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陈淳的诗 > 训儿童·孔子原文及翻译赏析

训儿童·孔子

朝代:宋代诗人:陈淳时间:2023-04-08
孔子生东鲁,斯文实在兹。
六经垂训法,万世共宗师。

诗人陈淳资料

训儿童·孔子作者陈淳

陈淳(1159-1223)是中国南宋理学家。字安卿,亦称北溪先生。漳州龙溪(今福建龙海)人。朱熹晚年的得意门生,理学思想的重要继承者和阐发者。著作有《北溪全集》。依据禀气的清浊和赋质的纯杂交错搭配,..... 查看详情>>

陈淳古诗词作品: 《谒张公祠·古来传说双剑灵》 《东园·举世争趋进》 《父子·父子本天性》 《义维·义以维其心》 《紫溪过日·日露雪头红玉盘》 《感旧十咏·和行郡圃》 《忠·忠以尽诸己》 《紫溪遇日·日露雪头红玉盘》 《朋友·朋友同门志》 《廉维·廉以维其心

训儿童·孔子原文及翻译赏析

训儿童·孔子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过马冲然部斋水亭》 - - 谭元春 - - 芦荻春相暮,池梁晴亦深。与君看鹤浴,意忽念鱼沈。细务存高致,多言表静心。秦淮今夜水,不及此森森。
  • 古诗《二砺·钧天梦冷紫宸春》 - - 郑思肖 - - 钧天梦冷紫宸春,臣子衔哀社稷屯。一缕血忱开白日,两篇心誓哭苍旻。渡江祖逖愿兴晋,蹈海仲连羞帝秦。回首故都宫阙恨,满山秋色正愁人。
  • 古诗《课儿联·直谏尊刘虎》 - - 梁鼎芬 - - 直谏尊刘虎;奸谋笑李猫。
  • 古诗《石湖仙·晴天螯柱》 - - 端木埰 - - 晴天螯柱。是崧岳降神,匡我皇路。须识我熙朝,尽深仁滋培布濩。天心歆眷。俾首倡楚湘才武。艰苦。看拊循,瘁尽谯羽。家书弥益质实,是家庭谆诚告语。制胜根原,还在精勤义恕。百战动名,百城疆圉。后人看取。曾说与。精兵那藉西旅。...
  • 古诗《明日慈仁宫进讲毕钦承特命改授崇文监丞参检校书籍事是日同僚邀复游西山举酒为寿赋简谢雅意》 - - 周伯琦 - - 沙明潦尽路萦回,僧舍埋云石点苔。山影四围青欲合,草花五色锦成堆。起瞻北阙天光近,坐醉西风野兴催。好是清欢醇是酒,不须海上访蓬莱。
  • 古诗《孟秋朔旦有事于攒宫》 - - 顾炎武 - - 秋色上陵坰,新松夹
  • 古诗《偈颂·扭碎东山鼻孔》 - - 释绍昙 - - 扭碎东山鼻孔,牵断佛眼耳轮。一等施呈毒手,腕头力重千钧。饫饕法味,饱听圆音。汉室威仪重复见,紫芝香散碧岩春。
  • 古诗《川拨棹·酆都路》 - - 王哲 - - 酆都路。定置个凌迟所。便安排了,铁床镬汤,刀山剑树。造恶人有缘觑。造亚人有缘觑。鬼使勾名持黑簿。没推辞与他去。早掉下这毙骸,不藉妻儿与女。地狱中长受苦。地狱中长受苦。
  • 古诗《秋日北固晚望》 - - 高蟾 - - 风含远思翛翛晚,日照高情的的秋。何事满江惆怅水,年年无语向东流。
  • 古诗《一齿动摇已久然馀皆坚甚戏作》 - - 陆游 - - 病齿元知不更全,漂浮杌
  • 古诗《寄张元德秘书》 - - 郭忠孝 - - 良觌暌违数载馀,故人踪迹近何如。春秋藉子发精义,周易惭余无特书。山阁停云愁绝处,屋梁落月梦回初。何时共剪西堂烛,尊酒论文剪野蔬。
  • 古诗《金粉泪·人心一正般般古》 - - 陈独秀 - - 人心一正般般古,四裔夷酋自罢兵。中国圣人长训政,紫金山色万年青。
  • 古诗《天香·绿牡丹。同宋牧仲、李分虎赋》 - - 朱彝尊 - - 红襆嫌浓,紫囊太艳,洛阳别有声价。柳眼看深,鸭头较浅,天付十分姚冶。青腰纤软,任遍倚沉香亭榭。谁把千金碧玉,分开瓜字芳夜。狸奴日长来也。反输他草眠苔藉。小立蜻蜓,不见敛晴空射。黛色崔徐莫写除,嘱与章台扫眉者。翠被难遮,翠涛倾泻。...
  • 古诗《凌霄·羊角连蜷上》 - - 许及之 - - 羊角连蜷上,青霄便许凌。绝怜香草色,莫遣逐浮萍。
  • 古诗《次韵·老耕南郭一畦田》 - - 周孚 - - 老耕南郭一畦田,饱食安眠久愧天。更与殷勤厌螟螣,一冬三白记今年。
  • 古诗《挽令人·知汝莫如我》 - - 王十朋 - - 知汝莫如我,伤心不尽谈。忍贫犹好施,见得可曾贪。水陆同艰险,糟糠共苦甘。和鸣三十载,一梦断闽南。
  • 古诗《送李按察·堂堂竹溪翁》 - - 赵秉文 - - 堂堂竹溪翁,如天有五星。篆籀深汉魏,文章仿六经。后生玩华藻,骫骳媲白青。善哉刘与李,斯文见典刑。
  • 古诗《绝句·宝凤搔头玉步摇》 - - 陈言 - - 宝凤搔头玉步摇,艳妆空似海棠娇。 春情一种无聊赖,重到桃花第四桥。
  • 古诗《送倪尚书之南京》 - - 王鏊 - - 暂携堂印过江东,冢宰权分位望同。 留守地当分陕重,为官谁在故乡中。 家传旧有尚书履,保副新加太子宫。 半世趋朝今少憩,钟山闲对黑头公。
  • 古诗《文宣王庙古松》 - - 郑衮 - - 列植成均里,分行古庙前。阴森非一日,苍翠自何年。 寒影烟霜暗,晨光枝叶妍。近檐阴更静,临砌色相鲜。 每愧闻钟磬,多惭接豆笾。更宜教胄子,于此学贞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