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乾隆的诗 > 席·彭祖陪宣帝原文及翻译赏析

席·彭祖陪宣帝

朝代:清代诗人:乾隆时间:2023-04-07
彭祖陪宣帝,晏婴对景公。
铭端心惕夕,坐治德同风。
得句谢阳夏,解经戴侍中。
求贤每因侧,切切凛深宫。

诗人乾隆资料

席·彭祖陪宣帝作者乾隆

乾隆是清代高宗年号,前后六十年,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6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出生,于1799年2月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雍正皇帝第四个儿子,母亲孝圣宪皇后钮..... 查看详情>>

乾隆古诗词作品: 《惠山园·墨妙轩》 《舟过万寿寺·露虫声里岸旋移》 《题纳翠楼·楼名纳翠岂虚言》 《丰泽园演耕·岁举何须习》 《景明楼赏荷·层构巍临内外湖》 《祈谷斋居·微霰虽飘望密零》 《赐直》 《文徵明松阴听瀑图》 《是日宴间复成六韵》 《玉冠峰·一峰高下叠

席·彭祖陪宣帝原文及翻译赏析

席·彭祖陪宣帝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次愚谷诗韵奉呈》 - - 闵思平 - - 南风昨夜笋成竹,头上飞光如箭疾。百年人事尽悠悠,不可静观虚白室。我公念发此菩提,思与裴休相国匹。断荤止酒持戒严,礼佛参禅坐移日。应观是身即兰子,况复此疾从何至。在家忘家灵浑同,非病而病维麻示。愚谷老人心药王,劝肉岂非医者意。吾闻佛意亦如斯,摄化众生各随类。一月持齐一...
  • 古诗《和李彦谦御史》 - - 曹伯启 - - 大钧播物性难同,处世规模贵适中。分薄畸人偏得咎,时来竖子亦成功。堂堂东鲁青云客,碌碌西秦白发翁。松柏相看期晚节,肯随桃李竞春风。
  • 古诗《邵一坤墓舍得新泉汪中丞题曰裂石为赋四韵》 - - 欧大任 - - 青门故侯后,家行石中涓。傍冢山成雪,锄云供有泉。碑犹题马鬣,祠已筑牛眠。太史操彤管,皇恩更万年。
  • 古诗《拈古·马师智藏》 - - 释法薰 - - 马师智藏,病痛一般。海兄不会,当面热瞒。头白头黑,言端语端。衲僧不用空啖啄,秤在星兮不在盘。
  • 古诗《赠林济之江田送舅氏赴京选》 - - 王恭 - - 宅相今谁是,名家复见君。同心看白水,送别上青云。海树烟边合,江田鸟外分。阜阳歌酒夜,相对思纷纷。
  • 古诗《百年歌·四十时》 - - 陆机 - - 四十时。体力克壮志方刚。跨州越郡还帝乡。出入承明拥大珰。清酒将炙奈乐何。清酒将炙奈乐何。
  • 古诗《小阑干·早春》 - - 沈善宝 - - 无情造物有情天。欲问总无言。一片愁城,四围愁阵,肠断又今年。生涯如此何堪病,触目倍凄然。杨柳风和,梅花香冷,春也学寒暄。
  • 古诗《过南康·舟行十日至湖上》 - - 郭奎 - - 舟行十日至湖上,遥见香炉若画图。仙迹每从佳处得,客愁顿向此中无。市沽不醉重烹鲤,野饭停餐旋刈蒌。欲吊陶潜过栗里,乱山松菊正荒芜。
  • 古诗《城西秋望·井梧庭竹已秋风》 - - 蒋廷锡 - - 井梧庭竹已秋风,唯有登临兴未穷。高阁三层烟树里,青山半角夕阳中。一行雁齿斜城界,万井鱼鳞碧瓦丛。眼力微茫天地阔,两湖如镜漾晴空。
  • 古诗《自潭山取道过玄墓》 - - 陆深 - - 尽日湖山不厌多,画船初泊綵舆过。路从鸟道冲黄叶,浪打渔矶湿绿蓑。閒处风光岩壑占,望中天气水云和。相逢莫问鸱夷事,爱听沧浪隔树歌。
  • 古诗《里门歇夏杂句》 - - 俞长源 - - 里门夏月自清嘉,凉簟疏帘朴不华。客去还余斜照在,閒阶饱看凤仙花。
  • 古诗《鹧鸪天·长夜漫漫忍独醒》 - - 沈祖棻 - - 长夜漫漫忍独醒,八荒风雨咽鸡鸣。从来天意知难问,如此人间梅有情。歌倦听,酒愁倾。文章祇恐近浮名。却怜年命如朝露,适俗逃禅两未能。
  • 古诗《菊花诗问答·问篱菊》 - - 杨处厚 - - 问篱菊,谁遗金英秋始缛。花枝依旧去年黄,人发不如当日绿。
  • 古诗《蓬莱阁·绝知蓬岛异尘寰》 - - 喻良能 - - 绝知蓬岛异尘寰,弱水相望万里间。争似卧龙云际阁,不劳跨海即鳌山。
  • 古诗《依法出生分第八》 - - 释印肃 - - 开亦是春风,未免一场空。明明分五叶,结果自然同。
  • 古诗《采石重谒大白楼》 - - 洪亮吉 - - 枯僧惊为起蓬关,三十年前棹始还。身后名输一杯酒,眼中人隔几重山。梦留葱岭烟云外,月挂蛾眉杳霭间。公谪夜郎余更远,得归公亦代开颜。
  • 古诗《题壁·三北谁人知管仲》 - - 赵友直 - - 三北谁人知管仲,五湖何处觅陶朱。 壁间遗墨还堪睹,吊罢灵魂一束刍。
  • 古诗《探春·豳郊寒重勒春迟》 - - 文同 - - 豳郊寒重勒春迟,消息如今尚未知。 只是垂杨最先得,每朝来觅向东枝。
  • 古诗《归客误·夜闻归客骑》 - - 杨维桢 - - 夜闻归客骑,玉辔鸣匼啑。 唤妇开西窗,秋风响桐叶。
  • 古诗《永城使风·长风起秋色》 - - 卢象 - - 长风起秋色,细雨含落晖。夕鸟向林去,晚帆相逐飞。 虫声出乱草,水气薄行衣。一别故乡道,悠悠今始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