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代诗人 > 马钰的诗 > 西江月·学道腥膻不戒原文及翻译赏析

西江月·学道腥膻不戒

朝代:元代诗人:马钰时间:2023-04-06
学道腥膻不戒,明知断了慈悲。
五辛爽口欲滋基。
怎比米精麦髓。
二物包藏秀气。
吾门啖素相宜。
修持功行稍相亏。
怎得长生久视。

诗人马钰资料

西江月·学道腥膻不戒作者马钰

马钰(1123年-1183年),道教支派全真道二代掌教,原名从义,字宜甫,入道后更名钰,字玄宝,号丹阳子,世称马丹阳。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人。道教全真道道士。在出家前,马钰与孙不二是夫妇。马钰是全真道祖师王重阳..... 查看详情>>

马钰古诗词作品: 《西江月·不耻蓬头垢面》 《平等会·本名相思会》 《道成归·阮郎归改道成归》 《抛球乐·情忘念断生光莹》 《满庭芳·赠爨公》 《梅花引·赠白先生》 《满庭芳·证仙果》 《西江月·赠古知观》 《满庭芳·谢咸阳王法师》 《万年春·缘甚修持

西江月·学道腥膻不戒原文及翻译赏析

西江月·学道腥膻不戒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抵家观竞渡·一载参戎幕》 - - 赵翼 - - 一载参戎幕,今才返钓游。幸非归马革,犹及看龙舟。箫鼓喧河市,烟花映水楼。故乡随分好,老矣复何求。
  • 古诗《沈周空林积雨》 - - 弘历 - - 茅屋空林居者谁,穷愁烟火自然迟。无端艺抚石田画,有意神模摩诘诗。南国固当嫌恒矣,北方却是鲜逢之。题词正值春惟仲,所愿息风雨及时。
  • 古诗《题画·白云飞不尽》 - - 张羽 - - 白云飞不尽,青山断复通。涧道多机杼,时鸣春树中。
  • 古诗《乙亥暮秋自沪之京子夜车中口占》 - - 秦鸿 - - 城乌遥夜自空啼,寂寂庭园碧藓滋。转忆前身如在眼,此生无梦已多时。
  • 古诗《纪事·才尝欢味便分携》 - - 王彦泓 - - 才尝欢味便分携,消瘦沉吟几日疑。只恐爱迷犹有误,莫因明慧更成痴。拚教皓质君前露,忍遣丹心妾自知。底事料伊非薄幸,百般迁就顺人时。
  • 古诗《退食·退食还西舍》 - - 刘崧 - - 退食还西舍,单居少四邻。入门惊落叶,振席愧流尘。狞犬偏嘷客,饥猫亦恋人。自怜仍自慰,俯仰向谁陈。
  • 古诗《孙德超过访不值有寄》 - - 海白 - - 访客出林去,那知客到家。有童翻贝叶,未解出茶瓜。细草风行滑,高花雨照斜。此时还待尔,重过说三车。
  • 古诗《送何季玉游罗浮》 - - 邝思诰 - - 为觅浮山竹叶符,青鞋布袜入仙都。朗吟足当灵符术,何事真形五岳图。
  • 古诗《题玩芳亭·留客青春过》 - - 王士熙 - - 留客青春过,题诗碧雾寒。乱莺穿舞幛,轻蝶立回阑。白日閒斟酒,清时早挂冠。主人多雅兴,不觉玉卮乾。
  • 古诗《长歌引·周雅听休明》 - - 王融 - - 周雅听休明,齐德觏升平。紫烟四时合,黄河万里清。翠柳荫通街,朱阙临高城。方毂雷尘起,接袖风云生。酣笑争日夕,丝管互逢迎。徂年无促虑,长歌有馀声。
  • 古诗《题圆津庵用壁閒梁棠村胡南苕汤西厓诸公倡和元韵》 - - 钱大昕 - - 名流题咏想当年,兴寄长松怪石边。无策破閒聊觅句,有方疗俗是谭禅。古藤似幔低延月,曲沼如圭冷浸天。燕楚往还经万里,飞鸿留爪亦前缘。
  • 古诗《江行无题·水涵秋色静》 - - 钱珝 - - 水涵秋色静,云带夕阳高。诗癖非吾病,何妨吮短毫。
  • 古诗《夜梦为人作幽居诗得二句嫌其寂寞而止既寤因足成之》 - - 顾清 - - 苔生井干草生阶,不见马蹄门外来。风月满庭书满架,一尊时对碧山开。
  • 古诗《题岁寒亭赠汪尚和》 - - 王守仁 - - 一觉红尘梦欲残,江城六月滞风湍。人间炎暑无逃遁,归向山中卧岁寒。
  • 古诗《辊绣球·和康伯可韵》 - - 赵长卿 - - 流水奏鸣琴,风月净天无星斗。翠岚堆里,苍岩深处,满林霜腻,暗香冻了,那禁频嗅。马上再三回首。因记省去年时候。十分全似,那人风韵,柔腰弄影,冰腮退粉,做成清瘦。
  • 古诗《二慕·少小慕书生》 - - 王世贞 - - 少小慕书生,书生良不易。欲以径寸心,博他千古事。
  • 古诗《唐多令·双清馆赋菊,呈苏龛》 - - 朱祖谋 - - 钿阁月初斜。霓裳閒旧家。病西风还护屏纱。消受伶俜寒蝶意,香不到,鬓边鸦。衰帽侧霜华。尊前百感加。卷帘人同是天涯。教理秋妆临镜看,人毕竟,淡于花。
  • 古诗《田家·稻熟田间笑老农》 - - 刘学箕 - - 稻熟田间笑老农,咚咚村鼓乐时丰。新刍自酌花瓷碗,醉倒扶携夕照中。
  • 古诗《初直省宿·薄暮欣暑退》 - - 朱翌 - - 薄暮欣暑退,吏散列闲屋。 冰厅冷如水,孤坐一巾幅。 久绝青绫赐,仅免床下伏。 何尝语丁宁,但愧头蓄缩。 频年耗太仓,初夜费官烛。 枕书倦已抛,梦蝶来更速。 咍台到天明,从人笑列宿。...
  • 古诗《临清桥·通渠入小池》 - - 姚勉 - - 通渠入小池,循除虢虢鸣。 群鱼忽悠然,过桥闻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