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刘宰的诗 > 谢章泉再以前韵见寄原文及翻译赏析

谢章泉再以前韵见寄

朝代:宋代诗人:刘宰时间:2023-04-08
白社相从远与刘,可怜衲子溷儒流。
自嗟达巷知夫子,缅想诸荀从太丘。
书寄洪乔空尔耳,诗编杜集可容不。
前山底处堪长望,我欲携筇上上头。

诗人刘宰资料

谢章泉再以前韵见寄作者刘宰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人。绍熙元年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 查看详情>>

刘宰古诗词作品: 《送潘兄谒李弘斋》 《和前韵呈李果州》 《东禅百韵·群居厌嚣烦》 《枕上呈丁景舒》 《和刘圣与顾龙山探梅》 《访陈廷瑞有感》 《读苏武传·李陵卫律两降人》 《简同志·竹韵因风来满盈》 《开禧纪事·泥滑滑》 《读卫青傅·任侠行權世所诛

谢章泉再以前韵见寄原文及翻译赏析

谢章泉再以前韵见寄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感赋·怕听吹弹破国吟》 - - 何香凝 - - 怕听吹弹破国吟,徘徊道路倍伤神。牺牲权利何轻重,失去河山哪处寻。
  • 古诗《晓起·仲冬天气似春深》 - - 韩脩 - - 仲冬天气似春深,晓起开窗冷不侵。树上鸟声初聒聒,墙头山色尚沈沈。
  • 古诗《题画诗韵·清绝襟怀许自知》 - - 邵晋涵 - - 清绝襟怀许自知,秋声萧摵为催诗。香南雪北无消息,豫写春愁寄一枝。
  • 古诗《为良野悼亡·锦树晴翻玉溆沙》 - - 龚鼎孳 - - 锦树晴翻玉溆沙,返魂难问紫鸾车。鸳鸯蛱蝶无情思,谁折西陵并蒂花。
  • 古诗《禽言·摘笆看火》 - - 王鏊 - - 摘笆看火,摘笆看火。星星早不灭,炎炎炽其那。吴宫已成灰,阿房亦焦土。摘笆看火。
  • 古诗《时宰生日诗·秦汉功由百战成》 - - 周紫芝 - - 秦汉功由百战成,庙堂何代不谈兵。凌烟阁上从头数,谁解垂衣致太平。
  • 古诗《渔父诗·泛宅浮家一叶间》 - - 赵蕃 - - 泛宅浮家一叶间,长年绿水又青山。若为不使兼能赋,始信天公到此悭。
  • 古诗《双溪道中·晓出笮桥门》 - - 陆游 - - 晓出笮桥门,天低日未暾。绿陂寒淡淡,白雾远昏昏。古路乱车辙,行人惊雁群。征涂不须厌,蓬转本无根。
  • 古诗《题自画松条幅》 - - 刘东父 - - 百尺乔柯斗雪霜,托根泰岱影幢幢。夜来时作苍龙怒,万顷波涛下碧泷。
  • 古诗《古项王庙·五湖风急秋涛张》 - - 冯振 - - 五湖风急秋涛张,四十万骑来腾骧。银盔金甲纷灿烂,云旗偃蹇参天长。大王灵魄留遗庙,千秋山水舒光芒。当时才气盖一世,何人敢与抗颜行。秦兵所向本无敌,呵叱如虎驱群羊。三年政令由己出,指挥天下诸侯王。七十馀战无不利,东城之厄嗟天亡。头颅不惜故人与,力拔山兮空慨慷。英雄成败何...
  • 古诗《次韵王适元日并示曹焕》 - - 苏辙 - - 放逐三年未遣回,复惊爆竹起春雷。祈年粗有樽中桂,寄远仍持岭上梅。莫笑牛狸抵羊酪,漫将崖蜜代官醅。二君未肯嫌贫病,犹得衰颜一笑开。
  • 古诗《莲池刻漏·白社閒寻惠远师》 - - 成鹫 - - 白社閒寻惠远师,花边闻漏独归迟。笑声乍落红尘外,应是溪桥送客时。
  • 古诗《夕佳亭·登临携到瓮头春》 - - 林朝崧 - - 登临携到瓮头春,落日山亭岸葛巾。待鹤未归烟树暝,笛声牛背下来频。
  • 古诗《游崆峒·万松声里暮涛寒》 - - 赵秉文 - - 万松声里暮涛寒,尽在参云一望间。只欠悬流二千尺,天风吹下翠屏山。
  • 古诗《铁路行》 - - 刘梦苇 - - 我们是铁路上面的行人,爱情正如两条铁平行。许多的枕木将它们牵连,却又好象在将它们离间。我们的前方象很有希望,平行的爱轨可继续添长;远远的看见前面已经交抱,我们便努力向那儿奔跑。我们奔跑到交抱的地方,那铁轨还不是同前一样?遥望前面又是相合未分,便又勇猛的向那儿前进。...
  • 古诗《送徐照先回江西》 - - 徐玑 - - 骨体先如鹤,离家岁已周。欲知诗思远,曾共楚乡游。穷过身将老,分携菊正秋。江西看旧友,归计少迟留。
  • 古诗《均逸亭·亭宇跨城端》 - - 文同 - - 亭宇跨城端,新苔磴道盘。 风光晴水石,烟景暮林峦。 簿领仍多暇,宝从每尽欢。 何由掉尘鞅,聊问借阑干。
  • 古诗《东轩长老二绝》 - - 苏辙 - - 担头挑得黄州笼,行过圆通一笑开。 却到山前人已寂,亦无一物可担回。
  • 古诗《赋得三五明月满诗》 - - 江总 - - 三五兔辉成。浮阴冷复轻。只轮非战反。团扇少歌声。云前来往色。水上动摇明。况复高楼照。何嗟揽不盈。
  • 古诗《微之重夸州居其落句有西州罗刹之谑因嘲兹石聊以寄怀》 - - 白居易 - - 君问西州城下事,醉中叠纸为君书。嵌空石面标罗刹,压捺潮头敌子胥。神鬼曾鞭犹不动,波涛虽打欲何如。谁知太守心相似,抵滞坚顽两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