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代诗人 > 倪瓒的诗 > 烟雨中过石湖·烟雨山前度石湖原文及翻译赏析

烟雨中过石湖·烟雨山前度石湖

朝代:元代诗人:倪瓒时间:2017-08-31
烟雨山前度石湖,一奁秋影玉平铺。
何须更剪松江水,好染空青作画图。

诗人倪瓒资料

烟雨中过石湖作者倪瓒

倪瓒,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倪瓒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倪瓒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 查看详情>>

倪瓒古诗词作品: 《忆秦娥·扶疏玉》 《早春对雨寄怀张外史》 《王叔明画·笔精墨妙王右军》 《素衣诗素衣内自省也督输官租羁絷忧愤思弃田庐敛裳宵遁焉》 《寄张德常》 《题张以中野亭》 《赠沈生卖墨·桐烟墨法后松烟》 《竹枝词·噰噰归雁度春江》 《送别甘允从·来从墨沼云林下》 《石湖·愁不能醒已白头

烟雨中过石湖·烟雨山前度石湖原文及翻译赏析

烟雨中过石湖·烟雨山前度石湖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河南巡抚徐绩奏报得雪志慰》 - - 弘历 - - 上辛祈谷对皇穹,霈雪豫齐颙祷中。即日京城沾泽厚,其时南省被恩同。佳音由驿先达北,慰志因民更望东。敢曰微诚通帝载,戒盈感惠并殷衷。
  • 古诗《戏题罗汉坪·五百应真缺其一》 - - 弘历 - - 五百应真缺其一,相传其一到来迟。是诚执相而求者,吾谓曼殊或哂之。
  • 古诗《懒画眉·生》 - - 陆采 - - 生:受知门下感恩隆。遭际今为间世逢。外:朝夕须要小心。生:勤劬朝夕罄愚衷相公此去。四方无警。三锡有加。。惟愿取承天宠。博带褒衣啸晚风。
  • 古诗《涞水道中作·涞水东来接定兴》 - - 弘历 - - 涞水东来接定兴,耆民秀士迓分棚。祝釐众意诚难却,惜费微嫌此不应。
  • 古诗《耕乐轩·安分丘园百不忧》 - - 任允迪 - - 安分丘园百不忧,生涯满目足优游。春深甘雨桑麻长,秋霁西畴黍稻收。教子倚阑看邃说,饮牛挂策俯池流。高情更喜亲朋至,白酒黄鸡醉即休。
  • 古诗《黄花岗·腐败无能何以堪》 - - 陈振家 - - 腐败无能何以堪,外欺内困百官贪。将颓社稷多枭贼,匡救中华有烈男。首义虽摧豪气永,继旌终胜寸心甘。陵园供与后昆仰,彪炳千秋耀岭南!
  • 古诗《楼上·百尺危栏倚翠眉》 - - 邓云霄 - - 百尺危栏倚翠眉,天风吹动绣罗衣。孤高直对嫦娥阙,缥缈平攀织女机。月下时闻箫一弄,春来还见燕双飞。寄言芳岁须行乐,金谷迷楼事已非。
  • 古诗《戏赠月·梦中识路亦何为》 - - 李觏 - - 梦中识路亦何为,恰要逢人已自迷。一月解行天一匝,嫦娥犹未免单栖。
  • 古诗《沽酒船·汉阳郁金扑鼻香》 - - 王佐 - - 汉阳郁金扑鼻香,飘飘一叶泛残阳。大盆贮景随兰桨,小勺分春上羽觞。兴入齐州欣白叟,手持阿堵付黄郎。叮咛鄂渚黄楼胜,信宿还须远送将。
  • 古诗《乌栖曲·郎骑玉勒青骢马》 - - 李孙宸 - - 郎骑玉勒青骢马,相邀侠客青楼下。百转梁州夜未阑,家有愁人独凭栏。
  • 古诗《次韵袁审渊道旧思归》 - - 刘一止 - - 虞氏隋唐后,当时尺五天。风烟鼻祖宅,翰墨耳孙贤。筇屐容相蹑,杯觞得共传。济时吾老矣,看着祖生鞭。
  • 古诗《田间春晚·浅白深红小睡馀》 - - 黄彦平 - - 浅白深红小睡馀,梦残春去绿扶疏。更无蜂蝶怜膏馥,时有娇莺隐自呼。
  • 古诗《题徐子比独秀亭》 - - 曾丰 - - 邻山三五百为曹,气伏心降让我高。独秀不知为独秀,退然自视一秋毫。
  • 古诗《秋雨未已客怀》 - - 章甫 - - 逆旅故人少,今秋风雨多。禾头欲生耳,农夫空悲歌。饥肠望一饱,嗷嗷同雁鹅。临风不把酒,奈此菊花何。
  • 古诗《浣溪沙·寄原保平》 - - 胡惠溥 - - 药裹殷勤两赠余,同情感愧女相如。老夫衣钵郑尚书。曹秀洗馀脂粉气,笔尖横扫斗牛墟。中郎插架恨灰无。
  • 古诗《南乡子·咏燕》 - - 曹贞吉 - - 双燕坐雕梁。软语呢喃昼自长。掠水蹴花飞不定,过墙。乱剪春芜故故忙。新月淡昏黄。柳絮池塘夜未央。落尽香泥人不见,回翔。错认谁家白玉堂。
  • 古诗《磨墨·盥漱衣冠只四更》 - - 郑孝胥 - - 盥漱衣冠只四更,惯将磨墨遣閒情。不辞漆黑休灯坐,磨出窗间一日明。
  • 古诗《郡圃栽花·公馀吏隐不相赊》 - - 王十朋 - - 公馀吏隐不相赊,杖屦园林赏物华。五柳宅边谁种柳,百花楼畔谩栽花。池塘有梦吟春草,屏障无心恋绮霞。来岁游人应话我,雁山深处老桑麻。
  • 古诗《父病·满目溪山醉复醒》 - - 王洋 - - 满目溪山醉复醒,虚怀长羡少经营。 相如病起忘消渴,一任沱江过锦城。
  • 古诗《贻南康陈处士陶》 - - 谭用之 - - 白玉堆边蒋径横,空涵二十四滩声。老无征战轩辕国,贫有茅茨帝舜城。丹凤昼飞群木冷,一龙秋卧九江清。时人莫笑非经济,还待中原致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