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朱鹤龄的诗 > 杨柳枝词·百尺扶苏翠影孤原文及翻译赏析

杨柳枝词·百尺扶苏翠影孤

朝代:明代诗人:朱鹤龄时间:2022-10-09
百尺扶苏翠影孤,风流自赏古城隅。
不须移向灵和殿,好种天边近白榆。

诗人朱鹤龄资料

杨柳枝词·百尺扶苏翠影孤作者朱鹤龄

朱鹤龄,字长孺,号愚庵。明诸生。入清,弃科举。学问长于说经,与钱谦益、吴伟业、朱彝尊、毛奇龄、万斯同等都有交往,与徐乾学亦相酬答,深得一时名流切磋之益。有《尚书埤传》、《禹贡长笺》、《诗经通义..... 查看详情>>

朱鹤龄古诗词作品: 《宗定九惠贻深柳堂集奉寄》 《过周安节馆斋小饮》 《戊午元日·寒威偏剧野人家》 《即事·林静过蕉雨》 《送棐民弟司训清河》 《张鹿床过访承示佳集兼有赠言赋答》 《蹋灯词·九陌荧荧不夜天》 《荷花·碧水弄妖娆》 《咏古·卓文君》 《送包朗威·芒屩冲寒自担簦

杨柳枝词·百尺扶苏翠影孤原文及翻译赏析

杨柳枝词·百尺扶苏翠影孤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游弘法寺·久客滞燕州》 - - 李英 - - 久客滞燕州,时寻宝地游。幽栖随鸟入,徙倚听泉流。林树笼禅阁,烟霞绕佛楼。高僧同一笑,何异虎溪头。
  • 古诗《送僧归云岩·和气津津出眉宇》 - - 释德洪 - - 和气津津出眉宇,平生快活随缘住。忆昨思山林下来,如今却向城中去。燕子初飞帘幕风,海棠睡重清明雨。重唱龙山诸佛机,红尘动处云成缕。
  • 古诗《凤凰㻻·渚墩学黄埠》 - - 乾隆 - - 渚墩学黄埠,上有凤凰楼。一镜中悬画,四时长似秋。山容空外秀,波态席前浮。何事三山远,还期佺羡游。
  • 古诗《信笔·道人所居不盈尺》 - - 陈达 - - 道人所居不盈尺,静里满怀春拍拍。插架时翻断简青,开窗忽见遥岑碧。狂风捲雨妨农工,驰马驱车酣客奕。一笑那知两鬓蓬,诗成便把榴皮擘。
  • 古诗《扇子诗·艚市中渔者渔》 - - 李石 - -
  • 古诗《以家事付诸儿惟不得姑苏陆氏女子消息》 - - 戴表元 - - 祇怜地僻少过从,更许年衰养惰慵。行健有时寻近局,起迟尝日到高舂。鹿皮冠野频频戴,鹅顶蔬粗款款供。儿女团栾俱在眼,独怜无信过吴松。
  • 古诗《春暮偶游归饮人境庐》 - - 黄遵宪 - - 某水某山我故乡,今时今日好容光。频年花事春三月,独我蓬飘天一方。门外骊驹犹在道,堂前燕子稳栖梁。金盆月艳蒲萄缘,便拟狂飞千百觞。
  • 古诗《偈颂·今朝五月五》 - - 释宗杲 - - 今朝五月五,天降沛然雨。艾人与门神,聚头相耳语。雪窦禅师来,一口吞佛祖。
  • 古诗《梦谪仙·梦驾白云参谪仙》 - - 华岳 - - 梦驾白云参谪仙,谪仙留赋白云篇。醉将只手拿虹笔,便扯青霄作彩笺。
  • 古诗《礼黄龙先师塔》 - - 释月涧 - - 钝锹搅动苍龙窟,浪激波腾海岳昏。一笑不知深问讯,先师灵骨俨然存。
  • 古诗《南乡子·几日诉离尊》 - - 程垓 - - 几日诉离尊。歌尽阳关不忍分。此度天涯真个去,销魂。相送黄花落叶村。斜日又黄昏。萧寺无人半掩门。今夜粉香明月泪,休论。只要罗巾记旧痕。
  • 古诗《秋浦怀李白》 - - 黄景仁 - - 为爱池鱼美,停车又几时。如何我行处,每见尔题诗。花发清溪馆,苔荒苦竹祠。青天明月在,何处不相思。
  • 古诗《于尉以书室新成惠诗次韵》 - - 舒邦佐 - - 无数云山簇眼前,又听风叶响琤然。近于此处开三径,准拟归来受一廛。终日看山忘坐臣,有时扃户锁风烟。寻花问柳如乘兴,且莫轻回访戴船。
  • 古诗《铜山寺口初见梅花书寄何则颜》 - - 戴表元 - - 沙疏石瘦水涓涓,折得梅花费两年。 更与何人说潇洒,香中行坐水中眠。
  • 古诗《朝中措·几回相与叹高才》 - - 丘崈 - - 几回相与叹高才。忽报驭风来。谁道及朝天阙,更能同上春台。  主人早晚,班聊玉笋,行听连催。湖上饱赓新唱,思堂快泻深杯。
  • 古诗《竹枝歌·当宴女儿歌竹枝》 - - 范成大 - - 当宴女儿歌竹枝,一声三叠客忘归。 万里桥边有船到,绣罗衣服生光辉。
  • 古诗《家人子辈往石湖检校暮归》 - - 范成大 - - 南浦回春棹,东城掩暮扉。 儿修鸡栅了,女挈菜蓝归。 风力虽欺酒,花香尚染衣。 衰翁牢守舍,肠断钓鱼矶。
  • 古诗《射蛟浦·万骑巡游遍》 - - 苏辙 - - 万骑巡游遍,千帆破浪轻。 射蛟江水赤,教战越人惊。 山转楼船影,岸催连弩声。 祈招无为赋,酣寝尽平生。
  • 古诗《卜居·历尽人间行路难》 - - 陆游 - - 历尽人间行路难,老来要觅数年闲。 供家米少因添鹤,买宅钱多为见山。 池面纹生风细细,花根土润雨斑斑。 借舂乞火依邻里,剩酿村醪约往还。
  • 古诗《小雨云门溪上》 - - 陆游 - - 好雨疏疏压暮埃,断云漠漠带春雷。 离黄穿树语断续,翠碧衔鱼飞去来。 生菜入盘随冷饼,朱樱上市伴青梅。 狂吟不是夸强健,老气如山未许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