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弘历的诗 > 吟清籁·天风捲响落云岑原文及翻译赏析

吟清籁·天风捲响落云岑

朝代:清代诗人:弘历时间:2023-04-08
天风捲响落云岑,那是人间丝竹音。
设使不因凡耳听,对斯或可试清吟。

诗人弘历资料

吟清籁·天风捲响落云岑作者弘历

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 查看详情>>

弘历古诗词作品: 《独乐寺·高阁耸云红》 《静室口号·一岁之间偶一来》 《雨·彻夜问云薄》 《春·触目意訢訚》 《金山妙高台和苏轼韵》 《北郊礼成回跸御园即目成咏》 《月山·远岸高低列假山》 《命蠲缓福建各府州县钱粮诗以志事》 《留佳亭·西湖山居额留馀》 《澄虚榭·水榭额澄虚

吟清籁·天风捲响落云岑原文及翻译赏析

吟清籁·天风捲响落云岑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避暑山庄启跸回銮之作》 - - 弘历 - - 驻跸山庄逮三月,回銮京国又斯时。柔遐抚近恩施遍,罢猎怡神静觉宜。健体谢劳微自愧,乔龄遵养取群咨。雨旸今岁胜昨岁,沿路仓箱待阅之。
  • 古诗《次韵云门斋中杂诗》 - - 沈曾植 - - 危语应难续,刍询理有真。方言讹破故,药议有因陈。霜野龙蛇蛰,秋原乌鸟亲。勉留平旦气,或作再来人。
  • 古诗《即事·昨近被甘膏》 - - 弘历 - - 昨近被甘膏,入土四寸暨。继此日接奏,近远报次第。三辅率已遍,齐郑秦晋地。少亦三寸馀,多或尺泽被。麦收八九分,大田普耕遂。岂不为慰幸,而更优沾冀。愿奢斯愁夥,那尽如己意。然设无此愁,忘民非美事。 ...
  • 古诗《杂小诗·纷纷褦襶久相忘》 - - 朱松 - - 纷纷褦襶久相忘,只忆僧斋昼梦长。珍重道人留客语,君家无此北窗凉。
  • 古诗《鼋头渚·驼得三山赖此龟》 - - 陈忠平 - - 驼得三山赖此龟,神仙居处我栖迟。烟波悬隔呼舟便,况有閒鸥折节随。
  • 古诗《端午贴子词·皇太后阁》 - - 周麟之 - - 凉生浴殿蔼兰芳,玉宇深沈昼漏长。试诵琼章开蕊笈,御炉风袅辟邪香。
  • 古诗《次韵呈文潜学士同年》 - - 柳子文 - - 才堪斗量君独釜,年少登瀛脱尘土。重闱几日锁清秋,酬唱新篇乱如雨。读书相逢十载前,君家酥酪和腐乳。分题吟思入风云,得意还忘呕心苦。晚将衰飒奉英游,漫记雪窗邀夜语。平生意气杯酒间,我醉狂歌君起舞。即今头白老青衫,但期教子应门户。燕颔从君骨相殊,看君鼎食罗五俎。...
  • 古诗《邕熙·邕熙》 - - 无名氏 - - 邕熙。君臣念德。天下治。登帝道。获瑞宝。颂声并作。洋洋浩浩。吉日临高堂。置酒列名倡。歌声一何纡馀。杂笙簧。八音谐。有纪纲。子孙永建万国。寿考乐无央。
  • 古诗《萧尺木凌歊台图》 - - 王式丹 - - 高堂素壁云气生,葬苍一帧秋山明。矗空巀嶪势千丈,飞流树顶如闻声。借问此景从何得,凌歊台畔青峥嵘。大江东去抱姑孰,天门竦立牛渚横。崇台拔地接星络,湘云巴雪相逢迎。寄奴卖屦作天子,目营八极凭江城。燕秦电扫自豪喜,三千歌舞随霓旌。至今英雄久灰灭,漠然山高而水清。钟山有客癖...
  • 古诗《道出南浦见萧子庄》 - - 陈渊 - - 龟山涉世若虚舟,触处忘怀得自由。道大不容长役役,心闲无事只休休。
  • 古诗《咏鹦鹉·罩在金笼好羽仪》 - - 释定诸 - - 罩在金笼好羽仪,分明喉舌似君稀。不须一向随人语,须信人心有是非。
  • 古诗《红梅·瞥眼繁华处处空》 - - 刘嗣庆 - - 瞥眼繁华处处空,寒林独透一枝红。入时姿态人争羡,清韵须知冰雪同。
  • 古诗《元宵偶作·弹压城池夜属櫜》 - - 钱惟善 - - 弹压城池夜属櫜,放灯那复事奢豪。水晶宫里香风细,曾见神山驾六鳌。
  • 古诗《漫吟·多病宜逃世》 - - 邹元标 - - 多病宜逃世,浮名合敛踪。杜门安偃蹇,自性本愚慵。
  • 古诗《纪兴·荷气薰衣睡不浓》 - - 彭孙贻 - - 荷气薰衣睡不浓,希夷蛰法问炎农。愁生肺叶供贫病,闷对灯花卜吉凶。苦菜秀时齑臼卧,惊香冷后鸭炉封。窗纱夜夜临梅影,淡墨歌斜印月踪。
  • 古诗《厚之将试三卫有诗谢人送蒲萄为次韵》 - - 王安中 - - 云海龙须断不殊,累累犹带夜光珠。直应酿作春醅绿,传与凉州亦丈夫。
  • 古诗《寄俞太中山人·太白空来数百年》 - - 魏野 - - 太白空来数百年,贯之今称隐其閒。 静应笑我藏名拙,惹得人多到竹关。
  • 古诗《廷老传沛语戏作》 - - 梅尧臣 - - 夷门市里侯嬴老,公子时能释礼过。 莫问孟尝招致客,薛中遗俗尚应多。
  • 古诗《西湖晚归·际晚游人也合归》 - - 杨万里 - - 际晚游人也合归,画船犹自弄斜晖。 西湖两岸千株柳,絮不因风暖自飞。
  • 古诗《简寂观·正同高士坐烟霞》 - - 修睦 - - 正同高士坐烟霞,思着闲忙又是嗟。碧岫观中人似鹤,红尘路上事如麻。石肥滞雨添苍藓,松老涵风落翠花。莫道此间无我分,遗民长在惠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