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北朝诗人 > 王融的诗 > 咏秋胡妻诗·愿言如可信原文及翻译赏析

咏秋胡妻诗·愿言如可信

朝代:南北朝诗人:王融时间:2023-04-05
愿言如可信,行迈亦云反。
睇晃不告劳,瞻途宁遽远。
何以淹归辙,蚕妾事春晚。
送目乱前华,驰心迷旧婉。

诗人王融资料

咏秋胡妻诗·愿言如可信作者王融

生卒:467-493。介绍:南朝齐琅邪临沂人,字元长。王僧达孙。博涉有文才。举秀才,累迁太子舍人。竟陵王萧子良特相友好,为“西邸八友”之一。欲兴家业,上书武帝求自试,迁秘..... 查看详情>>

王融古诗词作品: 《永明乐·总棹金陵渚》 《法乐辞·百神肃以虔》 《游仙诗·桃李不奢年》 《咏梧桐诗·骞凤影层枝》 《清楚引·平原数千里》 《古意诗·游禽暮知反》 《游仙诗·命驾瑶池隈》 《咏秋胡妻诗·披帷怅有望》 《赠族叔卫军俭诗》 《双声诗·园蘅眩红花

咏秋胡妻诗·愿言如可信原文及翻译赏析

咏秋胡妻诗·愿言如可信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水龙吟·寄陆放翁》 - - 刘过 - - 谪仙狂客何如,看来毕竟归田好。玉堂无比,三山海上,虚无缥缈。读罢离骚,酒香犹在,觉人间小。任菜花葵麦,刘郎去后,桃开处春多少。一夜雪迷兰棹。傍寒溪欲寻安道。而今纵有,新诗冰柱,有知音否。想见鸾飞,如椽健笔,檄书亲草。算平生白傅风流,未可向香山老。...
  • 古诗《寄旷知事伯逵》 - - 刘崧 - - 闻说移居地,还依孺子亭。对门湖共白,一路柳长青。仕已沾恩露,庭应聚德星。谁能远车马,况不异郊坰。
  • 古诗《隔浦莲近拍·春夜》 - - 龚鼎孳 - - 兰窗纱黏杏子。蝶信梅梢里。一曲青娥瘦,床前银月初起。霞晕红绵洗。沉檀屑。衬暖飞琼指。绣针坠。花烟欲动,撩人几许风味。江南碧草,画出卷帘情事。华烛金樽漫徙倚,无数。闲愁如此春水。...
  • 古诗《田头·田头科斗古文字》 - - 方岳 - - 田头科斗古文字,石上臼洼山鼎彝。勘破世间烦恼障,醉而已矣不吟诗。
  • 古诗《得徐闇公信以「交行诗刻」见寄》 - - 张煌言 - - 天南消息近成虚,一卷新诗当尺书。谁看坠鸢偏击棹,似闻鸣犊竟回车。蛮夷总在天威外,越巂应非王会初!读罢瑶篇还涕泪,行吟何独有三闾!
  • 古诗《邦相卧病金华寄讯二绝时余亦伏枕山庄》 - - 胡应麟 - - 八咏楼空月色饶,青衫憔悴沈郎腰。西风露白金盘冷,咫尺恩波下绛霄。
  • 古诗《重九寄史中丞》 - - 曹伯启 - - 陋室维摩病绕身,诗书堆案乐清贫。世间谁似盘沟老,报国归来复报亲。
  • 古诗《课儿联·花妥莺捎蝶》 - - 梁鼎芬 - - 花妥莺捎蝶;溪喧獭趁鱼。
  • 古诗《凤林关·祇须尽敌巡乌水》 - - 耶律铸 - - 祇须尽敌巡乌水,未可移屯过凤林。切索更虞蜂虿毒,恐还争纵虎狼心。
  • 古诗《舟夜·旷野风千里》 - - 陈展云 - - 旷野风千里,荒村月四更。寒镫孤夜气,市语冷江声。吹笛神鱼舞,翻波宿鹭惊。山城何处是,烟草不胜情。
  • 古诗《鹧鸪天·列子乘风汗漫游》 - - 熊盛元 - - 列子乘风汗漫游,银湾水浅月为舟。峨峨魏阙来仙客,莽莽燕山豁醉眸。千日酒,百重楼。分曹射覆兴悠悠。舌端惊看悬河注,平视甄妃羡未休。
  • 古诗《九日诗·西风残日秋》 - - 耶律楚材 - - 西风残日秋,有客嗟幽独。偶尔得香醪,凄然忆霜菊。世态屡迁变,人生多返复。十年一梦中,犹未黄粱熟。
  • 古诗《刘生·刘生可是高皇裔》 - - 方兆及 - - 刘生可是高皇裔,任侠由来重汉京。六郡良家输浩气,五陵豪士属荒伧。雕龙雄辩金张馆,猎骑横穿卫霍营。死难报恩如饮食,一言投合此身轻。
  • 古诗《枕上·送尽小窗月》 - - 陆游 - - 送尽小窗月,数残孤戍更。清诗时自至,幽梦久方成。衣杵断还续,灯花落复生。细衾剩得暖,纸帐不知明。
  • 古诗《雨后值王焘至》 - - 姚燮 - - 雨馀凉有晖,独戍静山旂。冉冉野鸿度,寥寥空叶飞。阔天留梦窘,穷眄慰心稀。一证素弦愿,故人来款扉。
  • 古诗《七言截句·寿算五旬有九秋》 - - 林兆龙 - - 寿算五旬有九秋,频闻海屋更添筹。今朝且把三多庆,明岁还赓六甲周。
  • 古诗《邓左丞开府挽词》 - - 韦骧 - - 术学材猷间世资,进登丞辖仅踰时。寿非德称天何吝,命与心违古所悲。一品衰荣加赠典,九重震悼辍班仪。灵舆还葬从先垄,呜咽秋风薤露辞。
  • 古诗《送吕令防赴海门宰》 - - 韩元吉 - - 五斗由来岂疗贫,尚应拄笏对秋云。 未嗟薄宦来还去,但觉频年我送君。 舍北水生思共赏,淮南米贱好相闻。 白鱼青笋平生事,愁绝江寒雁影分。
  • 古诗《白羊道中·徒旅已屡憩》 - - 张耒 - - 徒旅已屡憩,过山知几峰。 空畦鸣野水,坏道拱寒松。 醁酒自能暖,褐裘初御冬。 朝饥久未食,林寺已鸣钟。
  • 古诗《送儿上前线》 - - 许晓轩 - - 送儿上前线,气壮情亦怆。 五龄父罹难,家贫缺衣粮。 十四入行伍,母心常凄伤。 烽火遍华夏,音信两渺茫。 昔别儿尚幼,犹著童子装; 今日儿归来,长成父模样。 相见泪沾襟,往事安能忘? 父志儿能继,辞母上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