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胡俨的诗 > 游万岁山·古木藏幽洞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万岁山·古木藏幽洞

朝代:明代诗人:胡俨时间:2023-04-05
古木藏幽洞,深林映好花。
撷芳云欲动,涉涧路还赊。
春色浮琼岛,晴光耀翠华。
谁如玉堂客,八饼赐新茶。

诗人胡俨资料

游万岁山·古木藏幽洞作者胡俨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 查看详情>>

胡俨古诗词作品: 《游万岁山·凤辇宸游日》 《题桑洲卷·方洲宛在水中央》 《曾氏八咏·虎溪积雪》 《游万岁山·阁道云为幄》 《秋兴·水天同一碧》 《次韵一本集杜句见寄》 《云巢·一片闲云卷复舒》 《卜筑新成胡学士以诗见寄就韵奉答》 《题竹·不受红尘半点侵》 《四时吟三五七言

游万岁山·古木藏幽洞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万岁山·古木藏幽洞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晨兴偶吟·乘驲来朝覆命旋》 - - 李詹 - - 乘驲来朝覆命旋,岂知山栅久留连。鸠鸣燕语青春暮,柳怨花愁细雨天。诸将战功燕塞上,故园归计鸭江边。任他冀北无良马,且喜东方自晏然。
  • 古诗《振藻楼口号·步能拾级上高楼》 - - 弘历 - - 步能拾级上高楼,佳景仍供吟以搜。四集诗成三万首,自嗤多矣更何求。
  • 古诗《王绂携琴访友》 - - 弘历 - - 乔木草堂深,清泉落碧浔。高人过石彴,童子抱瑶琴。将叶宫商调,依然山水心。钟期欣既遇,情写为知音。
  • 古诗《赴抚州对酬崔法曹夜雨滴空阶》 - - 戴叔伦 - - 纵酒常掷盏,狂歌时入室。离群怨雨声,幽抑方成疾。
  • 古诗《海门雨中望海》 - - 颜肇维 - - 海势如涌碧,天地旋不流。冒雨登海门,但见白气浮。远望天如坼,苍苍别一州。疑堕烟雾中,卑云脚下稠。昨日郡城出,鸣榔半夜至。谁识百川长,三江汇于是。设险备倭人,百里门庭地。在昔嘉靖时,番舶事初乖。波臣蓄逆谋,沧溟变尘埃。元戎出山左,时推张韩才。一战浙水殷,风吹画角哀。地是蜃蛤...
  • 古诗《安帝义熙初谣》 - - 无名氏 - - 芦橙橙。逐水流。东风忽如起。那得入石头。
  • 古诗《四禽言·不如归去》 - - 梁栋 - - 不如归去,锦官宫殿迷烟树。天津桥上一两声,叫破中原无住处。不如归去。
  • 古诗《御猎·青山直绕凤城头》 - - 王建 - - 青山直绕凤城头,浐水斜分入御沟。新教内人唯射鸭,长随天子苑东游。
  • 古诗《送文叔南行·李子敦纯不入时》 - - 耶律楚材 - - 李子敦纯不入时,而今失志又南归。纵无手内毛生檄,自有囊中莱子衣。未得忠贞毗圣主,且将甘旨侍慈闱。鹓雏不忘冲天志,直待三年更一飞。
  • 古诗《招隐堂寄题乐郎中》 - - 梅尧臣 - - 日哦招隐诗,日诵归田赋。未尝见芸人,勇抛冠冕去。今闻缑山阴,身退效疏傅。一旦从犊车,欢言友田父。复来钓涧边,谁问袁公路。
  • 古诗《题画·层峦鹤径虚引》 - - 区怀年 - - 层峦鹤径虚引,隔浦鱼舟自闲。落木桥边草阁,斜阳径里柴关。
  • 古诗《寄答新安黄黄生》 - - 屈大均 - - 洪仲当年著述多,凭君收拾与诗歌。黄山此日多山鬼,泣抱遗书向女萝。
  • 古诗《题既庭松风图兼送南还》 - - 彭孙遹 - - 此去江东托隐沦,不堪送别又萧辰。他年相访寒山路,笑指青松是故人。
  • 古诗《庄居值雨·夕郎天下士》 - - 李之仪 - - 夕郎天下士,异同亲见之。欲掩不可得,交口终何为。百汰刚愈精,魑魅今尚疑。浮云空去来,皎皎端所期。
  • 古诗《宫词·竹枝何处引羊车》 - - 朱诚泳 - - 竹枝何处引羊车,尽日凝妆候翠华。燕子不来春欲暮,东风吹老碧桃花。
  • 古诗《题画·数椽茅屋傍重山》 - - 王钝 - - 数椽茅屋傍重山,流水桃花隔世间。溪上有人方待渡,柳阴那许小舟閒。
  • 古诗《又和再寄·花落春台静》 - - 范祖禹 - - 花落春台静,莺啼晓枕惊。竹间流水过,窗外白云生。襟抱怀冰爽,诗篇叩玉清。荒唐漆园吏,环堵但披荆。
  • 古诗《仙亭岩·仙子高栖海上山》 - - 胡如壎 - - 仙子高栖海上山,一尘不到石台间。 鹤随仙客收棋去,龙伴山僧采药还。 风送白云归洞口,钟随明月到人间。 不须再问神仙事,花落花开暑又寒。
  • 古诗《慎思兄别墅在长沙白鹤山晋陶淡旧居事见本传》 - - 张耒 - - 千年骑鹤老仙翁,固是山川秀气钟。 桃洞自宜无客到,吴门应合有人逢。 岩前旧隐孤杉老,壶里真游白鹿从。 近有蓬莱读书客,卜居偶占翠岚浓。
  • 古诗《上元夜建元寺观灯呈智通上人》 - - 章碣 - - 建元看别上元灯,处处回廊斗火层。珠玉乱抛高殿佛,绮罗深拜远山僧。临风走笔思呈惠,到晓行禅合伴能。无限喧阗留不得,月华西下露华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