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徐溥的诗 > 一愚卷·人皆趋敏慧原文及翻译赏析

一愚卷·人皆趋敏慧

朝代:明代诗人:徐溥时间:2023-04-06
人皆趋敏慧,世路方纷纭。
劳形已堪惜,况复斲其真。
百为亦徒尔,一愚良足珍。
默默鄙群夸,蚩蚩同众民。
心君苟无累,万物皆阳春。
所以颜氏子,陋巷能安贫。
予方厌机巧,何年归卜邻。

诗人徐溥资料

一愚卷·人皆趋敏慧作者徐溥

生卒:1428-1499。介绍:明宜兴人,字时用,号谦斋。景泰五年进士。授编修。宪宗时,累官为吏部侍郎。孝宗嗣位,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进礼部尚书。弘治五年,为首辅,与刘健、李东阳、谢..... 查看详情>>

徐溥古诗词作品: 《挽同年赵克周乃祖》 《题画赠崔元吉》 《松轩为任廷芝题》 《次同寅刘少师韵》 《僧舍尝茶·缁流不类玉川家》 《琼林醉归图为李大济题》 《送蒋生还宜兴》 《奉制文武诗·断金自古贵同心》 《送孔宗鲁还邓》 《题扇景·一曲沧浪两叶舟

一愚卷·人皆趋敏慧原文及翻译赏析

一愚卷·人皆趋敏慧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蒋母陈太恭人七十寿诗》 - - 赵翼 - - 寿萱堂上灿云霞,恰报瑶筹海屋加。共说丽韶春正永,绮窗才绽早梅花。
  • 古诗《游平山堂·坐惟片刻未斜晖》 - - 弘历 - - 坐惟片刻未斜晖,问景听称驰驿飞。短句八章聊纪事,足酬佳兴可言归。
  • 古诗《送吴约卿·河畔青青草》 - - 欧大任 - - 河畔青青草,征马为君秣。马亦顾其群,讵能与君别。关山邈以长,咫尺难可越。携手立斯须,燕婉已离阔。风吹吴会云,何由到京阙。汀洲采兰苕,及此芳未歇。
  • 古诗《种蜡梅·五出寒香淡淡黄》 - - 徐熥 - - 五出寒香淡淡黄,罗浮仙子幻新妆。开时记取休轻折,留与蜂儿补蜜房。
  • 古诗《郊祀伏睹驾出》 - - 张元凯 - - 上帝歆元祀,南郊启閟宫。幸逢尧丽日,仰见舜重瞳。仙乐闻难尽,霓旌望不穷。材官多侍从,偏我隐墙东。
  • 古诗《观山寺·长思静者居》 - - 胡直 - - 长思静者居,此地即吾庐。榻寄青龙藏,经横白鹿车。渔歌闻欸乃,僧酒灌醍醐。去住成泡影,轩裳意转疏。
  • 古诗《咏史·虏入中原力不支》 - - 刘克庄 - - 虏入中原力不支,洛阳名胜浪相推。可怜挥麈人如璧,半夜排墙尚未知。
  • 古诗《春游·春风春雨似愁多》 - - 裴涛 - - 春风春雨似愁多,吹入东湖万顷波。阶下落花深一尺,小窗听唱踏青歌。
  • 古诗《仪仗内导引·驾斑龙》 - - 无名氏 - - 驾斑龙。忽催金母转仙仗去瑶宫。绛阙深沈杳无踪。渐尘空。丝网琼林,花似怨东风。垂清露啼红。犹想旧春中。献万寿宝船空。
  • 古诗《青鸾·轩轩振羽翰》 - - 乾隆 - - 轩轩振羽翰,凝望何时翥。疑驾帝车来,到此不飞去。
  • 古诗《次韵薛孟二君唱和》 - - 韩驹 - - 河东有句不空传,但寄襄阳孟浩然。多虑皆能成白发,一尘莫遣到丹田。此身彭泽杯中老,浮世邯郸枕上眠。常恨今时无大雅,看君发愤补亡篇。
  • 古诗《游本愿寺·一镫传过海》 - - 吴汝纶 - - 一镫传过海,祖印提来未。低头拜空王,乞与转轮慧。
  • 古诗《句·江头枫叶赤愁客》 - - 严武 - - 江头枫叶赤愁客。
  • 古诗《微病不寐口占四十韵》 - - 郭之奇 - - 我身多病病犹清,我心自磨磨日莹。愧不当年学长生,无多髭发白玄争。竟日诗骚作性情,古圣今豪纷送迎。千秋百代共华菁,左屈班扬或弟兄。馀子人閒孰挂晴,一丘一壑取次评。水际山巅觅异英,天地大文繇我明。高怀出世世缘轻,霜管悬秋秋露盈。泼墨如闻风雨声。长吟欲令鬼神惊。忆昔枵中...
  • 古诗《答顾参军大宁见寄》 - - 欧大任 - - 尺素关城意气亲,夕云西北起鳞鳞。息烽莫问幽州戍,击筑多逢易水人。马市久安书未奏,军持一笑醉偏真。谁知上谷颜咨议,五岳相从已结邻。
  • 古诗《万国公墓·逝者如斯耳》 - - 郑孝胥 - - 逝者如斯耳,空山石像哀。残骸终共掩,毅魄恐难灰。怅惘二三子,沈吟归去来。受辛谁幼妇,情恨满苍苔。
  • 古诗《寄题张元善总领新作楚观》 - - 周必大 - - 章华芜没岳阳城,风月还从此地分。目极洪流江接汉,胸吞大泽梦连云。年丰栖亩粮盈野,士饱腾槽马轶群。收取关河报明主,云台烟阁伫奇勋。
  • 古诗《好事近·夏晚苦热》 - - 寇梦碧 - - 畏景下炎天,犹靳一丝风力。那更晚云如火,送骄阳消息。宵来梦入水云乡,喝月洗魂魄。还怕素娥娇面,幻郁华颜色。
  • 古诗《樱桃花下有感而作》 - - 白居易 - - 蔼蔼美周宅,樱繁春日斜。一为洛下客,十见池上花。 烂熳岂无意,为君占年华。风光饶此树,歌舞胜诸家。 失尽白头伴,长成红粉娃。停杯两相顾,堪喜亦堪嗟。
  • 古诗《送孙秀才》 - - 王维 - - 帝城风日好,况复建平家。玉枕双文簟,金盘五色瓜。 山中无鲁酒,松下饭胡麻。莫厌田家苦,归期远复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