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乾隆的诗 > 咏玉马·美玉与良马原文及翻译赏析

咏玉马·美玉与良马

朝代:清代诗人:乾隆时间:2023-04-05
美玉与良马,都称乾德为。
琢磨成特达,筋骨自权奇。
何必施鞍勒,天然伏虎罴。
风人咏空谷,体物引遐思。

诗人乾隆资料

咏玉马·美玉与良马作者乾隆

乾隆是清代高宗年号,前后六十年,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6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出生,于1799年2月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雍正皇帝第四个儿子,母亲孝圣宪皇后钮..... 查看详情>>

乾隆古诗词作品: 《惠山园·墨妙轩》 《舟过万寿寺·露虫声里岸旋移》 《题纳翠楼·楼名纳翠岂虚言》 《丰泽园演耕·岁举何须习》 《景明楼赏荷·层构巍临内外湖》 《祈谷斋居·微霰虽飘望密零》 《赐直》 《文徵明松阴听瀑图》 《是日宴间复成六韵》 《玉冠峰·一峰高下叠

咏玉马·美玉与良马原文及翻译赏析

咏玉马·美玉与良马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和芳园闲情·回首欢场旧识多》 - - 洪铁涛 - - 回首欢场旧识多,花能劝酒鸟能歌。萧娘老去云英嫁,辄遗英雄唤奈何。
  • 古诗《送唐卿御史·去去红尘外》 - - 萨都剌 - - 去去红尘外,秋光满华嵩。故乡归衣锦,行路避乘骢。未觉长安远,真成冀北空。燕山一枝桂,回首正西风。
  • 古诗《偈颂·径山一碗上元灯》 - - 释普度 - - 径山一碗上元灯,不是攒花剪簇成。等闲拈起当阳挂,烁破诸方鬼眼睛。
  • 古诗《题画·终日戚戚思羁旅》 - - 程敏政 - - 终日戚戚思羁旅,晓来时有流莺语。马上谁家白面郎,沾衣欲湿杏花雨。
  • 古诗《借漫兴·买得渔家一尺鱼》 - - 陈镒 - - 买得渔家一尺鱼,床头酒熟不须沽。三杯饮罢斜阳里,行看青山信杖扶。
  • 古诗《桃花马·骅骝踏遍武陵春》 - - 程通 - - 骅骝踏遍武陵春,带得繁英自满身。万点落红霞有晕,四蹄攒白玉无尘。自来龙种真仙种,谁识花神是枥神。醉倚东风归洞口,错疑游子作刘晨。
  • 古诗《寿春节进大蜀皇帝》 - - 贯休 - - 茂祉遐宣胜事并,薰风微入舜弦清。四洲不必归王化,一统那能计圣情。合合鼓钟膏雨滴,峨峨宫阙瑞烟横。西逾昆岳东连海,谁不梯山贺圣明。
  • 古诗《耕息轩·耕田耕且止》 - - 石宝 - - 耕田耕且止,垂轩坐憩息。非敢为惰农,应当惜牛力。
  • 古诗《晤宁白仙话感》 - - 刘绎 - - 十载回思患难时,怜君义侠共驱驰。重谈世事嗟成败,细验人情见盛衰。未必地舆全有据,即论天道岂难知。从来祸福凭方寸,造化何心任转移
  • 古诗《理旧稿偶成·少年奇气颇峥嵘》 - - 邹元标 - - 少年奇气颇峥嵘,中岁蹉跎短鬓生。著述漫言窥二酉,谭玄空自守三庚。雕虫篆刻非吾事,覆瓿藏山亦世情。徙宅欲巢衡霍顶,春来驱犊带云耕。
  • 古诗《游泰山·平明登日观》 - - 李白 - -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凭崖揽八极,目尽长空闲。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 古诗《挽潼帅许侍郎成子》 - - 程公许 - - 雪惨龙沙节,春浓豹尾班。难销方寸赤,不待二毛斑。力尽三医谒,忧深九虎攀。丁宁尸谏语,端不愧家山。
  • 古诗《苍龙吟·江潭月冷流清音》 - - 周巽 - - 江潭月冷流清音。紫竹吹作苍龙吟。含商引徵曲意深。曲意深,泪沾襟。关山远,何处寻。
  • 古诗《南乡子·风雨过芳晨》 - - 洪咨夔 - - 风雨过芳晨。多少愁红恨紫尘。两点眉尖凝远碧,纷纷。又被杨花误一春。金凤压娇云。睡起纱窗背欠伸。心事欲言言不尽,沈沈。乳燕雏莺触拨人。
  • 古诗《敬仲韵·交疏窗閤暗伤悲》 - - 钱谦益 - - 交疏窗閤暗伤悲,肠底车轮揽梦思。满镜新妆留半面,堆奁浓黛约双眉。雪深椽烛摊书夜,酒罢银釭拥䯻时。归日胡麻正堪饭,更须量亩种神芝。
  • 古诗《岁暮杂咏·岭背斜阳似断虹》 - - 李稚愚 - - 岭背斜阳似断虹,高楼远望路无穷。回头七十年间事,尽入孤鸿出没中。
  • 古诗《生查子·霜寒月满窗》 - - 蔡伸 - - 霜寒月满窗,夜永人无寐。绛腊有馀情,偏照鸳鸯被。看尽旧时书,洒尽今生泪。衙鼓已三更,还是和衣睡。
  • 古诗《戏作·归卧元知作饿夫》 - - 陆游 - - 归卧元知作饿夫,宦游依旧是臞儒。 免教妻子争粳秫,秋稼连云一棱无。
  • 古诗《晚春闲居杨工部寄诗杨常州寄茶同到因以长句答之》 - - 白居易 - - 宿酲寂寞眠初起,春意阑珊日又斜。劝我加餐因早笋,恨人休醉是残花。闲吟工部新来句,渴饮毗陵远到茶。兄弟东西官职冷,门前车马向谁家。
  • 古诗《弹·侠客持苏合》 - - 李峤 - - 侠客持苏合,佳游满帝乡。避丸深可诮,求炙遂难忘。 金迸疑星落,珠沉似月光。谁知少孺子,将此见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