门引·重阳与元帅窦子温暨众友东城赏菊即席赋》 《济源龙潭·尘世悠悠不识真》 《集古·听歌》 《答筹堂见招·谁谓长河不可通》 《姚子昂寿日

谢杨成之·与客西从济上回原文及翻译赏析

谢杨成之·与客西从济上回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耕耤斋居·中祀斋两日》 - - 弘历 - - 中祀斋两日,同然敬一心。仲春已和鬯,广殿亦深沉。静此万几敕,纷其众理斟。渐增愁雨意,风每逐轻阴。
  • 古诗《谒金门·春寂寂》 - - 卢炳 - - 春寂寂。节物又催寒食。楼上卷帘双燕入。断魂愁似织。门外雨馀风急。满地落英红湿。好梦惊回无处觅。天涯芳草碧。
  • 古诗《哭萧孚有·去年九日共登高》 - - 刘诜 - - 去年九日共登高,绝岭长歌意颇豪。今日送君谁共哭,一间殡屋大江皋。
  • 古诗《重阳日社会梅庄》 - - 郑岳 - - 百卉逢秋半欲残,九天风露动微寒。东篱黄菊花开未,移向堂前对酒看。
  • 古诗《滇南大捷诗·羽骑星流掣电飞》 - - 陈廷敬 - - 羽骑星流掣电飞,宫门霜月照行衣。金钲夜警投签梦,知是征南奏捷归。
  • 古诗《狮岩·绿草断行迹》 - - 顾璘 - - 绿草断行迹,鍧然石门开。分明洞天里,不遇仙人回。
  • 古诗《题张叔宪淮阴精舍夜话图》 - - 郑孝胥 - - 丰润当年气属天,荷戈一去甲申年。名流正有人微叹,转觉王家伯仲贤。
  • 古诗《苏幕遮·看送孝》 - - 马钰 - - 有微言,深可说。兔死孤悲,伤类声凄切。人见人亡宁喜悦。大限来时,莫也无分别。愿回头,搜秘诀。猛舍家缘,频把心猿歇。修炼金丹收白雪。九转功成,永永无生灭。
  • 古诗《题旧写真·莫言故我非今我》 - - 王鏊 - - 莫言故我非今我,只恐前身异后身。自是壶丘生不定,丹青虽妙若为真。
  • 古诗《戏题四绝句·鹿让鹤》 - - 释智圆 - - 身有素斑文既备,顶峨双角武仍全。我兼文武为时瑞,汝但白身空有年。
  • 古诗《寄赠维扬萧灵曦》 - - 梁清标 - - 墙东避世卧江村,隐几翛然对酒樽。邗上荷衣今散客,兰陵华胄旧王孙。烟云自绕沧洲笔,车辙多停薜荔门。为写蕉林惊绝技,安能把臂与同论。
  • 古诗《初冬杂题·五斗安能解醉酲》 - - 陆游 - - 五斗安能解醉酲,瞢腾睡眼怯窗明。策勋赖有春芽在,卧听山童转硙声。
  • 古诗《洛阳春·雨霁园林宿霭微》 - - 释秘演 - - 雨霁园林宿霭微,暖风迟日荐芳菲。池蒲露剑惊鱼跃,帘额翻波碍鸟飞。好景正繁春未半,小桃初放蝶仍稀。闲中两两高阳辈,醉泥东君夜不归。
  • 古诗《浣溪沙·好梦留人悔欲醒》 - - 顾贞立 - - 好梦留人悔欲醒。谁教莺语弄新晴。乍寒还暖近清明。门掩落花春寂寂,香消睡鸭昼沉沉。日长闲自理瑶琴。
  • 古诗《写怀·望古心长入世疏》 - - 黄景仁 - - 望古心长入世疏,鲁戈难返岁云徂。好名尚有无穷世,力学真愁不尽书。华思半经消月露,绮怀微懒注虫鱼。如何辛苦为诗后,转盼前人总不如。
  • 古诗《乙酉1885乡试舟至马江口占》 - - 许南英 - - 扁舟一棹马江平,席帽依然太瘦生。卖藕小娃犹认得,笑余三度到榕城。
  • 古诗《瑞鹤仙·细君寿日》 - - 李俊民 - - 萧然林下秀。笑檐外梅花,似人清瘦。东风在垂柳。算几时,吹散眉閒春皱。兴来搔首。问今朝何处有酒。怕一场醉后,渔歌樵唱,大家拍手。知否。眼前合计,无辱无荣,天长地久。不须肘后。望悬他,金印如斗。待一朝随我骑鲸去后,共寻天上王母。把碧桃花底流霞,为君添寿。...
  • 古诗《和兖弟到郡先寄》 - - 苏颂 - - 虽非禄厚与官尊,多幸名都遂出藩。 访旧遍游江北路,提封连接海西门。 六年往复头先白,四郡推迁席不温。 衰病早宜归畎亩,君恩未报自难言。
  • 古诗《久不作讨呈王适》 - - 苏辙 - - 怜君多病仍经暑,笑我微官长坐曹。 落日东轩谈不足,秋风北棹意空劳。 懒将词赋占鴞臆,频梦江湖把蟹螯。 笔砚生尘空度日,他年何用继离骚。
  • 古诗《与李太虚》 - - 汤显祖 - - 少年豪气几时成,断酒辞家向此行。 夜半梅花春雪里,小窗灯火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