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戴亨的诗 > 游卧佛寺·云霞随过客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卧佛寺·云霞随过客

朝代:清代诗人:戴亨时间:2020-05-20
云霞随过客,泉石绕香台。大块梦谁觉,空王睡不回。
野花开欲歇,溪鸟去还来。静验浮生理,孤亭坐藓苔。

诗人戴亨资料

游卧佛寺·云霞随过客作者戴亨

戴亨(1691-1762),字通乾,号遂堂,奉天承德县(今辽宁省沈阳市)人,原籍钱塘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汉军旗人。生于北京,是清朝流放东北高官戴梓的第三子戴亨,康熙六十年(1721辛丑)进士。..... 查看详情>>

戴亨古诗词作品: 《京口渡江与金孝廉棕亭同作》 《边城秋感·霜清水落海天空》 《拜岳王墓·钱塘门外岳王墓》 《宿山海关·崨嶪群峰暮霭多》 《再叠前韵·山川藏不住》 《十里台避风遇故人话旧》 《题线渠茶棚庵》 《冰鉴·谩誇水镜别妍媸》 《送宫方伯怡云往嘉兴用同年卢都转雅雨韵》 《训士吟·天运更代谢

游卧佛寺·云霞随过客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卧佛寺·云霞随过客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再题续入石渠宝笈李唐长夏江寺卷》 - - 弘历 - - 李唐长夏江寺卷,石渠宝笈今有二。一为旧存一续入,丰城之剑原双比。旧存近经重订详,思陵前后题犹寄。独佚卷尾与勤印,装裱割裂亦恒事。续入此卷实李作,雄浑秀润无不备。向讹江村义未妥,即景予定为江寺。却亦想当然耳云,初无可證之题识。然据题识定真赝,斯为刻舟求剑器。宋荦跋称已...
  • 古诗《乌啼曲·可怪乌鸦鸟》 - - 刘基 - - 可怪乌鸦鸟,鸣声不喜人。如何好彊聒,故博主人嗔?
  • 古诗《金山次韵·禅房要下各排连》 - - 钱大昕 - - 禅房要下各排连,曲径穿来翠岭巅。试取中泠第一水,要从波底得真泉。
  • 古诗《题乐山乐水二图》 - - 杨士奇 - - 岱岳巍巍万古青,奠安东国拱神京。出云为雨润天下,坐契仁人四海情。
  • 古诗《示建弥陀会·了得惟心是道场》 - - 释德光 - - 了得惟心是道场,弥陀元不在西方。面门出入无人荐,刹刹尘尘迸宝光。
  • 古诗《宏恩寺·侵晨投豆店》 - - 钱大昕 - - 侵晨投豆店,便道访桑门。排闼群峰入,当街杂树繁。法王犹守律,慈氏不言恩。强与安名字,谁将公案论。
  • 古诗《南乡子·己巳三月自郡城归乡过区菶吾西园话旧》 - - 陈洵 - - 不用问田园。十载归来故旧欢。一笑从知春有意,篱边。三两余花向我妍。哀乐信无端。但觉吾心此处安。谁分去来乡国事,凄然。曾是承平两少年。
  • 古诗《猫捕鼠·陋室偏遭黠鼠欺》 - - 罗大经 - - 陋室偏遭黠鼠欺,狸奴虽小策勋奇。扼喉莫讶无遗力,应记当年骨醉时。
  • 古诗《中秋晨起侍见进桂一枝插于短发笑而咏之》 - - 王应斗 - - 折桂当年事,簪花此日因。仅馀千里志,空老六朝身。时会有今昔,物华无故新。又欣轮满夜,同醉庾楼人。
  • 古诗《玉楼春·当年信道情无价》 - - 晏几道 - - 当年信道情无价,桃叶尊前论别夜。脸红心绪学梅妆,眉翠工夫如月画。来时醉倒旗亭下,知是阿谁扶上马。忆曾挑尽五更灯,不记临分多少话。
  • 古诗《长安空宅铭篆》 - - 不详 - - 夏天子紫金三千斤,赐有德者。
  • 古诗《为陈叔庄题画次韵》 - - 徐庸 - - 金带横腰幆裹头,荣华迅速等川流。高人独占林泉乐,一片闲心物外游。
  • 古诗《满氏醒园联·华岳三峰当户牖》 - - 吴恭亨 - - 华岳三峰当户牖;兰成半亩壮亭台。
  • 古诗《次韵谢尉公靖同游北园》 - - 韩维 - - 凿堤要水近,依竹任径斜。残叶时委地,晚笋犹穿沙。不知人间世,况论空中花。却思城市喧,阁阁鸣群蛙。
  • 古诗《质村号为李佥宪乃翁题》 - - 王渐逵 - - 幽人卜筑绝烦諠,峰转溪回自一村。春水独深鸥鸟渚,午岚长护菜花门。占年社老班荆坐,歇担樵夫对局论。犹自种松多岁月,栋梁今已重天阍。
  • 古诗《赠张穆之·忼慷肝肠面血红》 - - 王邦畿 - - 忼慷肝肠面血红,硬须如铁向西风。莫愁五十无知己,壮气犹存骏马中。
  • 古诗《己丑元日即事》 - - 王世贞 - - 嵩呼初毕卷朝班,转入玄宫松柏间。北忆青阳开左个,南瞻紫气满钟山。屠苏却借宫官榼,冒絮聊温野客颜。卦数已周成底事,不如酣卧掩柴关。
  • 古诗《春寒即事二绝呈教授》 - - 洪朋 - - 云气愁人故不开,风吹雨脚著莓苔。筦弦倘是邹子律,唤取春晖次第回。
  • 古诗《瑞鹧鸪·华月楼前见玉容》 - - 华岳 - - 华月楼前见玉容。凤钗斜褪鬓云松。梅花体态香凝雪,杨柳腰肢瘦怯风。 几向白云寻楚□,难凭红叶到吴宫。别来风韵浑如旧,犹恐相逢是梦中。
  • 古诗《仲秋太常寺观公辂车拜陵》 - - 孙咸 - - 南宫初开律,金风已戒凉。拜陵将展敬,车辂俨成行。 士庶观祠礼,公卿习旧章。郊原佳气引,园寝瑞烟长。 卤簿辞丹阙,威仪列太常。圣心何所寄,惟德在无忘。