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陈著的诗 > 雪里·天花包尽世閒羞原文及翻译赏析

雪里·天花包尽世閒羞

朝代:宋代诗人:陈著时间:2017-12-05
天花包尽世閒羞,也到孤山老树头。
寄语东风为吹拂,本来面目自风流。

诗人陈著资料

雪里·天花包尽世閒羞作者陈著

陈著(1214-1297),六月十三日戌时生,小名祥孙,字子微,小字谦之,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人,寄籍武康县。曾祖宏,祖伸,父德刚,兄弟二人,娶童氏。理宗宝祐四年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 查看详情>>

陈著古诗词作品: 《杂兴·学得无名氏》 《送酒与莆萄与来石门》 《庆春泽·丙申乡人醵赏凤花》 《十月二十四日过弟观寓所出莱菔相款》 《三次书怀·默察天翻地覆由》 《次韵剡张知录见寄》 《次韵前人城北春行》 《送丹山主者周东隐》 《送别单君范·寒山曾约醉梅香》 《桃崖暄日·盛阳淑气满岩前

雪里·天花包尽世閒羞原文及翻译赏析

雪里·天花包尽世閒羞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西湖雨泛·昨日传宣龙井游》 - - 弘历 - - 昨日传宣龙井游,晓来密雨送轻舟。湖光疑向山光问,接上空濛似此不。
  • 古诗《品外泉·昼夜寒光涌》 - - 吴嘉纪 - - 昼夜寒光涌,一亭皆混茫。自存空谷味,何用古人尝。此日名仍掩,深山影共凉。钟鸣僧出汲,落月在松篁。
  • 古诗《绵搭絮·寻纵觅迹到江边》 - - 朱权 - - 寻纵觅迹到江边。李成舅。可曾带得香来。末:小人不曾带得。老旦:我那儿。只一块香没福受用。苦:只得撮土为香。礼虽微表姑情意坚。望灵魂暂且听言。指望松萝相倚。谁想你抱石含冤这也不要埋怨你丈夫。。都是你的亲娘把乘龙女婿嫌。 ...
  • 古诗《荔支杂咏·不独宜餐且好看》 - - 林古度 - - 不独宜餐且好看,真如鹤顶与鸡冠。火山最早枫亭晚,次第如珠撒木难。
  • 古诗《即事有感再用前韵》 - - 程俱 - - 邪正谁分寇与丁,眼看奴隶拥繁缨。至今四海生痍痏,辛苦仍康起一成。
  • 古诗《古意·虎啸云岩下》 - - 宋祁 - - 虎啸云岩下,风生林岭隅。须防威可假,慎勿逐城狐。
  • 古诗《乙盦太夷有唱和鬼趣诗三章语皆奇诡兹来别墅怆抚兵乱亦继咏之》 - - 陈三立 - - 行吟傍溪路,秃杨长比人。幻作狰狞躯,攫拿增怒嗔。我实无罪过,忝与山鬼邻。一世沦墟墓,枯胔恶能神。宥汝斲为棺,裸葬反其真。
  • 古诗《苍梧人为陈临歌》 - - 无名氏 - - 苍梧陈君恩广大。令死罪囚有后代。德参古贤天报施。
  • 古诗《宗皇帝挽章·载笔曾趋供奉班》 - - 吴国伦 - - 载笔曾趋供奉班,江湖犹自忆龙颜。宫云不散神仙仗,禁月常飘玉女环。似有飞轮驰帝座,不知遗剑在人间。千门望幸浑无计,却恨蓬莱使未还。
  • 古诗《烛影摇红·秋思》 - - 张学雅 - - 摇落江天,一庭淡日闲清昼。素衣时怯晓风侵,睡起笼金兽。病后东阳消瘦。凭高几度空回首。篱边疏菊,天际孤鸿,年光依旧。不解双蛾,偏将恼恨深深覆。莲房泣露粉香愁,池水风吹皱。昨夜雨轻寒骤,海棠满砌胭脂透。暮蝉疏柳,黄叶堆阶,断肠时候。...
  • 古诗《夜半闻雁·日月湖中久》 - - 李贽 - - 日月湖中久,时闻冀北音。鸿飞如我待,鼓翼向山阴。
  • 古诗《沙津妓馆送杨少通渡江南征》 - - 宋登春 - - 怜君能骑马,江汉未经过。宦薄蛮方远,家贫童仆多。朝云怜楚子,桃扇赠韩娥。万里相思字,秪应候薜萝。
  • 古诗《溪庵·豫为终制付诸儿》 - - 刘克庄 - - 豫为终制付诸儿,莫待飞腾变化时。涑水书仪非含玉,魏公治命欲披缁。外加麟楦中先悴,生著蝉冠死岂知。除卸布衾堪覆首,更无一物可相随。
  • 古诗《赋得草窗篇为周卫卿之号》 - - 徐渭 - - 草绿鸟喈喈,閒窗一斗开。百虫堪上笔,一片欲遮苔。莫影纱纹瀫,春芽老氏孩。元公有知不,一笑陇牛堆。
  • 古诗《别德清亲旧·馀不空怜水上亭》 - - 姚士磷 - - 馀不空怜水上亭,水喧情语扰人听。羌山不解孤舟别,犹作当年扑面青。
  • 古诗《临终召客·气馀三五喘》 - - 颜令宾 - - 气馀三五喘,花剩两三枝。话别一尊酒,相邀无后期。
  • 古诗《巫山高·巫山高》 - - 陈琏 - - 巫山高,高刺天,峰峦十二开青莲。阳台神女竟何在,朝云暮雨犹依然。宋玉微词徒自诧,襄王荒怪益堪怜。山下遗宫总芜没,空馀猿狖啸苍烟。
  • 古诗《次文长老·久向人间脱俗缘》 - - 杨公远 - - 久向人间脱俗缘,了无挂碍度年年。一尘不惹菩提树,四大俱空兜率天。閒爇篆香供鼻观,静翻贝叶养心田。推敲对景清吟处,应是浑无蔬笋篇。
  • 古诗《又答寄糖霜颂》 - - 黄庭坚 - - 远寄蔗霜知有味,胜於崔浩水精盐。 正宗扫地从谁说,我舌犹能及鼻尖。
  • 古诗《六言·有教圣愚无类》 - - 刘克庄 - - 有教圣愚无类,非人父子勿传。 此乃靖欲反矣,是亦羿有罪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