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屈大均的诗 > 西樵作·峰峰皆内向原文及翻译赏析

西樵作·峰峰皆内向

朝代:清代诗人:屈大均时间:2020-12-29
峰峰皆内向,真似未开花。
一水二三里,沿洄上紫霞。
林泉多鹿迹,岩壑半人家。
瀑布条条好,风吹总不斜。

诗人屈大均资料

西樵作·峰峰皆内向作者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 查看详情>>

屈大均古诗词作品: 《弄琴有怀石斋翁·秋声空外起》 《古意·面脂调藁本》 《所见·马上两蛾眉》 《出京江口·至此风涛阔》 《捕蟹辞·虎门潮水接牂牁》 《古意·柳花下阶砌》 《咏马伏波·麋冷双女自为王》 《怨歌·与欢百年期》 《席上赠叶仙·吹人无那素馨风》 《晚菊·岂为尊无绿

西樵作·峰峰皆内向原文及翻译赏析

西樵作·峰峰皆内向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池阳经望华亭》 - - 施闰章 - - 九子峰开碧玉林,五溪亭上好招寻。早霞隐见仙楼出,积雪凄迷山寺深。短鬓星霜还策驾,多时猿鹤劝抽簪。凭阑旧忆经游处,曾踏东峰第一岑。
  • 古诗《宿外马村·莫惊大峃势摩霄》 - - 李达 - - 莫惊大峃势摩霄,初食田家瓜果饶。饤坐栗皱剖寒露,装绵布被拥秋宵。山房破后将重筑,野竹枯来未尽凋。想见后游应不远,绿阴新壁影萧萧。
  • 古诗《冬日送汪苕文农部假归里门》 - - 龚鼎孳 - - 扁舟曾载鹤,此度复萧然。书就真完福,官轻亦夙缘。鹿门锄菜地,虎阜汎花船。丙舍躬耕后,稀疏任爨烟。
  • 古诗《川拨棹·合》 - - 邵璨 - - 合:昼锦联荣世所奇。况孝义与忠贞人怎知。看山川草木增辉。看山川草木增辉。会天恩加封母妻合前。
  • 古诗《雨夜怀陈永源山庄》 - - 张耒 - - 陈君为生廉易足,水石田园藏一曲。畦田已作故侯业,种竹未享封君禄。干名懒复观书卷,济病时能开药箓。夜来秋雨如决渠,不寐忧君玉川屋。
  • 古诗《题熊耳山·熊山为一丘》 - - 无名老人 - - 熊山为一丘,漳水为一壑。夜眠云底床,昼登云外阁。不知如何人,得来享此乐。自恨尘缘深,不能顿辞爵。
  • 古诗《题赠徐常甫卷后》 - - 王世贞 - - 知君是通隐,赏藻亦吾曹。节自披裘著,名因结袜高。一经元汝在,三管欲谁操。旧有南州榻,春风共浊醪。
  • 古诗《和杨石溪璚花诗韵》 - - 王柏 - - 点检春光绿打围,未应造化委芜蘼。虽无红紫呈新面,尚有琼瑶恋旧枝。后土归根辞帝宠,番昜名圃少人知。长篇寡和凭花报,岂料因花又得诗。
  • 古诗《南歌子·苒苒中秋过》 - - 苏轼 - - 苒苒中秋过,萧萧两鬓华。寓身此世一尘沙。笑看潮来潮去了生涯。方士三山路,渔人一叶家。早知身世两聱牙。好伴骑鲸公子赋雄誇。
  • 古诗《吴山青/长相思·水仙》 - - 赵溍 - - 金璞明。玉璞明。小小杯柈翠袖擎。满将春色盛。仙佩鸣。玉佩鸣。雪月花中过洞庭。此时人独清。
  • 古诗《保赤堂联·随地遘艰危》 - - 但明伦 - - 随地遘艰危,藐是诸孤,更何望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回天敷惠泽,谁非人子,敢或忘饮之食之,教之诲之。
  • 古诗《恭谒孝陵侧望懿文墓》 - - 黄佐 - - 紫金积翠镇重泉,绛节扬灵护九玄。五色云车龙渺渺,万行珠树鹤翩翩。鼎湖风雨秦淮水,缑岭烟霞句曲天。玉玺一从归冀北,郁葱佳气自年年。
  • 古诗《赠贾司教先生》 - - 何景明 - - 一贱一贵世态,有忧有乐人情。应鳣关西夫子,知鱼濠上先生。
  • 古诗《仇英蜡梅水仙小幅》 - - 乾隆 - - 作友风饕雪虐中,浅黄深白意相融。诗人拟议休唐突,色相虽殊品格同。
  • 古诗《即事·小阁上干霄》 - - 顾绍芳 - - 小阁上干霄,幽人野望遥。澹云清晓树,疏雨绿春苗。天阔前朝寺,风多隔浦桥。心期竟何托,钟磬日萧萧。
  • 古诗《舟中题别·远闻吴季子》 - - 赵执信 - - 远闻吴季子,高义至今空。自许言辞热,相矜酒䏑工。情输船尾柁,事系渡头风。道是华胥国,元来一梦中。
  • 古诗《送程舜敷编脩坐谪高凉》 - - 王慎中 - - 云耸炎峰峰万盘,烟浮瘴水水千湾。南过蛮江莫作赋,屈平当日不生还。
  • 古诗《菩萨蛮·插花挂画人前话》 - - 缪珠荪 - - 插花挂画人前话。尘寰别有清凉界。空翠雨馀滋,新红三两枝。乍晴凉意足,书幌云摇绿。筝语玉纤纤,清风生座筵。
  • 古诗《次韵答沈明远》 - - 韩元吉 - - 如君绝足向风尘,顾我宜为途路人。 阿买八分时自笑,阮瞻三语讵能新。 狂谈尚欲嘲风伯,妙笔真堪赋洛神。 得酒相寻那厌数,醉归官长示应嗔。
  • 古诗《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臣闻视履考祥》 - - 苏轼 - - 三朝遗老九门前,又见承平大有年。 文母忧勤初化俗,曾孙仁孝已通天。 史书元佑三千牍,乐奏坤成第一篇。 欲采蟠桃归献寿,蓬莱清浅半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