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张耒的诗 > 夜书·黯黯夜烟青原文及翻译赏析

夜书·黯黯夜烟青

朝代:宋代诗人:张耒时间:2017-11-21
黯黯夜烟青,寥寥秋汉迥。
海月出天高,霜云泊天静。
鹤鸣知露寒,树影当轩正。
幽客独未眠,经窗夜声磬。

诗人张耒资料

夜书·黯黯夜烟青作者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 查看详情>>

张耒古诗词作品: 《都梁亭下·金塔青冥上》 《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 《别钱筠甫·春灯欲尽晓鸡啼》 《永宁遣兴·国破空陵墓》 《寓陈杂诗·开门无客来》 《次韵苏翰林送黄师是赴两浙》 《乞钱穆公给事丈新赐龙团》 《题东坡卜操作数后》 《二月五日折梅时经雨梅谢矣》 《冬日杂书·短景冰霜地

夜书·黯黯夜烟青原文及翻译赏析

夜书·黯黯夜烟青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舟中即事·戍鼓夜凭凭》 - - 宋琬 - - 戍鼓夜凭凭,劳人寝复兴。我行才赤壁,何处是黄陵。鹭起还依桨,鱼跳不受罾。浮生如退鹢,风伯未须憎。
  • 古诗《潜江杂诗·城北城南一里馀》 - - 樊增祥 - - 城北城南一里馀,踏莎来就子云居。岐亭监税风流在,不遇东坡亦借书。
  • 古诗《杪秋过顾与治庭梅偶开数花赋得檐字》 - - 施闰章 - - 青溪霁色近疏帘,到尔园亭坐辄淹。秋暮早梅开照眼,霜前黄橘乱垂檐。掩关避客幽人集,就石移尊乐事兼。夜久月明衣露白,床头斗酒更呼添。
  • 古诗《腹痛·往年伏枕谢家池》 - - 黎简 - - 往年伏枕谢家池,是病经年续往时。饮子密参多病妇,医门新下五灵芝。愁无措手怜分痛,日九回肠悔作诗。有似故人知不食,更烦书札问周饥。
  • 古诗《别韩魏公·帘前二圣拥千官》 - - 石苍舒 - - □□□□□□□,帘前二圣拥千官。唯有扫门霜鬓客,却随社燕入长安。
  • 古诗《任氏行·玉爪苍鹰云际灭》 - - 白居易 - - 玉爪苍鹰云际灭,素牙黄犬草头飞。
  • 古诗《送华裳吉赴成都兼寄汪赞卿》 - - 杨寿杓 - - 有兴萍踪集,无端雁影单。关山愁日暮,风雨感宵阑。历历京华梦,行行蜀道难。汪伦倘相问,寄语劝加餐。
  • 古诗《赠不食姑·衣以青为色》 - - 徐照 - - 衣以青为色,谓如天骨青。近年全不食,饮水自通灵。心信生狂语,清羸改俗形。半空仙乐奏,曾向静中听。
  • 古诗《回军跛者·既老又不全》 - - 赵微明 - - 既老又不全,始得离边城。一枝假枯木,步步向南行。去时日一百,来时月一程。常恐道路旁,掩弃狐兔茔。所愿死乡里,到日不愿生。闻此哀怨词,念念不忍听。惜无异人术,倏忽具尔形。...
  • 古诗《晏斋余自名·以晏名斋惧不安》 - - 赵蕃 - - 以晏名斋惧不安,居閒从仕莫殊看。葱羹麦饭自可饱,惟去不须如井丹。
  • 古诗《寄欧从龙侍御》 - - 严嵩 - - 壮心黄鹄青冥上,旧业苍山楚水南。谁道向来经济略,种畬栽树伴农谈。
  • 古诗《田园乐词·霜空归鸟断续》 - - 林大钦 - - 霜空归鸟断续,霁日孤云往还。短发醉歌舜代,生涯迟暮青山。
  • 古诗《奉皇姊大长公主命题钱舜举硕鼠图》 - - 冯子振 - - 黠吻工馋恣陆梁,粟初黄候未登场。君恩一穗填渠腹,可信年年盗太仓。
  • 古诗《史诗草·愁苦欢愉句总工》 - - 俞樾 - - 愁苦欢愉句总工,慧花全集叹俄空。倖存五十一年事,都在秋闺自序中。
  • 古诗《西阳宫·荒凉禾黍满林秋》 - - 刘绎 - - 荒凉禾黍满林秋,犹见灵光鲁殿留。五代干戈今昔感,重阳风雨旧新愁。平山莫问堂前碣,滁水空余亭外流。当日归田非故土,知公遗慕系松楸。
  • 古诗《点绛唇·春晓轻雷》 - - 张元干 - - 春晓轻雷,采苹洲上清明雨。乱云遮树。暗澹江村路。 今夜归舟,绿润红香处。遥山暮。画楼何许。唤取潮回去。  
  • 古诗《满江红·生縠平铺》 - - 王质 - - 生縠平铺,吹不起轻风无力。西江上斗牛相射,水天一色。二妙风流今代少,一时光价何时息。更绛霄白日下云軿,芙蓉客。 整飞驭,成得得。寻前约宽忆忆。正云飞雨卷,旧红新碧。茁茁抽长荷柄绿,毵毵吐净杨花白。渐衣篝香润入梅天,红绡湿。 ...
  • 古诗《三石台·玉壶冰底卧青龙》 - - 杨万里 - - 玉壶冰底卧青龙,海外三山堕眼中。 奇观揭名浑未在,只消题作小垂虹。
  • 古诗《赠梁诗·潦倒天南客》 - - 丘逢甲 - - 潦倒天南客,登台吊尉佗。 相逢剧如故,当哭有长歌。 西日天方暝,东风海正波。 何当奋雄略,找剑斫蛟鼍。
  • 古诗《帝京·龙虎山河御气通》 - - 殷尧藩 - - 龙虎山河御气通,遥瞻帝阙五云红。英雄尽入江东籍,将相多收蓟北功。礼乐日稽三代盛,梯航岁贡万方同。都将俭德熙文治,淳俗应还太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