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陆佃的诗 > 兴龙节口号·祥云好色近蓬莱原文及翻译赏析

兴龙节口号·祥云好色近蓬莱

朝代:宋代诗人:陆佃时间:2019-08-23
祥云好色近蓬莱,列辟称觞广殿开。
乐奏九成丹凤降,香焚百和玉龙来。
三农腊雪方呈瑞,万国春风已暗回。
共祝圣君千万寿,年年长奉白云杯。

诗人陆佃资料

兴龙节口号作者陆佃

陆佃,宋熙宁三年进士,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徙知邓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命修《哲宗实录》。后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家贫苦学,映月读书。过金陵受..... 查看详情>>

陆佃古诗词作品: 《送许遵少卿知润州》 《依韵和赵令畤》 《次韵和曾子固舍人》 《丞相荆公挽歌词》 《归西都·太师勋业在丹书》 《梅花·共月新成榜字黄》 《和毅夫病目》 《送俞括知贡州》 《韵春诗·附庸新又进于馀》 《依韵和查许国

兴龙节口号·祥云好色近蓬莱原文及翻译赏析

兴龙节口号·祥云好色近蓬莱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仿米友仁云山章公鼎跋》 - - 弘历 - - 宿雨初收,晓烟欲泮。小米游戏,石渠清玩。士充仿为,尽其神变。董家真本,岂伊经见。墨气淋漓,山容汗漫。抚之手湿,迟之景换。夺目移情,孰能为赞。
  • 古诗《和泽民送春·不堪岁岁送青春》 - - 吴芾 - - 不堪岁岁送青春,消黯浑如失所亲。短句吟成犹恨别,清樽买尽不辞贫。兴来直欲游三岛,老去何由驻二轮。赖有君能知我意,肯来同作送春人。
  • 古诗《寄宝臣寺丞·万里扶灵宅寿阡》 - - 陈洎 - - 万里扶灵宅寿阡,谢公纯孝是家传。庐开四尺成寒士,榱列三围陋昔贤。先域定生连理树,门人多废蓼莪篇。我心罔极君应念,露白霜清泣昊天。
  • 古诗《点绛唇·中泠泉》 - - 秦鸿 - - 雨恨云愁,濛濛俱向空中尽。秋风渐紧。夕照红如粉。第一泉边,且放尘嚣近。凭谁引。六弦声振。荡入波心稳。
  • 古诗《和七弟英玉始游天宁寺》 - - 顾璘 - - 古寺堪幽赏,长歌醉却回。岩虚留晚照,谷暗隐晴雷。对此忘晨夕,谁能数往来。池塘春草思,还爱惠连才。
  • 古诗《谨次第三章·海角谁能写客忧》 - - 邓肃 - - 海角谁能写客忧,童颜鹤发顾崇丘。风流君似东山谢,勋业余惭赤壁周。落笔敢陪风雨疾,扶筇时共水云游。明朝却羡先生去,万顷烟波醉莫愁。
  • 古诗《答赠程虞三·九峰三泖畔》 - - 屈大均 - - 九峰三泖畔,书画一家家。女亦云林似,风流未有涯。人争团扇草,更爱瀼西花。白露方凝戾,蒹葭隔暮霞。
  • 古诗《题陈斐公清江荡桨图》 - - 汤右曾 - - 胜味屠门了不知,绿葵紫蓼足山资。盎然与物同生意,懒向江边理钓丝。
  • 古诗《叹春风兼赠李二十侍郎二绝》 - - 白居易 - - 树根雪尽催花发,池岸冰消放草生。唯有须霜依旧白,春风于我独无情。
  • 古诗《为山·叠石为山底用高》 - - 许及之 - - 叠石为山底用高,经丘蓦岭欲平桥。青林屈曲崎岖过,疑有碧花无数桃。
  • 古诗《奉答·黄流玉瓒荐馨香》 - - 宋褧 - - 黄流玉瓒荐馨香,九庙神灵降百祥。一部云韶导仙驾,归来朝贺坐明堂。
  • 古诗《京口·昔日巍楼倚北门》 - - 陈孚 - - 昔日巍楼倚北门,朱阑空锁苍苔痕。金山风起水声急,铁瓮雨来云气昏。仙杖无灵花已槁,霸图有恨石犹存。渔舟只在沧浪上,一笛夕阳愁客魂。
  • 古诗《冬至次日启跸再幸避暑山庄即事言怀》 - - 乾隆 - - 夙识羲经不省方,和鸾却事幸山庄。惟钦昨始禋穹昊,必告朝还谒寿康。泽逮新归尽凫藻,劳因屡驾廑龙骧。怀柔要岂耽游豫,戎索方畴永奠疆。
  • 古诗《观技·袖中三峡涛》 - - 姚燮 - - 袖中三峡涛,涌出月轮高。狡于兔之脱,翩如鸿也翱。惊人殊突兀,玩世托牢骚。何羡解牛者,砉然工奏刀。
  • 古诗《晚晖亭·俯临城市厌諠哗》 - - 司马光 - - 俯临城市厌諠哗,回顾园林景更加。醉立斜阳头似雪,往来误认白公家。
  • 古诗《溪流·云脚才行又复开》 - - 俞桂 - - 云脚才行又复开,一声隐隐只空雷。家僮忽报溪流涨,知是前村落雨来。
  • 古诗《题画·四山烟霭覆空堂》 - - 戴梓 - - 四山烟霭覆空堂,琴面生潮砚墨香。新涨桃花三尺水,来人错认武陵乡。
  • 古诗《种竹歌·南山南,北山北》 - - 赵昭 - - 南山南,北山北,其中有竹人不识。托根数茎临严霜,虚心愿并幽溪柏。秋深草木零落尽,此竹亭亭终不易。
  • 古诗《村居寄友人》 - - 陈子升 - - 燕去雕梁竟不还,臣居疑在屋舟间。溪边列沼夜涵月,竹里开门朝见山。每踏云根期白足,偶书霜叶戏红颜。淹留若此向君说,迟暮桂枝空自攀。
  • 古诗《赠术士刘衡鉴》 - - 方逢辰 - - 高目下耳赫如鉴,福善祸淫平如衡。 颜癯胡夭跖胡寿,秀氏乃富宪乃贫。 伯道无儿汤有后,造物岂是鉴不明。 孔明遗恨懿血食,造物岂是衡不平。 当知禀气有清浊,所以人品有善恶。 至若夭寿与贱贵,又是禀气有厚薄。 清浊厚薄物自圣,洪纤高下天何言。 君子惟以理自充,英雄难与造物争。 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