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代诗人 > 李昱的诗 > 扬子江·滔滔扬子江原文及翻译赏析

扬子江·滔滔扬子江

朝代:元代诗人:李昱时间:2023-04-05
滔滔扬子江,江流日千里。
古来限南北,今看平如砥。
我行属冬候,际此风日美。
捩拖群鱼惊,推篷一鸥起。
须臾棹歌发,客子心亦喜。
平生济川心,造次聊试尔。

诗人李昱资料

扬子江·滔滔扬子江作者李昱

介绍:元明间浙江钱塘人,字宗表,号草阁。元末避居永康、东阳间,授徒为业。明洪武中官国子监助教。有《草阁集》。元明间浙江钱塘人,字宗表,号草阁。元末避居永康、东阳间,授徒为业。..... 查看详情>>

李昱古诗词作品: 《蒋子宜约游义安寺不果就饮于家有诗次韵》 《郦食其·皓首犹誇八尺躯》 《正月辞·雪消楼瓦鸳鸯暖》 《送马彦良赴闽》 《题李愿归盘谷图》 《戏题渊明图·诗满霞笺酒满瓢》 《游寿山·双涧桥西见五峰》 《五言古诗·李杜日已远》 《画马·黄金如土筑高台》 《海棠·分明守宫血

扬子江·滔滔扬子江原文及翻译赏析

扬子江·滔滔扬子江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过三田渡有作》 - - 南有容 - - 石生不愿坚以穹,试看三田渡口碑。人生不愿才且文,试读三田碑上辞。三田日夜流沄沄,下流直接东江涘。他年若过东江去,莫以吾牛饮江水。
  • 古诗《简袭庆斋主人》 - - 黄希旦 - - 雨过浮山好,无如袭庆斋。主人操大雅,楼阁俯苍崖。槛碧摇新柳,庭黄发嫩槐。登临诗酒兴,此际与谁偕。
  • 古诗《月儿弯弯照九州》 - - 无名氏 -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
  • 古诗《扬州怀古·繁华事业等微虫》 - - 何震彝 - - 繁华事业等微虫,闪闪浮光一瞥空。惟有馀燐最得意,夜深来往豆花丛。
  • 古诗《和张峣秀才勉弟之什》 - - 文彦博 - - 棣萼联华继昔贤,素园游想已多年。方观薮凤翱千仞,将见床鸾上九天。宽诏已闻求泛驾,盛时休忆赋归田。来春定中穿杨箭,好约抽毫玉陛前。
  • 古诗《卖花声·离筵未终东方既白重拈此解以代赠言》 - - 汪淑娟 - - 绣帐病缠绵。闷极今年。卷帘日日望秋天。望到木樨花放了,望著归鞭。灯火已阑珊。无可相怜。嘱君今夜莫开船。只怕夜深侬有梦,寻向君边。
  • 古诗《南乡子·绣榻近来闲》 - - 顾贞观 - - 绣榻近来闲。似整如欹欲卸鬟。自把毛诗教小凤,关关。鹦鹉偷传唤阿蛮。湘管泪痕斑。掷罢金钱弄玉环。身似离爻中断也,单单。欲展双眉又拆难。
  • 古诗《题桐木关麻粟村》 - - 张伯元 - - 村古积云重,山危知命轻。若非闻鸟语,岁月已无声。
  • 古诗《登九华山·云端隐隐见天台》 - - 陈仁德 - - 云端隐隐见天台,遥听钟声过岭来。徐徐清风生袖底,殷情为我拂尘埃。
  • 古诗《再逢友人·道远频驰梦》 - - 朱珵圻 - - 道远频驰梦,情深只寄书。相逢俱泪下,翻似别离初。
  • 古诗《紫牡丹·魏氏名家占上栏》 - - 彭孙贻 - - 魏氏名家占上栏,胭脂凝袖倚琅玕。蒲桃锦幄香徐卷,紫海春波夜不寒。似共洛妃乘雾下,恰宜飞燕避风看。檀槽试近花前拨,撩乱韶光顾曲难。
  • 古诗《虞美人·乙丑九秋饮集西园雪伶燕琴演虞姬舞剑剧。竹枝交雨兰锋眩春仿佛其度》 - - 程颂万 - - 秋光恰过中分好。杯滟人双照。忽看身堕碧琉璃。一霎虹芒四合捧虞姬。兰回竹笑拚垂手。帐外雄风走。楚台轻泪剪湘妃。那便江东歌舞出重围。
  • 古诗《读陶靖节传有感》 - - 田肇丽 - - 捽兀究庐酒一樽,归来松菊幸犹存。沈吟独怪柴桑老,敢向人间说闭门。
  • 古诗《和寿冈杨先生上丁》 - - 彭龟年 - - 礼成绵蕝固遐方,揭此威仪日月光。他日抗章论祀事,贤侯不减汉平当。
  • 古诗《高淳·县小无城郭》 - - 查慎行 - - 县小无城郭,桥长即水门。鱼虾鯹作市,鹅鸭闹如村。曲曲樯随岸,丛丛柳抱园。渐知江路近,盈缩视潮痕。
  • 古诗《桃源忆故人·移灯背月穿金缕》 - - 王千秋 - - 移灯背月穿金缕。合色鞋儿初做。却被阿谁将去。鹦鹉能言语。 朝来半作凌波步。可惜孤鸾□侣。若念玉纤辛苦。早与成双取。   
  • 古诗《即事吟·事到患来频》 - - 邵雍 - - 事到患来频,何由得任真。 就新须果敢,从善莫因循。 盗亦自有道,人而或不仁。 义缘无定体,安处是行身。
  • 古诗《赠同官苏明府》 - - 李频 - - 山中畿内邑,别觉大夫清。簿领分王事,官资寄野情。 闲斋无狱讼,隐几向泉声。从此朝天路,门前是去程。
  • 古诗《覆落后呈同年》 - - 裴休 - - 由来梁雁与冥鸿,不合翩翩向碧空。寒谷谩劳邹氏律,长天独遇宋都风。此时泣玉情虽异,他日衔环事亦同。二月春光正摇荡,无因得醉杏园中。
  • 古诗《送越州辛法曹之任》 - - 李嘉佑 - - 但能一官适,莫羡五侯尊。山色垂趋府,潮声自到门。 缘塘剡溪路,映竹五湖村。王谢登临处,依依今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