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利登的诗 > 用赵南塘赠黄希声韵呈南塘原文及翻译赏析

用赵南塘赠黄希声韵呈南塘

朝代:宋代诗人:利登时间:2023-04-05
长天漠漠升虬龙,龙光鳞鳞涵紫空。
黑云忽起瀛海上,白日不照寒郊蓬。
九野茫茫路如织,我自路绝非途穷。
缓商同宫琴再抚,四顾欲驾班麟风。

诗人利登资料

用赵南塘赠黄希声韵呈南塘作者利登

利登,字履道,号碧涧,南城人,一说金川人。其家时为南城望族,他早年无意仕进,生活超脱,常与文友聚游登览,赋诗论文。绍定二年,汀州爆发农民起义,很快波及南城。他带着家人逃奔在外三年之久。淳祐元年方中进士..... 查看详情>>

利登古诗词作品: 《风入松·断芜幽树际烟平》 《春日·幽偏无一事》 《稚子·双双稚子戏柴关》 《洞仙歌·弄香吹粉》 《观溪流·西山连夕雨》 《齐天乐·淡云荒草秋汀暮》 《冬日·藤果累累熟》 《杂兴·我昔此园游》 《田家即事·小雨初晴岁事新》 《晚步·住在山塘深更深

用赵南塘赠黄希声韵呈南塘原文及翻译赏析

用赵南塘赠黄希声韵呈南塘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放柳枝·少年携妓梦魂中》 - - 李奎报 - - 少年携妓梦魂中,已是萧然白首翁。红颊翠娥何处散,落花飘荡揔随风。
  • 古诗《榴花洞绝句·仙扉剥啄尔为谁》 - - 吴光运 - - 仙扉剥啄尔为谁,始道东邻乞火儿。少顷闻声惊起坐,语音稍别古秦时。
  • 古诗《夏兴·纨扇初收叠绮罗》 - - 弘历 - - 纨扇初收叠绮罗,夜凉人静蹙双蛾。幽情却恨秋风到,细数流萤几点过。
  • 古诗《蒲·春水溶溶绿》 - - 弘历 - - 春水溶溶绿,新蒲刺水青。映波潇复洒,度籁摇还停。李密鞯勤读,刘宽鞭示刑。宁同等间草,璧写赞明廷。
  • 古诗《别傅应州·红颜三载老风沙》 - - 屈大均 - - 红颜三载老风沙,处处人怜白鼻騧。金尽何须更游侠,早将清泪别琵琶。
  • 古诗《总使生日乐语》 - - 王子俊 - - 丹青步武是家传,夜泛灵槎下九天。才看收驹霜满节,旋观董饷地流钱。补天有谱行归辅,阅世无疆不计年。饮罢锋车趣东去,座中舐鼎亦俱仙。
  • 古诗《卜算子·和漱碧》 - - 冯永军 - - 残月待何人,风过怜花影。寒食清明又几番,悄立孤光耿。好梦不重来,长恨知谁省。记得更深花乱飞,人去阑干冷。
  • 古诗《敝裘·一番凄风促暮砧》 - - 惠周惕 - - 一番凄风促暮砧,漫倾残笥付缝纴。丝纹断续难容线,毛理稀疏不受针。犹有馀温胜短褐,还将独夜抵重衾。岁寒惟尔堪相倚,忍为丰貂易素心。
  • 古诗《西洲和时鸣韵》 - - 方鹏 - - 水云深处卜幽栖,不减夔州旧瀼西。寒雨渡头孤艇没,夕阳江上远山低。养驯白鸭当门浴,种就黄芦与屋齐。未识东山歌舞地,祇将尊酒对山妻。
  • 古诗《桃源忆故人·和张文伯送春》 - - 王之道 - - 依依杨柳青青草。梦断画桥春晓。风里落花如扫。莫厌寻芳早。酴醾芍药看来好。恰似江湖遗老。锦段荷□传到。愧乏琼瑶报。
  • 古诗《书灯·吾咿声里漏初长》 - - 谢宗可 - - 吾咿声里漏初长,愿借丹心吐寸光。万古分明看简册,一生照耀付文章。芸编清逼兰膏煖,花烬时粘竹汗香。明日金莲供草制,几人风露在秋堂。
  • 古诗《出城所见赋五题》 - - 宋祁 - - 二月雨堪爱,霏霏膏泽盈。添成竹箭浪,催发杏花耕。迥湿风头冷,微含日脚明。居然嘉应在,谁是束长生。
  • 古诗《观音赞·耳门圆照》 - - 释惟一 - - 耳门圆照,日月两间。悲愿洪深,衣被四海。方便智慧,靡不圆融。见闻觉知,无能障碍。人间天上独优游,是则名为观自在。
  • 古诗《玛瑙菊·露飘璚液洒西风》 - - 罗颀 - - 露飘璚液洒西风,麟脯秋深贮已空。自是瑶池会中物,不堪埋没萸园丛。
  • 古诗《重望罗浮见双瀑二绝句》 - - 赵执信 - - 春到家山忆采薇,不将蝴蝶制生衣。何由乞取鲍君履,一化云间双燕飞。
  • 古诗《久旱微雨·云叶纷纷雨脚匀》 - - 江公著 - - 云叶纷纷雨脚匀,乱花柔草长精神。雷车却碾前山过,不洒原头陌上尘。
  • 古诗《瑞鹧鸪·以口脂点梅,自题,用珠玉韵》 - - 汪东 - - 夭桃繁杏杂嫣云。比他邻女泣娇嚬。只有孤山雪后疏篱畔,独立丰姿似个人。浓脂特地和铅粉,枝头一点疑真。恁时凭仗,东风吹向江南去,绿苔新。又恐飘零不当春。
  • 古诗《梅花百咏·百年老树半边枯》 - - 方蒙仲 - - 百年老树半边枯,众卉难攀觉太孤。欲进素馨交茉莉,奈渠浪蕊欠根株。
  • 古诗《次韵信守李秬》 - - 晁补之 - - 爱山何必俟归山,簿领忙时拨置看。 阊阖自应行发轫,珊瑚终未拂垂竿。 樽中屡许陪文举,庑下犹堪寄伯鸾。 便作功成同范蠡,白鸥盟誓不教寒。
  • 古诗《岳州别子均》 - - 张说 - - 离筵非燕喜,别酒正销魂。念汝犹童孺,嗟予隔远藩。 津亭拔心草,江路断肠猿。他日将何见,愁来独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