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代诗人 > 元好问的诗 > 续小娘歌·竹溪梅坞静无尘原文及翻译赏析

续小娘歌·竹溪梅坞静无尘

朝代:元代诗人:元好问时间:2021-01-15
竹溪梅坞静无尘,二月江南烟雨春。
伤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荆榛不见人。

诗人元好问资料

续小娘歌·竹溪梅坞静无尘作者元好问

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 查看详情>>

元好问古诗词作品: 《梨花海棠·梨花如静女》 《江城子·来鸿去燕十年间》 《满江红·三泉醉饮》 《俳体雪香亭杂咏》 《济南杂诗·石刻烧残宴集辞》 《江城子·寄德新丈》 《鹧鸪天·抛却浮名恰到闲》 《促拍丑奴儿·无物慰蹉跎》 《赵大年秋溪戏鸭图》 《月观追和邓州相公席上韵

续小娘歌·竹溪梅坞静无尘原文及翻译赏析

续小娘歌·竹溪梅坞静无尘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书倪文正竹石画卷后》 - - 蒋士铨 - - 君子立身同竹石,每与风霜争气力。猗猗独挺寒瘦姿,磊磊常矜严冷色。倪公贞介立朝右,石骨铮棱竹竿直。心忧大蠹踞钧衡,目瞬此珰如鬼魅。彤廷未燬三朝典,讲幄空陈十六策。竹头不屈石难转,司农之笏岂胜击。偶然纵笔写横卷,劲气棱棱穿楮墨。广平铁石贯梅花,坡老槎牙浮雪壁。忠臣风骨义...
  • 古诗《有日本人索余书戏作》 - - 沈彩 - - 簪花妙格几曾悭,万里鲸波到海山。不似唐宫一片叶,只随沟水向人间。
  • 古诗《东风齐著力·题合作百花齐放图》 - - 汪东 - - 残雪初消,群葩争艳,大地春融。梅枝秀发,夭矫倚苍松。更有千竿绿竹,假山畔萱草成丛。堪奇处,牡丹数朵,也逞妍红。菊蕊影玲珑。旁衬著杂花无数香浓。一年好景,尽入画图中。岂是都忘岁序,画师笔巧夺天工。应知道,东风力劲,压倒西风。...
  • 古诗《菊·不逐群芳争雨露》 - - 倪尧 - - 不逐群芳争雨露,傲霜独自开秋暮。堪叹金刚不壤王,亦欲寄人篱下住。
  • 古诗《桐乡友人至传长孙兴祖举子及接家信乃生女也口占解嘲》 - - 查慎行 - - 谁把维虺比梦熊,传讹几与弄獐同。笑将镜镊投诸地,等被人呼作太翁。
  • 古诗《次韵谢吴宜斋》 - - 萧立之 - - 风谊今湖海,交游独子推。软尘胜道战,清气压囊诗。谷派谁能续,灵风渐许卑。劘坚吾岂敢,犹欲起疲师。
  • 古诗《奉寄兄·兄弟此为别》 - - 梁以蘅 - - 兄弟此为别,江山几度愁。猿啼千里夕,雁叫一声秋。颜色何因觅,音书仍未收。天涯共多难,别绪更悠悠。
  • 古诗《后杂忆诗·松来条脱掷还收》 - - 凌义渠 - - 松来条脱掷还收,生小无拘得自由。可是娇慵可是闷,阑干倚遍未梳头。
  • 古诗《按行分宜·分得宜春地》 - - 蒋之奇 - - 分得宜春地,东偏一画屏。洪阳仙洞古,龙姥旧祠灵。雨过溪痕长,春回草径青。道傍聊下马,揩藓读碑铭。
  • 古诗《过故居有感·海上燕云涕泪多》 - - 连横 - - 海上燕云涕泪多,劫灰零乱感如何!马兵营外萧萧柳,梦雨斜阳不忍过!
  • 古诗《晚过高邮·绿杨遥指数归程》 - - 李振钧 - - 绿杨遥指数归程,湖水连天八月平。两岸人声喧晚市,几行鸦影入荒城。野花篱落孤烟直,衰草祠堂老树横。却忆画船秋泛棹,去年今日不胜情。
  • 古诗《夜行·踯躅行宵路》 - - 黄景仁 - - 踯躅行宵路,苍茫不自愁。无人烟草阔,绕足水泉柔。柝远疑村近,星明识径幽。未知身过处,可有屐痕留。
  • 古诗《秋日东园闲居》 - - 李宪噩 - - 霁后添凉冷,偏知小院东。新封窗满日,初脱树多风。草静下饥缺,叶低藏病蠹。此时机虑息,还似在山中。
  • 古诗《为张相臣丸散真方汇录题诗》 - - 杨秀章 - - 丛书编次明如镜,方术条分有智珠。丹比千金施妙用,肱经三折瀹灵枢。搜罗宏富胸中贮,采撷精英肘后无。四十年来深积累,津门高挂市前壶。
  • 古诗《过长沙宿晋八郡都督陶桓公祠陶公侃》 - - 邓云霄 - - 晋室悠悠竟陆沉,清谈流祸到于今。挥戈近乏平戎策,运甓谁同壮士心?八郡藩屏遗爱远,千秋俎豆古祠深。客来欲续天门梦,借问天门几万寻。
  • 古诗《出关作·半生踪迹未曾闲》 - - 洪亮吉 - - 半生踪迹未曾闲,五岳游完鬓乍斑。却出长城万余里,东西南北尽天山。
  • 古诗《桃花水·浴鹅》 - - 顾太清 - - 东风细细柳丝丝。泥人春日迟。微波动,碧参差,暗水涨新池。独自倚栏时。对涟漪。清流何事最相宜。浴鹅儿。
  • 古诗《元宵·沧海飘萍去》 - - 曹家达 - - 沧海飘萍去,微尘浩劫更。迦陵期共命,断竹怨孤生。多事飞天镜,来窥不夜城。相闻惟爆竹,都作别离声。
  • 古诗《离亭燕·留别蕙伶》 - - 江椿 - - 芳草萋萋南浦。叫得杜鹃声苦。纵有千条杨柳线,不系片帆双橹。一个蕙心人,知道者般悽楚。卿是六朝风度。侬是六朝家数。鞠部笙歌文苑笔,一样为名耽误。甚日到西泠,同买孤山留住。...
  • 古诗《秋夜寄僧》 - - 欧阳詹 - - 尚被浮名诱此身,今时谁与德为邻。 遥知是夜檀溪上,月照千峰为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