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张栻的诗 > 益阳南境松杉夹道郁然父老相传忠定张公为邑原文及翻译赏析

益阳南境松杉夹道郁然父老相传忠定张公为邑

朝代:宋代诗人:张栻时间:2018-03-02
夹道松杉半老苍,前贤余泽未应忘。
君看直干连云起,岂但当年蔽芾棠。

诗人张栻资料

益阳南境松杉夹道郁然父老相传忠定张公为邑作者张栻

张栻,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年,南宋孝宗乾道元年,主管岳麓书院教事,从学..... 查看详情>>

张栻古诗词作品: 《斜川日雪观所赋》 《别离情·别离情所钟》 《城南即事·枕边风雨过今春》 《正月强半梅犹未开黄仲秉作诗嘲之次韵》 《次赵漕赠王昭州韵》 《人日游城东晚饭陈仲思茅亭分韵得香字》 《上封有怀元晦》 《跋王介甫游钟山图》 《再和·夜读韦编起欲从》 《和元晦方广版屋

益阳南境松杉夹道郁然父老相传忠定张公为邑原文及翻译赏析

益阳南境松杉夹道郁然父老相传忠定张公为邑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偈颂·云形水意拥通身》 - - 释如净 - - 云形水意拥通身,德用不孤道正亲。年少风流犹一段,花棚铺锦蝶飞频。
  • 古诗《次韵戴石屏见简》 - - 高斯得 - - 入东颇亦交名胜,安道闻孙更崛奇。明月清风能我共,高山流水只君知。遥怜把酒怀人处,正是登楼望远时。安得抽簪投海岸,相从朗诵快心诗。
  • 古诗《存方寸地·客问燕山地》 - - 叶茵 - - 客问燕山地,燕山地不多。祗因解培植,桂子绿婆娑。
  • 古诗《望江南·曹公德》 - - 敦煌曲子 - - 曹公德。为国拓西关。六戎尽来作百姓。压坛河陇定羌浑。雄名远近闻。尽忠孝。向主立殊勋。靖难论兵扶社稷。恒将筹略定妖氛。愿万载作人君。
  • 古诗《挽梁文忠公·湿尽长陵土》 - - 曹家达 - - 湿尽长陵土,空教泪雨淋。抱奇遭世变,多难见臣心。燕市惊尘起,珠江暮岁深。茫茫朝市感,何处问知音。
  • 古诗《鹧鸪天·人世欢颜得几回》 - - 陈初越 - - 人世欢颜得几回?特浓半盏郁芳菲。稠如崖蜜徐徐渗,苦是楹花细细吹。拚酩酊,在咖啡。灵氛沈涴谶天机。剧怜析到无声处,天女维摩共一杯。
  • 古诗《减兰·忆别》 - - 朱彝尊 - - 我行自北。薄暮欲归仍伫立。言告离衿。一寸回肠百虑侵。吁嗟万里。回首可怜歌舞地。风雨萧萧。二十年前旧板桥。
  • 古诗《减字木兰花·谢人和词》 - - 沈瀛 - - 锦囊送止。拆看篇篇珠玉喜。大胜鱼风。韶濩宫商角徵通。醉而强酒。有愧多闻张子寿。其哂由何。刻画无盐已甚多。
  • 古诗《孙司马鉴招同彭军门廷栋书副将麟饮署西诸葛台并角射至二鼓乃返》 - - 洪亮吉 - - 阑干曲处林阴直,官里春閒试鸣镝。平坡十顷吹细香,日色袅袅垂鹅黄。笛声初停鼓声警,舫屋深深若居井。忽地排空雨作丝,梨花白得春无影。
  • 古诗《与友人饮酒·吾爱刘伯伦》 - - 叶方蔼 - - 吾爱刘伯伦,饮酒得真味。五斗差解酲,浩歌过朝市。君看如此人,底物视富贵。一锸动随身,即是窀穸具。形躯尚作达,外嗜那足累。不见卫与霍,戚里薰天势。起家象祁连,今亦成平地。欲浇一杯酒,枯骨无生气。...
  • 古诗《墨牡丹为冀文华题》 - - 江源 - - 百卉千葩让此花,一枝浓艳受风斜。洛中春去尧夫老,从此风光属冀家。
  • 古诗《和议成志感·天乎叔带召戎来》 - - 黄遵宪 - - 天乎叔带召戎来,举国倾危九庙哀。拳勇竟遭王室乱,首谋尚纵贼人魁。失民更为丛驱爵,毕世难偿债筑台。坐视陆沈谁任责?事平敢望救时才。
  • 古诗《题蒲泉·移得通灵上品苗》 - - 陆深 - - 移得通灵上品苗,云根新水暗通潮。晓来绝胜金茎露,多少明珠湿未消。
  • 古诗《还丹歌·南方赤帝髓》 - - 杨行真人 - - 南方赤帝髓,本是太阴精。古仙能夺剥,却取水银形。
  • 古诗《田家吟·海内传闻有赐酺》 - - 区大相 - - 海内传闻有赐酺,醵钱相就醉枌榆。诏书又报天南下,不是宽租是索租。
  • 古诗《归怀·兰亭禹穴阔音徽》 - - 全大震 - - 兰亭禹穴阔音徽,万壑千岩几振衣。四海虚名原误世,十年丑妇解忘机。几闻白石歌来烂,巳惜朱颜镜里非。不厌避人幽意在,何时管领钓鱼矶。
  • 古诗《重赋五绝·蔽谷连山万树多》 - - 葛胜仲 - - 蔽谷连山万树多,吴天今日骤晴和。冰肌玉骨知谁似,只向尊前许两娥。
  • 古诗《閒泉·人去泉长在》 - - 郭祥正 - - 人去泉长在,人忙泉自閒。不供鱼鸟饮,只是照青山。
  • 古诗《重游叱石岩口号》 - - 张采庵 - - 再入幽岩径未迷,日斜清梵落云低。乞诗僧已朝山去,独向崖阴读旧题。
  • 古诗《书堂·水能清亦能浊》 - - 李曾伯 - - 水能清亦能浊,月有满亦有亏。 清浊满亏区别,冯君书以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